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谈英、汉语的词汇相异和词汇空缺现象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1-07-27 10:19:03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构筑语言的基础。每种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了与其他文化迥异的词汇,这就出现了词汇空缺的现象。语言本身扎根于文化之中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相异现象。

[关键词]词汇相异;词汇空缺;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69-02

一、词汇空缺现象

“词汇的意义系统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理性意义以及联想意义。当两种语言中的词语的理性意义基本相同时,就构成了‘对应词’(corresponding words)。但是由于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中只能用联想意义相同而理性意义不同的词汇来翻译或解释时,那么就等于说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着一个‘词汇空缺’(lexical gap)。”

著名语言学家戚雨村指出:“词汇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了民族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人类之所以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正是社会成员按照本民族的社会文化模式对词语意义利用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文化性和民族性是词语意义的内在属性,决定了不同民族国家的语言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英汉语之间存在的词汇相异和词汇空缺现象正是这些内在属性的集中体现。词汇空缺现象,也有人称这类词为文化负载词。郭爱先将其的定义为:词汇空缺指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一种语言中表示特有事物或概念的词语或语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成分,从而形成异族文化的空缺。这种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也有过研究,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任何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词汇空缺现象在翻译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忽略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势必会造成不及“信、达、雅”的后果,从而不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既指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前者意义出发探讨英、汉语的词汇相异和空缺现象。

二、词汇相异和空缺成因初探

有学者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告诉我们,造成词汇相异和空缺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来说,生活经历、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都会成为影响因素。追本溯源,这些因素都是文化这一大范畴下的具体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一方面,文化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本族的人民;另一方面,因为人们不可避免地受到本民族的地域、环境、历史、宗教、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而本族人民会在特定和时间和空间下创造并发展自己的文化,继而形成并具有了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一个民族中的某些成份可能是该民族特有的,在另一个民族文化中则不存在,表现为“真空”。这种“真空”在语言上的表现为词汇的相异和空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自己深厚的历史积淀,这种积淀决定着华夏民族成员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方式。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华夏文化与英美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是“属于平行发展、互不冲突、各有偏重、交流甚少、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体系”。“华夏文化是典型的大陆文化,而英美文化则属于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华夏文明扎根于农村,在黄河流域以农业为基础而逐步发展起来,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而英美文化则属于外倾型商业文化。这种文化源于本民族内部资源条件有限,不能自给自足,只能通过不断地对外扩张来补充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强烈的开拓欲和征服欲。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它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演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汉英两民族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迥异导致了语言上的差异,并突出表现在词语上。要之,英语和汉语是不同的语言,由于文化、地域、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往往英语里的表达方法在汉语里没有,而汉语里有的表达方法在英语里也找不到。总体来看,这种词汇相异与空缺现象的具体成因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位置与词汇的差异和空缺

从我国的整体地理地势看来,我国整体地势上西高东低,因而大多数江河东流如海。基于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汉语里出现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词语,如“大江东去”、“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等。这些表达在英语里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词组短语。这让不了解中国的这种特定地貌的英美国家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中国赋予东流江水的诸多联想意义。再如,我国地处内陆,春季干旱少雨,因而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在我国,春天由从海面上吹来的温暖湿润的东风带了水汽和降雨,从而促进了万物的复苏和农作物的生长,这也就是常说的春风。所以我国古诗句中多有赞颂春风的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比英国而言,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常年降雨充沛,因而英国人对春风、春雨就不会有特别的期待,也就更谈不上拿春雨与油做比较了。与我们不同,英国人对西风充满了好感和颂扬。诗人雪莱笔下的《西风颂》更是为世人耳熟能详,津津乐道。而在中国,西风即意味着来自内陆的干燥而寒冷的风,令人厌烦。久而久之,东风便被赋予了“生机勃勃”、 “革命”、“新活力”等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而西风则象征着“冷酷”、“无情”及“资本主义”。

(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词汇的差异和空缺

近代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严复留学英国数载,学贯中西,然而在面对慈禧太后的“面试”时,也无法用英文说出太后手中的水烟袋。据说鲁迅先生也无法翻译出中国古代的桐油灯盏。再如在中国,饮食问题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也是人们常常提在嘴边议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最常见的问候语就是“吃了吗?”英国人没有类似的心理定势,因而也就出现了词汇空缺。就生活习惯而言,相信绝大多数英美国家的人都没有睡过中国的“炕”(a hearable brick bed),没吃过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还有,中国人与英国人饮食结构不同,许多中国人吃的菜在英国没有,比如韭菜。在菜名的翻译上词汇空缺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四喜丸子”被翻译成了“four happy meat balls”,“童子鸡”被翻译成了“chickens without sexual life”,“夫妻肺片”被翻译成了“sliced lungs of husband and wife”。如此看来,词汇的差异和空缺就是菜名的想达到的神形兼备翻译最大的障碍。再举数例,以资佐证。按中国传统习俗,大凡兴动土木,都要查看地形环境,看它是否得“风”得“水”,然后择宜土,避凶地,这就是古代相地术中所谓的“风水”。可西方文化里只有相面术(physiognomy),却无相地术。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里,大凡基督徒离世后,一般都葬于教堂墓地,并不考虑什么“风水”。兴土木虽亦择地,但只是对建筑本身的考虑,一般无“避凶”之意。再如,汉语里表亲关系泾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区分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在英语里却以cousin笼统概括。同样,aunt和uncle也是将汉语里所要表达的表亲关系笼而统之。至于privacy一词,若译为“隐私”,或者“秘密”,或者“私事”,都没有把privacy的真正意思表达出来,据说俄语中也没有合适的对应词。这显然是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不同,我们对于privacy不像西方人那么重视,因此,就没有一词能包括privacy所表示的那些意思。再以white meat和red meat为例,前者包括一些颜色较浅(尤其是煮熟后较淡)的肉,如猪肉、家禽肉;red meat是指一些颜然较深的肉,如牛肉和羊肉,即使把前者译为“白肉”,后者译为“红肉”,语言上似乎是明白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它们的确切含义,因为汉语中无相应的词对应。

(三)宗教哲学与词汇的差异和空缺

欧美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均为上帝所创造;而中国人信奉信奉开天辟地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和主宰生灵万物的老天爷。就宗教而言,中国人多信奉道教、佛教、儒教。特定的信仰涉及到特定语言文化中的人和物。如英国谚语中有“ 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意为十分贫穷的人;“Noah’s ark”意为诺亚方舟,引申为避难所;“Achilles’ heel”意为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意为祸根、祸源。而在汉语中就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词汇,如“送佛送到西”、“临时抱佛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那些受宗教影响或源于圣经典故的说法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而英美文化国家的人也很难理解那些与佛教、道教相关的汉语背后的引申内涵。

词汇的差异和空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差异和空缺现象表现在跨文化交际的各个层次,给交际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只要注意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结合不同文化背景去处理词汇的差异和空缺,就不会造成文化误导,也就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贾玉新.美国跨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刘重德.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沐莘.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相异 词汇 汉语 浅谈 空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