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重视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及对策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3-06-25 09:10:34

摘 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大,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加强大学生恋爱观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恰当处理恋爱和学业关系,运用社会、家长及学校的合作力潜移默地影响化学生的恋爱道德观,尤其加强女学生的恋爱保护意识,理性对待自己的爱情。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86-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从不过时的永恒主题,然而它的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如今,它又有了新时代的色彩。处在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青年阶段的大学生表现尤为明显。这一时期青年的生理特点决定了青年男女有强烈情感欲望,因此,探讨爱情是很正常的事,涉足恋爱更是无可厚非。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性开放思想大量涌入国内,加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的爱情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青年大学生恋爱现象在校园已随处可见。恋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促使双方奋进图强,共同进步;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影响学业、甚至酿成悲剧。恋爱观是一个人对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18-24岁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能使大学生在爱情和学业的道路上同时走好。虽然大学生大部分爱情心理正常、健康,但由于大学生的恋爱观、性心理发展没有及时跟上生理发育的步伐,所以不少大学生会出现荒废学业、堕落萎靡,甚至走向极端、伤害他人的情况。对于大学生这种现状,禁止恋爱已远远不能解决问题了,必须采取积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恋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当前大学生恋爱观存在问题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接受文化素养教育的同时,很少与社会的接触,因而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不足,加上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虽然身体机能日益完善、成人意识和感情欲望逐渐增强,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滞后与生理成熟的矛盾致使他们的恋爱观容易出现一些难以应付的问题。物欲横流的社会潜在影响着价值观不稳定的大学生。

1.爱情第一的理念。有些学生认为爱情高于一切,崇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至理名言,觉得爱情高于学业,一切以爱情为中心,任何事情都得围绕着爱情转。有的人认为:“人生最可贵的幸福只有爱情”;有的甚至认为:“没有了爱情,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更不用提生活的价值了”,“大学生的生活应该是恋爱和学习的结合”。因此很多恋人整天迷恋于情场,很容易将学业荒废。

2.幻想爱情。对于自我控制力差的大学生,恋爱会让男女双方容易陷入幻想情境当中,迷失自我,主观放大对方优点,客观评价能力减弱。当确立男女朋友关系时,喜欢憧憬美好未来,编织理想,进而联想性爱并发生关系。当他们从幻想中醒过来,发现现实与幻想的差距,导致一系列的失落感,这时感情出现摇摆状态,原来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身上还有那么多的缺点,渐渐地两个人的感情出现障碍,感情越来越淡,最后走向分手。

3.过分注重对方的外貌。同学们在选择伴侣时很注重外貌,尤其是男性一方,很多男生认为有一个漂亮的、身材好的女朋友有面子,看着也舒服,以“外貌”为出发点,忽视了对方的内涵,似乎爱情只能以外表为基础。

4.择偶动机不正确。大学生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后,在没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时,会容易出现思想的空白区,表现为应付学业任务、迷恋游戏、头脑空白、缺乏学习动力,于是就把心思放到谈恋爱上,寻求异性关爱,让恋爱填补思想上的空虚。

有的大学生跟风,眼见周围有越来越多的情侣,也激发了他们对浪漫爱情的追求。而且,当今众多韩剧当中的“王子与灰姑娘”之类的电视剧及情感文艺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更进一步刺激了大学生的恋爱好奇和追求浪漫的心理。有些女生选择浪漫的男生作为情侣,殊不知会制造浪漫的人不一定是真心对待自己的人,很多男生一旦没有了激情就立马甩手走人,抛弃对方。

有的大学生恋爱动机是追求物质利益,功利化的色彩明显,双方往往看重对方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把前途寄托在对方那里。这样的感情,往往一与现实碰撞,就会暴露其本质。

5.盲目恋爱。根据西安邮电大学王丹丹的调查数据:25%的同学有考虑与恋爱对象结婚,19%的同学没有考虑,50%的同学认为顺其自然,6%的同学认为玩玩而已。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待未来感情不重视,对于性道德认识不稳定,带有盲目性,表现出对感情处理的随意性,只想享受当时恋爱的滋味,并不关注恋爱目的和未来结果,较少考虑爱情的道德责任。他们片面地认为在大学谈恋爱是一种个人魅力的体现,同时能够积攒恋爱经验,却不知道,随意摆弄爱情会酿成恶果的道理。

