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搜索》的网络集体无意识主题探析

银行实习报告 时间:2023-06-25 09:10:34

[摘要]陈凯歌的电影《搜索》触及了各种社会现实与人文道德层面的问题。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社会大众对于自身与社会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体无意识。在其作用下,社会的强势与弱势群体在某种层面发生了转换;生活缺乏信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受到置疑,面临危机,并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必要。电影的铺设、剧中人物的对白、人物的命运与具体场景、情节指向了网络背景下现实生活中的集体无意识带给社会与人生的变化与启示。

[关键词]《搜索》;网络;集体无意识;信任危机;道德更新

陈凯歌的现实主义影片《搜索》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当代社会网络参与下的集职场、爱情和婚姻于一体的故事。故事以一起在公交车上的不让座事件开始,借助网络展开了一系列相关人物事业、家庭纠葛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矛盾斗争的演绎。深刻揭示了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普通大众在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中表现出的集体无意识。

影片的人物、话语和情节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包含了极强的隐喻意义。影片所反映的集体无意识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网络使得欲望膨胀,传统的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转化;(2)网络协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真实趋于文字化,视图化,致使社会和家庭普遍存在着信任的两极分化:或者信任危机,或者盲目相信;(3)社会分工的变化使社会阶层愈加多样化,传统的道德观面临挑战,道德规范与体系亟待更新。

一、集体无意识作用下的悲剧基调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荣格认为,要想揭示集体无意识的秘密,必须考察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即原型。虽然生活中有许多原型,但荣格认为最重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和阴影等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和行为都有着普遍影响力的原型。[1]

荣格的人格面具这一概念意指一个人按照他认为别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它类似于社会学上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是精神的外部形象。影片开始于两条主线。女记者陈若兮身上的手机被偷,陈若兮的男友王守诚为追回手机与劫匪在街头大打出手。同时其男友王守诚的妹妹在公车上遇到了不让座事件并用手机拍下。不给老人让座的是年轻的白领叶蓝秋。记者这一职业使得人具有一种本能,即是对重大时事和可能引起公众兴趣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这一本能使她在思想上对于偷窃抢劫等具有违法性质的恶性事件反而视而不见,形同寻常。而对于公交车上这一很小的却更可能成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极其敏感。此时,与这一本能相关的原型——人格面具正发生作用。因此,当她得到叶蓝秋的道歉视频时,人格面具使她不能立刻否定自己发现这一新闻的价值;也无法让她立刻取消自己捍卫公义道德的身份和机会。

在影片的另一条主线中,男友王守诚因为与女友未婚同居而显然具有某种义务将被盗的手机连同手机上的照片追回。本来可以报警处理的偷窃事件演化成了街头斗殴。他在工作时目睹了金钱至上、婚姻儿戏的真实一幕。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如此多的重大事件一一呈现给观众,这些严重背离了社会传统价值观的社会畸形现象并没有引起关注,以至于视为正常。而记者却偏偏选择了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事情将其放大。荣格认为,原型发生作用,必须有一定的、可意识的典型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即是一种个体无意识的体现。

在荣格的原型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即阴影。影片中不让座女士叶蓝秋的外表——LV的名贵手提包,戴知名品牌的墨镜,一身质地上乘的白领职业装,外加一句致命的“要坐,坐这儿”,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阴影,即为富不仁。富从何来?从叶蓝秋身上的物质包装得出的结论;不仁,则是她当时的不道德表现。这种阴影使得大众对于富人的行为监督无意识中提高了标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正是以个体无意识的情结意象为中介环节,通过群体心理间的象征传播,而左右着人类文化历史的创造和偏离。[2]人的本性中希望人人平等,对于同类相对多出的物质剩余认为是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是不道德的。

年龄上的劣势必须取得社会的同情与尊重,这也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之一。需要让座的大爷并未因年龄而显得孱弱无力。如果叶蓝秋不肯让座,还可以请其他人让座。但是,满公交车的人关心的不是老人的座位问题,而是各方面已经极具优势的女人必须表现出的公德心。所有乘客都与她拉开了距离,居高临下怒视着她,进而引爆了网络对她的恶意攻击。人们仇富的集体无意识得以释放。

一个人可以有多个面具,不同的面具使他以不同的方式适应不同的环境,所有这些面具的总和构成了“人格面具”[3]。人格面具代表着他,不过人格面具不一定代表他的“真正的”人格。此时的观众与公交车上的其他乘客都不知道叶蓝秋的体检结果。在这一意外的打击下,她无法维持正常的人格面具,只沉浸在自己当下的困境中。 在网络仍未参与的影片开头,集体无意识已经奠定了这个悲剧的基调。随着手机、网络、人肉搜索的进一步参与,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侵入了不同的领域。

二、网络社会中集体无意识的群体态势转换

清华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李强分析了改革开放后“整体型社会聚合体”逐渐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碎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4]在这些复杂的利益群体中,传统的强势群体如金领、白领他们处于体力、脑力和智力的战场。他们长期面临被解雇、被竞争、被边缘化的压力。对于外界而言,主人公叶蓝秋所在的利益群体是强势的;对于老板的二秘来说,她的地位是强势的;对于坐公交车的普通百姓而言,她的外表是强势的;对于家政公司而言,她的生活质量是强势的。但在她患有癌症需要治疗的时候,没有存款,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私家车。事实上,她是弱势群体,甚至比安坐在自己的家里的众多网民更加弱势。所谓的社会强势群体面对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常常远离家人,加班熬夜,快餐饮食,日益加重的孤独感使得他们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是实质上的社会弱势群体。

