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传统村落保护中文化传承研究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7-04 13:50:07

【摘要】:从宏村木雕的思想基础和文化价值两方面阐述徽州宏村具有的中国正统文化思想,以及儒家和理学对宏村文化思想的广泛深入的浸透,形成了一种社会和谐共存的基础。宏村木雕具有广大群众的一般情感,对人们的心灵抚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传统中国文化最接地气的精神宝库,是保护传统村落中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木雕;传统思想;文化价值

宏村地处皖南徽州,由于中原战争,很多士族迁入徽州,给本地原著居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更为徽州形成中华正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并自宋之后,经由明清的发展,形成了灿烂的徽州文化。宏村作为传统村落,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其木雕的研究主要通过木雕装饰图像内容方面阐述宏村木雕的思想基础和文化价值。如下:

宏村木雕的思想基础

宏村木雕艺术具有中国正统文化思想的典型性,儒家思想的传统美学,在宏村得到宗族社会推崇,形成了严格的宗族制度和道德伦理规范,成为徽州木雕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基调。后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将“理”学理论与儒家的“仁”与“礼”思想结合,建立了新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成为南宋以后被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文化思想,并代代相传,逐渐渗透到徽州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基调的徽州木雕在题材上,现存大量的都带有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的伦理色彩,是理学思想的典型呈现。因此徽州木雕不仅是高品位的艺术,而且是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它们不仅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语言表述严谨、缜密的理性思考,强调“礼”的行为规范,更重视审美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伦理的结合。徽州木雕所具有的这种以儒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是两千年以来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和本质精神。又因为徽州经济发达,与文化的相互推动、发展,使徽州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徽州民间工匠艺人在浓郁的文化艺术的氛围中得以熏陶,极大提高了工匠们的艺术修养,丰富了工匠艺人们的艺术表现手段。工匠们在木雕制作时,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在长期的工匠生涯中他们练就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同时也在浓郁的徽州文化气息中,形成了对形式美的高度认识。工匠们以技艺为名节,以生活为基础,以审美为追求,将情感融入一刀一凿之中。在形式美上散发着朴素淡雅、温柔敦厚的艺术气质。有记载:“汪文振与二弟汪文柱公及三徒工作三十一个月,终于完成七梁八柱十二斗拱的浮雕及所有门窗的漏雕工程,工艺之精,首屈邑地,名声大振,后参与郡内许多民宅雕孫。可惜宝怡堂于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公元1861年)毁于兵火。” 凭藉这些寥寥数语,我们可见明清时期宏村建造活动的热闹场景。另记载:“豪家富室,动辄雇用百数十人,长期从事雕饰,一所华丽的住宅,往往需要数千个工日才能雕成。” 此外,受到晚明之后“清玩”世风的影响,徽商对居家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品味追求,并在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下,徽州地区的工匠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空间。

宏村木雕的文化价值

宏村建筑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宏村的木雕更是徽派文化的集中展现。而在一个农耕社会能有此巨资的支撑完成传统文化背景下如此奢华的建筑与雕饰,没有一掷千金的消费理念来支撑如此密集的劳动投入,这些装饰作品断难以产生;同时徽州倡导“商而兼士,贾而好儒”,徽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又因为徽商在当时富甲一方,而政治地位不高,没有资格如官宦人家一样建造豪华宅邸,等原因使精致的三雕和淡雅的彩画应运而生。虽然徽商建筑雕饰的奢华与其在图像训示中所宣扬的“克己”、“勤检”等理念,形成成鲜明的对照。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徽商在成功之后,不忘早年创业的艰辛,以及对子孙后辈“励精图治”、“保业守成”的训诫。但更大程度上显示出徽州先民对传统道德和礼仪规范的重视,对引导和形成整个村落的道德标准和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保持整个社会和谐起到了关键作用。另外在当时的社会作为普通民众接触图像的机会甚少,但是徽州的先民的生活空间却不乏形态万千的图像,宏村的木雕与徽人的饮食起居须臾不离,木刻内容的方方面面简直就是一个人成长的教科书,在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和生活细节方面成就了宏村的底蕴,这也正是宏村精神价值所在,更是古村落得以保护和传承的内在精神实质。朱熹亲笔写下的“孝”字书法,完全是一件寓意深刻的字体设计,足以可见“孝”在徽州文化中饱受推崇。是徽州木雕常用的题材。孝悌观念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人最基本的道德伦理准则。木雕“二十四孝”的感人故事,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是人性中最神圣的情感。这些故事中主人公的所言所行仿佛西方的圣徒一般,有着浓重的道德伦理教化色彩。看到这些木雕,观者会觉得孝道不仅是道德伦理规条,更是纯净人性的表征和道德完善的体现。尽孝道在顺乎人性的同时也能得到道德喜悦。承志堂后厅中的图像《郭子仪上寿》所包含的便是孝道的主旨,其中《打金枝》的情节所传达的核心理念是:即便是皇家公主,也得尊重父母(公婆)。显然,图像在这里发挥着“成人伦、助教化、辅政和、宣皇恩”的道德教化功能。孝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形态,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有此装饰的建筑空间中,既耳濡目染了最精粹的道德教训,雍容有度,自然真淳。再如:“公艺百忍”也是徽州木雕常见的题材,忍让、谦和培养了中国人宽厚兼容的胸怀和厚德载道的品格,塑造了中华民族平和宽容的民族精神。“忍”体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博大的人类之爱。另外徽州古村落浓厚的文化气息弥漫在山水之间,文风盛行,造就了乡土文化,如:勉励莘莘学子读书进取、奋发向上的,也有劝勉后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警句、箴言,如:“传家礼教谆三物,华国文章本六经”、“书诗经世文章,孝弟传家根本”、“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反映田园隐士生活境界的“四爱图”(“茂叔爱莲”、“渊明爱菊”、“浩然爱梅”、“羲之爱鹅”)等。这样的哲理性语言在徽州民居中随处可见,成为徽派古民居建筑文化的点睛之笔,生动体现了崇儒重教思想,也显示出宅第主人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在梁柁上左雕蟾宫折桂的书生、右雕经营四方的商贾,有意将读书人和商人塑造在一起,这样的创意只有徽州才有。这生动地体现了徽商的人生态度和儒商的特点。徽州木床花板上的雕刻更加人性化,“状元及第”、“文科殿试”、“武科殿试”、“送郎赶考”、“长亭送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衣锦还乡”、“折桂”都是常见的题材。如崇尚多子多福和累世同居观念的“石榴”、“莲子”、“麒麟送子”、“百子闹元宵”、“四世同堂”、“九世同居”、“张公艺百忍图”等;祈福延寿的“蝙蝠”、“寿星”、“松鹤”、“天官赐福”等。

民间艺人根据世俗情感和传统观念来确定徽州木雕的内容和形式,人文思想贯穿始终,徽州木雕艺术是民间古典精神范本,具有广大群众的一般情感,对人们的心灵抚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传统中国文化最接地气的精神宝库,是保护传统村落中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推荐访问:村落 传承 中文化 传统 保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