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平塘县“十二五”改革发展十大亮点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1-07-04 10:28:23

“十二五”时期,平塘县按照“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坚持省委主基调、主战略,黔南州委“三大发展主战略”,紧紧围绕县委“强产业、扩城镇、打基础”的发展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本刊记者汇同平塘县相关部门疏理,平塘“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呈现十大亮点:

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5%。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持续做大经济总量,经济社会发展连年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52亿元,是2010年的3.2倍,年均增长16.25%;人均生产总值19898元,是2010年的4.22倍,年均增长14.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42亿元,是2010年的5.18倍,年均增长43.4%;财政总收入完成5.59亿元,是2010年的4.14倍,年均增长3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92亿元,是2010年的3.15倍,年均增长25.8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7.79亿元,是2010年的3.57倍,年均增长28.9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38.48亿元,是2010年4.64倍,年均增长35.94%。2015年,平塘县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测评中排第19位,较2014年大幅提升了17位。

农业结构调整优化,“185工程”有声有色。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完成“185工程”30.6万亩,成功创建3个省级农业园区和1个州级农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3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5个,实现数量、规模、质量“三提升”。茶、菜、羊主导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茶叶种植面积达17.2万亩,茶叶产量达949吨,在省、州茶叶评比大赛上多次摘金夺银;蔬菜种植面积达23.1万亩,蔬菜产量达40.2万吨,白龙、四寨蔬菜生产基地商品远销粤港澳市场;羊存栏达19万只,出栏13.5万只,顺利完成平塘县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建设,丰盛种羊基地获评国家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201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13.96亿元,是2010年的2.62倍,年均增长6.1%,非粮产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例达84%。

工业园区聚集发展,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3.6%。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依托石土资源,持续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石土经济”产业链,产业园区承载力和聚集度不断提高,园区入驻企业31家,总投资达55.75亿元。2015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03亿元,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17.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6%。规模工业企业从5户增加到23户,是2010年的4.6倍。盘江龙盟、雅海石材等新型石材企业实现投产,逢缘矿业、登鸿矿业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河湾电站建成发电,全县基本形成以方解石、大理石和陶土深加工、水电、煤炭开发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格局。

打造“三天奇观·宁静平塘”品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58%。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积极打造“三天奇观·宁静平塘”旅游名片,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成功举办4次大型旅游节会和赛事,策划开展15批次旅游推介活动,圆满承办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平塘星”命名活动。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获评中国最美小城、美丽中国之旅十佳山水城市、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55.29亿元,是2010年的2.45倍,年均增长19.58%;商贸物流业发展取得新进步,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4.52亿元,是2010年的4倍,年均增长20.97%。

城镇建设跑出新速度,城区面积不断扩展。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全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加快城镇建设。县城东部城区面积从3.69平方公里扩展到8.59平方公里。南洲大道、河滨大道、玉水五路等城市干道建成通车,新增县城城区道路20万平方米;玉水湿地公园、交通枢纽中心等市政设施建成使用;实现县人民医院、县公安局整体搬迁;“玉水新城”棚户区一期工程启动建设,中央大街城市综合体、伯爵玉水花园等近200万平方米房开项目顺利推进,房地产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综合商贸城、电商物流园、群众工作中心、“三天广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持续加强政策扶持和产业配套,大射电科普旅游文化园开工建设,西部天文集镇加快发展;卡蒲、通州、克度省级示范小城镇完成投资20.5亿元。推动改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甲茶、掌布旅游城镇辐射功能明显增强;通过鼓励盘活土地,统筹实施易地搬迁、保障住房项目建设,塘边、牙舟、大塘、者密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补齐短板加快突破,全面夯实发展之基。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交通路网更趋完善。平塘至独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启动建设;实施国省道二级公路改造项目103公里;建成县乡村公路1103公里,新增114条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畅率达94.21%,基本实现村村通。水利设施更趋健全。摆图水库建成下闸蓄水,黑沟、项五水库加快建设,擦耳岩水库实现开工,五里坝水库项目获准批复;建成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88个,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3.86万亩、新增解决16.03万人畜饮水安全。电力通讯设施更趋优化。建成变电站6座,平塘220千伏变电站完成主体建设,城乡供电保障得到加强;实施“户户通”121个村2.54万户,“三网融合”建设进程加快,镇(乡、街道)行政村2G/3G信号覆盖率达100%。

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扎实推进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学前三年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到87.09%、96.09%和86.14%。平湖高中、平塘三中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新增扶持创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万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398元和7426元,达到小康标准值。完成卫生计生资源整合,成功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启动县中医院规划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达规划目标;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财政补助标准从120元提高到380元。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完善。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3792套(户)、农村危房改造18724户。

呵护绿水青山,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100%。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坚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被列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快实施;完成造林34.28万亩,比“十一五”增长142.26%,森林覆盖率从52.98%提升到56.76%。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高于州下达指标;完成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32.3平方公里、68.75平方公里。节能环保成效显著,有效推进“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行动,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环境质量指标控制在州下达的控制目标内,万元GDP能耗下降达到预期目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74.5%和86.2%,城市(县城)空气质量达标率100%,1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功能示范效应显现,蓝天青山绿水得到有效保护。

全面推动改革开放创新,获黔南首家“农村金融信用县”称号。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坚持问题导向,纵深推进改革开放,释放改革发展红利,激发创新发展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职责更加明晰;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合理析置金盆街道,“扩权强镇”工作稳步推进。稳妥推进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组建3家融资担保企业;农村商业银行顺利改制,喜获“中国服务县域经济领军银行”称号;诚信平塘建设成效明显,成功荣获全州首家“农村金融信用县”。“幸福进万家”文化品牌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在全省推广。

脱贫攻坚打出“组合拳”,摘掉“贫困县”帽子。

“十二五”期间,平塘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争取扶贫资金2.98亿元。以“茶、菜、羊”为主导的扶贫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的产业扶贫工程效果明显;以整村、整镇推进为重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13个,完成2814户12745人搬迁安置。贫困人口从146315人减少到6024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16%。贫困村从85个减少到55个,13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降低到10.5%。创建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摘掉“贫困县”帽子。(责任编辑/哈文丽)

推荐访问:平塘县 十大 改革发展 二五 亮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