集体无意识中最重要的人格面具在网络的掩饰下消失殆尽。虚拟世界中,人们不需要人格面具,也无须关注别人的人格面具。一个文字话语的世界很容易地取得绝对的话语权。网络的话语权泛滥,使社会群体发生实质上的强弱转换。弱势群体变得超乎寻常的强势。网络作为工具,日益演变成了缺乏社会监管和法律惩治力度的独行侠。人格面具功能的零化使网络成为虚假滋生的软床,骗人的陷阱,人们对于真实的知情权在集体无意识中被剥夺。传统弱势群体借助网络发泄不满,而强势群体如履薄冰,步步为营。一个员工不让座的小事情就可以影响沈流舒公司的股票价格;一个匿名电话就使她伦为“小三”这一不道德形象的代言人。这种蝴蝶效应都是集体无意识下虚拟世界对社会群体观念的传统颠覆。

三、 虚拟世界集体无意识作用下的伦理道德危机

在日益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高度的社会流动性使社会群体的伦理冲突加剧,社会伦理安全下降,人们的伦理安全感缺失。一个社会中,公众彼此间缺乏信任,道德很容易从私人自律演变成为一种公共利器。 集体无意识在网络的虚拟世界表现为人们为伦理安全感的缺失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和发泄口。在人格面具缺失的背后,每个人都可成为道德的捍卫者,都可对他人提出批评,甚至人身攻击。

当一个单纯的拥抱被妻子莫小渝戏剧性地撞见之后,莫小渝没有任何表情地冷漠离开,没有询问、怀疑和愤怒。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已经隐含危机。女性的自我意识强烈地要求婚姻双方在感情上保持平等,长期的经济依附感使女性在婚姻中始终处于被动。在一段不平衡的婚姻关系中,莫小渝自以为抓住了丈夫的“小三事件”,便不顾一切地维护这一论断以获取某种平衡。某种程度上,婚姻中的背叛者也会由于潜意识中的负罪感而处于被动。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但影片中追出办公室急于解释的不是丈夫沈流舒,而是叶蓝秋。沈流舒只用一句简单的“我们之间什么也没有”和“我沈流舒看上的女人还用得着偷?”来收场。由此,沈流舒在这段婚姻中的优越感和支配权表露无遗,这让莫小渝无比失望。借着不让座事件的曝光,她向网络媒体求助,表面上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婚姻,实质上是对女性意识的无力抵抗。

叶蓝秋与杨守诚偶遇进而相互爱恋的过程中,谎言成为家庭信任危机最大的赢家。他始终没有将真相告诉女友陈若兮,而是用一个个谎言搪塞疑问。谎言包裹着真实;而真实,总在无可挽回时苍白显露。网络的出现,更加剧了这一集体无意识的误区。通常,当集体无意识在社会团体内积聚起来,结果便是大众的疯狂,这是一种可能导向革命或战争的精神瘟疫。在集体无意识被激活的非理性支配下,人们的思维、判断、选择、取向、行为等也成为不自觉的无意识活动了。

四、传统伦理道德观应与社会与时俱进

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原有的伦理道德观念已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社会多元道德观并存。[5]网络世界里的道德观尤其是狭隘的,表现为人们缺乏自我审视与认识;在随意肯定与否定一个他者的过程中,渐渐远离思索,背离标准,个人意识模糊,向这种无需暴露自我、不必承担责任、不怕打击报复的科技与平台不断妥协。种种行为的结果便是社会集体的无意识结构逐渐内化为个人的心理结构。

我们的世界需要惩恶扬善,但在一个和平的大环境中,是非善恶难以单纯界定,也无需大众的一致暴力相对。在高度物质化和经济化的今天,社会的绝大多数物质财富是由少数精英创造的,他们大多占据着科技、贸易、文化等重要领域。在时间和效率就是利益的动力驱赶下,他们处于远途差旅劳顿、昼夜颠倒加班、绩效攸关薪金、竞争胜于猛虎的环境中。在精神空虚、自由匮乏的现实舞台中每每有不堪重负而身心崩溃者。他们应该受到道德与人文的关怀。在本片中,他们恰恰输给了传统道德与网络结合的力量。为了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更新;同样,为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伦理道德规范也应与时俱进。

五、结语

《搜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露了网络环境下当代社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集体无意识的诸多体现。在信息社会,婚姻道德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传统的道德行为规范亟待更新。影片影射的是网络社会各个层面和各种大众群体的现实问题。对此,影片不可能给出完美的答案。思考与寻找答案,应该是每一个公民自己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52.

[2] 于鉴夫.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J].心理学探新,1987(04).

[3] 戴桂斌.荣格集体无意识述评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03).

[4] 李强.从“整体型社会聚合体”到“碎片化”的利益群体——改革开放30年与我国社会群体特征的变化[J].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008(08).

[5] 孟凡长.“人肉搜索”现象的伦理反思及解决路径 [J].宜春学院学报,2012(02).

[作者简介] 李莉(1975—),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推荐访问:探析 无意识 集体 主题 网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