6.恋爱态度轻浮。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的婚姻道德观淡化。有些大学生在挑选恋爱对象时,脚踩多只船;有些情侣之间发生纠纷,以致产生冲突,酿成悲剧。超过50%的在校大学生有和异性交往的欲望,为满足性的冲动而走向二人世界、享受性爱的刺激过程,一旦性没了,爱也没了。有些学生认为恋爱是恋爱,婚姻是婚姻,却不知道,人类的情感也是有一定的道德责任,道德是爱情建立起来的基础。

7.女大学生爱情承挫力较差。对于对待感情不认真的女生来说,失恋只是有点失意或者比较随意的事,但对于重视感情的女生来说,失恋是个极其痛苦的事。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女生会出现忧郁、失望、怨恨的消極心理,认为自己不够好、没能力,自卑感强烈。有些女生甚至认为自己无脸见人,或者失去了唯一的爱人,就走上极端错误的轻生道路。

三、形成大学生不当恋爱观的原因分析

1.孤独和空虚感是滋生不当恋爱观的温床。很多大学生谈恋爱不是志趣相投,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精神上的空虚,当今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的关怀是无微不至。进入大学后,难免会心生孤独,需要感情上的慰藉,借助一定的手段,逐渐把异性友谊转换为男女朋友的关系。

2.独生子女的娇宠性格所致。90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将毕生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有的家长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过度关心孩子,使孩子形成了高傲、任性的性格,用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对他人,用自己养成的“脾气”对待另一方。只要索取,不愿贡献,过分注重自我利益,而忽视异性伴侣。

3.西方思想的冲击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改革开放在打开社会进步的闸门的同时,也使西方的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思想广泛传播,人们的爱情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开放。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是健康的,但不能否认,那些不怀好心的发布者撒播的网络黄色、下流的信息严重地侵害着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性道德,这些庸俗的恋爱观致使大学的美好爱情变得越来越贬值。

4.功利性的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使功利性社会风气进入校园,这更加深了他们的恋爱需求,将自己的美好未来寄托在那些有钱有权有势家庭下的异性伴侣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拜权主义”的思想在大学生中表现越来越明显。

5.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和当前学生恋爱观的不相适应。起初,很多高校对学生的恋爱行为惩罚比较严格,这对约束学生的行为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学校对恋爱方面的规定屡遭质疑,特别是对学生的亲热行为和越轨行为的定义和惩罚规定。面对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压力,学校也变得无所适从。学校管多了,显得过分,管少了,又显得没责任心。学生对恋爱的态度,由隐藏变成光明正大。有些学生认为学校根本就不应该管恋爱的事。

四、社会、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培养大学生正确恋爱观

恋爱是当代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不能否认,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是健康的,但若不对那些不健康恋爱观的大学生做及时思想预防工作,势必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容易形成社会不良风气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社会、家长和学校合力一股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和教育工作。

1.对社会方面的建议。大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要群体,他们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必然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而社会环境中的网络是对大学生影响最为深远和最直接的环境,所以控制网络环境非常重要。营造网络道德和绿色网络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黄色文化的克制力,这都有赖于社会网络环境的管理,同时应重视社会舆论的宣传作用,社会舆论应该在丑恶美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肩负起营造社会发展、健康文化氛围的责任。

2.对家长方面的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性教育,选择恰当的方式,与孩子一起讨论恋爱问题和性爱问题,注意正确的引导。

3.对学校方面的建议。第一,加强大学生恋爱和性爱的道德和责任教育。设立恋爱观和性心理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必须包括“正确地认识恋爱和性爱”、“摆正和处理好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正确处理失恋”这三个基本问题。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展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恋爱婚姻专题讲座、建立专门的校园心理咨询中心等。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消除大学生的空虚感和不安全感,使学生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感。

总而言之,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生、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合作努力,需要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构建和谐校园,培养积极向上、文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顾馨梅.重视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正确的爱情观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9-21.

[2]王芳,尹瑜新.当代大学生恋愛观与性心理调查[J].校园之声,2012,(1):123-124.

[3]国佳.浅谈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及引导方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61-62.

[4]孙佳宁,王刚.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97-98.

推荐访问:新时期 对策 重视 大学生 恋爱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