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汽笛未绝,光影交织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2-03-28 10:08:21

摘 要:诸多电影将“火车”这一能指置于银幕,除考虑到到摄影美学外,更多赋予其隐喻功能。研究这种“火车情结”对于分析电影的体验与情感符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火车;摄影美学;隐喻功能;载体;意象

0 引言

纵观中外电影,“火车”这种看似平常的交通工具频繁出现。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火车进站》至今,“火车”与电影可谓相生相成。本文中,笔者尝试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火车情结”。

1 摄影美学

作为一门研究摄影艺术中的美和审美问题的新兴学科,摄影美学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飞机与汽车在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让火车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所占据的意义空间发生萎缩,但与此相对应的是,银幕上的火车却逆势而行”。[1]站在摄影美学的角度,从视觉方面看,火车区别于其他交通工具的独特的外形,制造出一种空间上的延伸感,具有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新兴的轨道交通如轻轨、地铁等,在视觉上也是火车的传承。在听觉方面,火车的汽笛声深入人心,是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替代的。火车驶过时金属碰撞声,更是制造了一种律动感,与悠长的汽笛声相呼应,是快节奏与慢节奏的完美结合,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

2 离别的意象

火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自然也是一种象征离别的意象。这种离别,最常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分别。但在不同的电影剧情中,又可能有特殊的含义。《辛德勒的名单》中,上了火车的人就驶向生存,留下的人就面临死亡,这种离别,实质上是一种生离死别。“我不太喜欢影视中人物跟着火车奔跑,车窗一闪而过,渐行渐远,最后留下冷漠的钢轨以及哭泣的眼睛……如此的一组镜头。即使它陈旧或雷同,我还是难过。因为在这个特定的地方,少有欢欣,大多纠结离愁别绪,且当时往往不允许大放悲歌的,做不到欢天喜地也要做到沉静似水。所以在我的意识中,火车与离别永远是扯不断的关联。”[2]

意大利著名导演朱赛佩·托纳托雷的影片大多以世界大战年代的意大利为创作背景,他的代表作品“寻找三部曲”之一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女主角在受到了二战这个动乱年代的百般折磨和凌辱后,选择搭乘火车离开西西里。这次告别代表着女主角选择了搭上火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对过去的不堪命运的逃离。而少年骑着象征着成长为大人的自行车,像往常一样默默追逐着女主角的脚步,看着她穿梭在人群里,最终登上火车,伴随着哀伤的汽笛声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这次对梦中情人的默默送别,也代表着一个少年在最青涩懵懂的年华里对一个美丽少妇痴迷陶醉的美好情愫的流逝,伴随这种感伤的流逝而来的,则是少年成长为青年的一种成熟稳重。除上述两种之外,更深层的,这趟火车的离去,则是象征着墨索里尼政府的倒台、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导致的那个荒唐时代的过去,和平新世界的到来,不再有喇叭声歌颂墨索里尼,不再有混乱的社会秩序,每个人甚至整个社会都在这次告别后新生——这是一个时代的告别。

3 工业文明的象征与钢铁蒸汽的具象化

17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在英国展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础,对外的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圈地运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这一时期牛顿等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各种准备下,工业革命拉开序幕。

自从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后,蒸汽被广泛运用到了生产与生活之中。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辆蒸汽机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欧美各国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大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所以说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极具代表性的发明一点也不为过。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火车如此频繁地出现于欧洲文艺片了。火车不仅是工业革命的象征和标志,更是是欧洲文明的产物,体现了欧洲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总是把火车放进电影,是欧洲人对自己文明的一种“炫耀”。这种“炫耀”,不仅仅是一种自豪感,还有着欧洲人对复古风潮的追求。如若再往深层次探究,两次世界大战致使欧洲的普遍衰落,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在这样的国际政治格局下,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怀念起自己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先进的生产力,领先世界的科技实力和强盛的综合国力。再与当今现实相比较,则油然而生出一种“今非昔比”的感叹,于是掀起艺术界的复古风潮。火车作为欧洲文明的产物,自然成了欧洲导演们的青睐对象。

实际上,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类似于这种工业文明“炫耀”的现象出现在很多地方,表现在建筑艺术领域的,较为著名的有埃菲尔铁塔、雄狮凯旋门、伦敦水晶宫等。它们与火车一样,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最终成为工业文明历久弥新的标志。

4 侵略扩张的性质与暴力美学

而文明的发展又推动着历史的演进,西方的文明随着侵略扩张的进程,闯入了一片片封闭的土地和一个个古老的国度。火车作为这种侵略的运输工具或者说是载体,也具有侵略扩张性质。徐克导演的经典电影《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中有这么一幕:义和团用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的洋人顽强抵抗,而下一个镜头一辆火车呼啸而过,而这辆火车上,正坐着黄飞鸿等人,他们衣着传统的长衫长袍,却在拉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火车的呼啸而过象征的是一种势不可挡的侵略,而黄飞鸿等人的出现和表现也隐喻了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学习先进的文化,强大了自身,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抵御侵略。一个短短的火车呼啸而过的镜头,既展现了中国人民与外来侵略者的斗争,又形成了新旧两种抵抗侵略势力的力量的对比,内涵深刻,让人不得不佩服徐克导演对火车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

“暴力美学主要指电影作品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与暴力美学相关的一些作品有共同特征,那就是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快感,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美丽炫目的程度。有的时候,导演还故意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或场景来营造一种令人刺激难受的效果。”[3]

