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900兆漏缆吊挂施工工艺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1-07-28 10:20:32

【摘要】随着铁路运输系统的迅猛发展,GSM-R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在既有及新建线路中大量使用,特别是动车、高铁等专用列车的开行,对配套的通信技术的成熟性,稳定性及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由现在的900M取代以往的400M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由于铁路线路点多线长,两站区间受地形地貌限制,会加大车站间通信联系的难度,尤其在多山地区,隧道、桥梁、路堑等地形占了整个线路的80%以上,隧道内和山谷间靠基站天线发射的信号无法全面覆盖,给通信联系造成很大的障碍。漏泄同轴电缆是现阶段我国隧道通信采用的唯一的一种制式,也是保证列车调度在隧道里持续通信的唯一手段,故漏泄同轴电缆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及列车调度的及时性,从径路的选择到漏泄同轴电缆的配盘、测试、吊挂、接续、连接器的安装以及最后的复测,每个环节必须按照施工工艺指南进行。本文通过阐述隧道内外900M漏缆吊挂的施工工艺,选择合理的吊挂高度及合适的吊挂间距,使得900M漏缆作为天线传递并释放出信号,保证了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很好的解决了通信困难地段通信障碍的问题。

【关键词】漏缆;吊挂;工艺

1、漏缆吊挂工艺的重要性

我们承建的新建太原至兴县铁路太原至静游标段, 全长87.6km。既有太岚线太原至镇诚底段为单线电气化半自动闭塞区段,是煤炭运输的繁忙通道,整个线路都在山区,毗邻汾河,交通很不方便。其中西张至镇城底有既有隧道22座,新建隧道16座,共需吊挂漏缆76.5公里。可见漏缆吊挂在本工程中属于主要工作量,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漏缆吊挂的质量对于整个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甲方要求必须在六月底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具备开通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六月底之前漏缆吊挂完毕,并且保质保量,而保证工期及质量的主要因素除了漏缆本身的质量外,那就是漏缆吊挂的工艺。因此,漏缆吊挂工艺在此项工程中尤为重要。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工艺流程对工艺的最终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工艺通过合理安排流程,分组流水作业,最终顺利完成漏缆吊挂。

2.2操作要点

2.2.1 施工准备

此项工程开工前,首先熟悉图纸,进行现场检查机房状况,标记基站、直放站等位置;其次调查隧道进展情况和路基是否成型,是否满足施工条件;测量洞内洞外缆及直放站间长度,为确定漏缆盘长提供依据。对于新线施工调查时,还要和站前部门交桩,确定轨面高度,与接触网专业对接,尽量避开高压回流线路。

2.2.2配盘

配盘是此工艺的一个基础工作。根据图纸、定测台账以及分级补偿要求进行配盘,配盘时要综合考虑尽量减少固定接头、减少短段浪费、减少多次倒运,要求漏缆厂家按配盘长度生产,将漏缆运至驻点,若需二次搬运,用工具车逐盘运送至合适地点,需由吊车或叉车吊卸,不得将漏缆直接推下车。然后进行单盘测试,标志盘号、盘长,作好记录,测试合格后的数据连同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向监理提出报验。

2.2.3洞内洞壁画线、打眼、安装吊具

这些是漏缆吊挂工艺的重点,也是难点。

画线:在洞内施工时,按设计要求进行画线,用竹竿量好距轨面的高度,由两个人登竹梯子拉20米棉线绳蘸墨汁两端打线,每次20米,画出与轨道面平行的线。

打眼:既有线上最好还是一人登竹梯子打眼,一人护梯子,新线没上石渣的隧道可用2层带万向轮的脚手架,上面站立两人,一人画长度,一人打眼,下层放发电机等材料,下面由两人推动,连续作业,节约时间,工效高。

安装吊具:吊具安装孔深为(60±3)mm,打的孔要平直,不得成喇叭状。可以配置四人带两个梯子从洞两头同时相向而行的安装吊具,每隔1m至1.3m安装1个,每隔10m安装防火吊夹1处。为了防止漏缆在火灾情况下从卡具中脱离,而影响到行车安全,每隔25m必须设一处防火卡具。漏缆防火卡具由标准尼龙卡具系统配套不锈钢卡具一起使用,既可保证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受力要求,又可保证遇火情况下的稳定性。

2.2.4 洞外杆路定测、安装吊具

洞外吊挂漏缆时,首先定测杆路,用7米电杆,杆距30-35米,洞口设拉板一个,洞口最近的第一根电杆距洞口不得大于20米,拐点设拉线或撑杆,地形困难地段无法设拉线和撑杆时要设护墩,终端杆要设V型拉线,钢线要有300kg±30kg的拉力,钢线部分要接地。

3、漏缆吊挂工艺的优越性

3.1 节约材料。应用此工艺,在现场调查径路复测后,结合图纸提前进行配盘,要求漏缆厂家按配盘长度进行生产,将接头尽量计划在洞口、直放站及电杆上,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接头,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在洞内接头的工序,不仅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还节约了相应的人工费,间接的降低了成本。

3.2缩短工期。在既有线上隧道内吊挂漏缆,会受到行车的干扰,所以必须在天窗点内才能进行。在太兴线既有线(太岚线)施工漏缆吊挂作业中采用本工艺,利用集中修天窗点,共16个点,每个点四个小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分布在隧道两头相向分组流水作业。拆卸组10人,拆卸既有漏缆并临时绑在吊夹杆上,敷设组10人,敷设漏缆至配盘地点,安装新缆,固定到既有吊夹上,梯组20人,负责护梯子,保障梯子上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传统工艺要完成此项任务,集中同等数量的作业人员流水作业的话需要两倍以上的时间,很难完成甲方的要求的工期。

3.3节能环保。应用此工艺,由于提前配好盘,避免了材料的浪费,符合节能减排“五节”的要求。而且在既有线施工前在车站设立了驻站联络员,隧道口和隧道内每隔100米配备了相应的防护员,隧道距离车站较远的情况下每隔3公里设一名防护员,遇山区弯道至少间隔1公里设一名防护员。同时要求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必须每10分钟联系一次,保证通信联系畅通,及时通报列车运行状况(驻站员、防护员必须持证上岗,防护装备佩戴齐全),预先确定躲避列车地点,严禁使用单轨车等防碍行车安全的工具或材料,作业人员在接到防护人员来车讯息后,必须将梯子放倒在不影响行车的位置,人员进避车洞躲避车辆。这样不仅确保行车设备的安全和作业维护人员的安全,还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受到各方的好评。

4、结论

本工艺适用于新建及改造铁路线路的GSM-R数字移动通信漏缆吊挂施工。在太兴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中采用此漏缆吊挂施工工艺,从2014年3月开始,历时3个月共敷设吊挂漏缆76.5公里,其中既有隧道18.1公里,新建隧道45.8公里,洞外漏缆8.7公里,桥上射频电缆3.9公里,与其他传统工艺相比,简化了施工流程,易于操作,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期,提前进度,降低工程造价,为整个工程的按时竣工奠定了基础,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也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相关经验。

参考文献:

[1] 《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163号,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9月

[2] 《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341-2007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12月

推荐访问:施工工艺 吊挂 兆漏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