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医药院校新生理想信念定位的校本研究

工作自查报告 时间:2022-02-16 10:10:46

【摘要】为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层次。采用作品分析法,分析研究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的群体特征,发现大学新生的理想信念理想化、物质化、本能化、专业化特点突出。贴近学生重视知识,轻视反思人生终极意义的实际,建议理想信念教育须务实。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新生 理想信念

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层次,塑造健全人格,理想信念是核心。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本研究主要在于了解大学新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其特点和规律,以使教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互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西南某中医药院校2012级3个四年制本科专业(药物制剂、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共247人,5个班,大一新生,入学不到两个月时的调查,属于理科背景,农村生源约占到80%以上。

1.2研究材料与方法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章节的课后作业为研究材料,作业题目为“理想信念的个人定位”,实际回收246份。

以作品分析法为主,分析研究学生的作业。作品分析的主要范围是大学新生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以及信念,分析的重点是个人理想及信念。数据处理主要采用分类法、归纳法作定性分析,辅用百分数作定量描述。

2分析与讨论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本研究从理想的对象进行分析,即分析“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2.1理想的定位

2.1.1个人理想定位

94.31%的同学描述了个人理想。

2.1.1.1学习的定位(76.83%)

根据百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同学的学习定位依次是,专业学习;大学英语过CET四级或六级;期末考试不挂科;考研;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各项证书;把握现在,以决心或积极的自我暗示要提炼能力,珍惜现在,不留遗憾,并尽情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潜力,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素养;获取奖(助)学金;学习做人,做人格独立的、好的、开朗大方的、不随波逐流的人。

以上分析表明:(1)对学业目标的定位多限于专业,以及能增加就业法码的各种证书。(2)考研目标不明确,也许是走投无路时的设想。(3)活在当下,学习习惯的培养,自身素养的提升,学习做人是少数人的梦想。(4)获取奖(助)学金也是少数同学的学习动力。

2.1.1.2职业的定位(69.92%)

“从事与专业相关职业”的占41.87%,这些职业依次是医生;药师、营养师;自主创业;进医院从事与医相关的工作;药企;药监局;食品监督局或安全局局长,药厂监督部部长。极少的同学想成为药物研发、生产、营销、检验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做成功药商,“气质、修养、内涵、良心”是成功的标准。

“有工作”的占28.86%,首先,同学希望有好的、满意的工作,“适合自己,收入可观”是对好和满意的诠释;其次,希望工作稳定;底线是找到工作。

“自主创业”的占9.35%,包含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数据,创业的动力主要与其兴趣爱好相关。

其它职业意向依次是公务员,小学老师和大学教授,做生意。个别同学想拍电影,营销,设计,文化交流传播,大企业的中层管理等。

以上分析表明,同学有一定的专业认同;就业愿望符合常理;自主创业的勇气稍弱,对创业的心理准备、思想准备、能力准备认识不足;对公务员的认识有待全面、客观,个别同学特别提到,最差的情况下考虑考公务员。

2.1.1.3生活的定位(27.64%)

第一,期望生活充实、有意义、规律,平凡、丰富、快乐、幸福、稳定、平安是他们的想往。第二,旅游,吃美食,周游世界,欣赏世界各地的特色建筑,走遍很多地方是他们的期待。第三,合理掌控时间,不虚度光阴。最后,少部分同学希望过田园般的、独立、自由的生活;买房买车,让别人羡慕;衣食无忧;出国深造,回国后定居北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玩好等。分析显示,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追求精神的愉悦,不到8%的同学追求物质的享受。

2.1.1.4对父母家人的定位(23.58%)

第一,为家人创造丰厚的物质条件,买车买房,给父母存款,带父母旅游,学好专业报答父母,拿奖学金减轻父母的负担,接父母与自己一起生活。第二,精神抚慰,不让父母失望,不要回到大山,多陪父母,为了父母的微笑,学做孝顺,孝顺不能等待,父母健康,家人团圆。分析表明对父母家人的关爱和责任,物质多于精神。

2.1.1.5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定位(16.26%)

兼职、实习、社团活动等实践,是同学积累社会经验的主要途径。同学对独立生活、社会实践技能的重视主要是为生活费、学费、债务,以及兴趣服务。

2.1.1.6婚姻家庭的定位(13.00%)