在华语经典电影中,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也同样运用了火车这一意象,但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仅是一种侵略,更上升到美学层面,成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影片的开头就上演了一场让人血脉贲张的暴力狂欢。在以张麻子为首的土匪帮们截火车一幕中,劫匪们熟练的动作、精准的枪法,子弹飞梭、狂马奔腾、铁斧斩轨、火车翻滚,这个难度十星级的打劫场面仅花了半分钟就表现得十分激情、火爆。”[4]另外,火车还有一种较隐晦的内涵——男人的征服欲。很多男导演,如姜文几乎每一部电影中都有火车出现。这其实是男性想要通过火车征服世界这种欲望的体现。

5 封闭空间与戏剧张力

火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联想到好莱坞创作的经典模式——“两人一屋”,以及悬疑侦探小说、电影中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有限的空间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全面展示。影片《周渔的火车》中,人物心理的变化和剧情的推动,就是恰当利用了这一封闭空间的结果。

“封闭空间中,人与人的关系距离缩短,人与人的性格碰撞的机会增加,各种人的关系更有可能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戏剧性的人格表演在逼仄的环境中更有可能在冲突中发生连锁反应。”[5]封闭空间的另一大重要作用,就是使剧情的矛盾冲突更激烈,戏剧张力更大,营造紧张的气氛和增添戏剧性。在这样的环境里,尤其适合发生犯罪。从1903年美国导演鲍特执导的第一部西部(警匪)片《火车大劫案》,到由英国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东方列车谋杀案》,再到《谍中谍4》《源代码》等新作,各个年代火车都作为一种犯罪与斗争,邪恶与正义力量交锋的载体,为影片增添了惊险与刺激,有力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更为有趣的是,火车的相对封闭性导致了火车上的人是相对固定的,有时候这些人代表的不仅是他们本身,而是一种社会群像。所谓群像,就是文艺作品中表现一群人物的形象。也就是用小范围的人去表现大范围的人群。表现在此处,就是用火车上的这些人,折射出整个社会现象,达到以大见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艺术效果。也就是说,火车上的人和火车本身,共同组成了一个小社会,三教九流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也容易引起人物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雪国列车》中以财富、地位为标准对不同的人进行了划分,体现了非常明显的阶级性,这正是对社会以财富、地位划分人等级的现象的一种隐喻。

其实不仅是火车,轮船、飞机也有这样的现象,舱位的高低意味着地位的高低,地位的高低又意味着所受待遇的好坏。

对社会群像的反映,在其他交通工具上有时也会表现出来。较为突出的,是根据小小说改编的,发生在四十四号公共汽车上的短片《车四十四》。短片以公共汽车和较荒凉的道路共同构成了相对的封闭环境,面对恶势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并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则是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反映人性的真善美的同时,更批评、讽刺了社会中人们为了保全自己不惜牺牲他人、冷眼观望的现象。

6 生命的延伸感与命运的不可知性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印在了很多人的心中,这个广告本身也蕴藏着深厚的内涵,发人深思。“一列火车对于生命的暗示,大块从未知晓的世界出现在了眼前,令本身就不可预知的命运又充满了更多的变数。”[6]正如著名民谣歌手周云蓬所说的那样:“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流浪的梦,一种离开的情怀,是背起行囊就出发,是仗剑走天涯,而火车正好承载了关于离开和远行的意义,仿佛站在火车边上,就已开始流浪。”这也难怪为什么电影作品中那么多的文艺青年径自背上背包,提上行囊,就这么驶向未知的远方了。

这种未知性不仅仅表现在文艺片之中,也表现在一些儿童电影中。例如,《极地特快》中,火车还象征追求梦想的载道。在文学作品中,火车也同样常常象征着对梦想的企盼,我国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搭乘着装满了人的火车,或北漂,或南下经商,都饱含着对梦想的追求。火车之所以有着这样的隐喻功能,是因为长长的轨道本就有巨大的未知性,吸引着观众随着主角的脚步不断向前。当每次火车从黑暗的隧道穿梭而过后再出现在视野里时,仿佛又是经历了一次新生。

结合之前所提到的广告,人生不正是一场旅行吗?搭乘一辆装满了人的火车,看似有目的地,实际上却又没有什么目的只是这样沿着铁轨向前驶去。有些人能陪伴我们一直走到终点,但大多数的人都只是过客,在我们身边走走停停,分享着“旅途”中的心情。火车广播里放着各种各样的音乐,窗外飞驰过各种各样的风景,身边走过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生。

7 总结

1814年火车出现,1895年电影诞生,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到如今100多年间,火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火车穿梭于各个电影中,已成为一种鲜明的电影符号。不论是工业革命钢铁蒸汽的具现化,侵略性质的物质体现,还是细腻的离别之情,更或是惊险刺激的犯罪现场,统统凝聚在这长长的火车上,伴随着那悠长的汽笛声,节奏轻快地,不慌不忙地朝未知的远方驶去……

参考文献:

[1] 薛世伟.光影特快——解读电影发展史上的“火车情结”[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3).

[2] 重远.离别的火车 火车的离别[N].华夏时报,2007-9-24(A31版).

[3] 暴力美学:艺术与伦理的碰撞[R].豆丁网,2012-8-19.

[4] 马丽莉.《让子弹飞》之暴力美学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2(36).

[5] 余岱宗.《围城》的“开放空间”与“封闭空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6] 李杨.光影飞驰的列车——华语电影中铁路意象与现代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推荐访问:汽笛 光影 交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