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生活中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范措施分析

工作自查报告 时间:2021-06-28 00:30:26

摘要:在实验室中,我们总会接触到一些危险化学品,如氢气、一氧化碳、苯等化学物质,稍微处置不当,都有可能引起人员伤亡。基于此,本文对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生活中几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我们高中生有所启发。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防范;措施

现阶段,由于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化学品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在增加。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加强对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的认识,了解它们的危害,并且做好防范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减少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1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是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按物理、健康或环境危险的性质分为三大类。具体又可以分为爆炸品、易燃液体、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等九大类。

2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2.1易燃液体

从化学的角度上分析,易燃液体具备以下几个性质:第一,易挥发性。易燃液体大多属于沸点低、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当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极限时遇火易燃烧爆炸;第二,易流动扩散性。易燃液体具有流动和扩散性,大部分粘度较小、易流动,有蔓延和扩大火灾的危险;第三,受热膨胀性。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液体表面蒸气压同时随之增加,部分液体挥发成蒸气。在密闭容器中贮存时,常常会出现鼓桶或爆裂现象;第四,带电性。大部分易燃液体都是电解质,如醚类、酮类、汽油、酷类、芳香烃及石油产品等。这些物质在管道、贮罐、槽车、油船的输送、灌注、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当所带的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火花,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第五,毒害性。大多数易燃液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和系统有毒性作用。

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液体有乙醛、乙醚、苯、乙醇等。在使用和储存这类试剂时应注意通风,并使它们远离明火、热源和氧化剂。另外,由于易燃液体的电阻率都很大,很容易积聚静电而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加上易燃液体的密度一般比水小,只能浮在水面上。所以易燃液体一旦燃烧,用水扑救不但无效还会起反作用。建议用泡沫、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来扑救,若火势较小可用湿抹布盖灭或用沙子盖灭。

2.2爆炸品

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在使用易爆化学品时,应取用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必要精确性或可靠性的最小用量,将实验微型化。絕对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且不能用带磨口塞的仪器;利用烘箱干燥爆炸性物质时,禁止关闭烘箱门,也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干燥或用干燥剂干燥。在加热干燥时,应特别注意加热的均匀性,尽可能消除局部自燃的可能性。对实验剩余的残渣物,要及时妥善销毁。一旦发生爆炸,使用以下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等。

2.3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触时会造成生物组织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它对人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车辆、船舶的金属结构都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腐蚀并遭受破坏,这种性质是所有腐蚀品的共性。另外,腐蚀性物质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漂白粉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物质,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燃烧。腐蚀品还具备稀释放热性能,多种腐蚀品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易使液体四处飞溅造成人体灼伤。

对腐蚀品的防范可通过使用抗腐蚀性的容器盛放腐蚀品;在使用腐蚀品时,应穿着适当的实验服,戴防护手套。

2.4易燃气体

气体类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非易燃无毒气体(如氮气、氧气等)、毒性气体(如一氧化氮、氯气等)。这类化学品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对这类化学品的危害一定要防范。应尽可能在实验前弄清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的温度、压力等条件。实验中要远离其他发热体、明火、火花等,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将气体充装入预先加热的仪器内时,应先用氮气或二氧化碳排空原来的气体,以防意外。实验结束后,应对实验剩余尾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发生泄漏时,应将泄漏污染区人员迅速撤离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同时应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且要合理通风,以加速气体扩散。若发生燃爆,应尽快切断气源。

2.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中的无机过氧化物均含有过氧基或高价态元素,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其最突出的性质是遇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有机过氧化物具有强烈的氧化性,遇酸、碱或还原剂可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易分解,当遇光、受热、摩擦、震动、撞击、遇酸、碱等外界条件作用下,极易分解放出氧气,大量的氧可助燃,致使一些易燃品引起燃爆。

一旦有爆炸发生,要戴防护面具。若处理量大时,要穿耐热防护衣。由此类物质引起的火灾,一般用水扑救。但由碱金属过氧化物引起着火时,不宜用水,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砂子灭火。对用后剩余的此类化学品应妥善处理,不可随意倾倒。

2.6其他危险化学品

放射性物质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且其放射性活度和总活度都分别超过规定限值的物质。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有多种,常见的是医疗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和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电视产生的辐射等。

放射性物质的基本防范措施包括控制辐射源的量,防止放射源扩散;尽量增大与放射物之间的距离;利用屏蔽物质(如铅玻璃或铅橡胶等)吸收放射线、保护身体免受辐射。

除此之外,危险化学品还包括毒害品、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等,这里不再一一分析,在具体的实验操作或者生活中,我们要依据其特性及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前做好防范。

3结语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危险化学品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实验室中,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了解危险化学品危害及其防范措施,不仅能够引领我们进一步的深化学习,还有助于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安全。

推荐访问: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 危害 常见 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