分析表明,同学对人生的重大课题“成家”还来不及过多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他或她”对“我”好是理所当然的,对自己不作要求或要求过低的倾向。

2.1.1.7人际交往的定位(10.98%)

分析表明,约十分之一的同学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且能以理智、换位思考的视觉处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2.1.1.8身心健康的定位(3.66%)

分析发现同学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远远不够,或许他们很健康,健康问题还没有进入其意识领域。

2.1.1.9其他(8.94%)

从合格公民、不愿平庸、成功人士……到生命的自我绽放,代表了精神追求的层次,同时也有个别同学要做游戏生活的玩家,认为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太虚伪。

2.1.2社会理想定位

28.46%的同学描述了他们的社会理想。

2.1.2.1道德理想的定位(19.51%)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普救众生、仁者仁医、平等待患、尊重生命、信守承诺;奉献社会,服务病人;慎独自律,不出卖灵魂;助人为乐。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同学的深远影响。

2.1.2.2政治理想的定位(9.35%)

学好专业报效国家,对国家、人民负责的占;不损害国家利益,不危害人类;做“四有”新人。

分析显示,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是肯定的、积极的;同学对社会理想的设想不多或几乎没有设想,从道德理想到政治理想,其描述越来越少。

2.2信念的定位

71.54%的同学描述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同学们认为努力和坚持最重要,勇气和信心其次,精益求精第三,积极(人生)态度、珍惜和感恩第四,责任末位。同时,个别同学视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为理所当然,认为善良、成功的人须有意愿和能力创造财富,帮助他人的同时保证自己过好,这样才能让接受资助人的轻松、快乐、坦然而没有压力。

2.3其他

18.70%的同学谈到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从小到大,他们的理想发生了无数变化,并且变化的轨迹越来越贴近生活和现实。少数同学特别强调其理想只不过是简单服从,消极顺应。个别同学的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除了心里着急,却无法拿出实际行动去学习,也无法定位自己的理想,对于信念也很迷茫。

6.50%的同学明确表示,没有理想信念,从未认真思考过,“模糊、迷茫,为时尚早、或者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心态。5.69%的同学更多谈及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上述分析显示,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在现实面前,同学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无心、无力改变现实实现理想;14%左右的同学没有信念。

3结果

3.1绝大多数同学能正确认识到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并能清楚认识学习和职业的密切关系,好好学习是找到满意工作的前提条件。

3.2学习的目标功利化,学习的动力物质化,学习的对象专业化,存在学习等于上课,学习等于考试,学习等于学好专业的明显倾向。

3.3一定数量的同学表达了对适应大学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殷切希望。

3.4就业规划理想化。就业的设想忽视了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已有基础,只追求理想的职业,忽略了对社会需求的正确了解与把握,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理论上明白刻苦奋斗的重要,但努力的方向不明,同时缺乏有效的行动能力。

3.5对生活的规划,对家人的责任缺乏,对人生价值的追索和生存意义的反思,而是以更多的物质追求代替精神的转化,错把人的本能当理想。感恩和责任意识淡化,只谈享受,不愿付出,对奉献和服务持怀疑态度。

3.6割裂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个人理想定位多,对社会理想定位较少,对个人理想的设想更为丰富和详细,对社会理想的描述抽象空洞和口号化。

总之,理想的物化和空泛是同学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其实质等于没有理想。

4建议

4.1绝大多数同学的中学学习思维模式是其应对大学学习的主要策略,这是大学教学不容忽视的学生实际和教学基础,因此,大学教学必须加强大学新生的学风建设,培养全面学习的理念,纠正重物质轻精神,重知识轻道德,重专业轻人文的片面学习倾向。

4.2围绕学生的理想化、物质化、本能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择业观、创业观、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正视个人实际、社会需求与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

4.3社会实践是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切忌形式化、虚无化,只有在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中,同学才能正确定位,才能增强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信心与能力。

4.4紧扣同学的自我中心主义,大学教学必须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同学逐步从自尊、自强、利他、爱国到对人生终极关怀的追索,引导他们关注自身的内在需求,助其实现生活的尊严与幸福,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共产主义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信念才能早日成为现实。

5结语

本研究的相关数据是学生的文字描述,在文字处理中主要面临学生表述纷繁复杂、层次不一等主要困难,因此在分类、归纳和分析文字的过程中,对学生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影响研究信度、效度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6-19.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推荐访问:校本 中医药 理想信念 新生 定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