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以意大利传教士为例浅谈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2-03-13 10:10:23

摘要:孔子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孔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然而西方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从15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在当时传教士是西方了解孔子思想的重要途径,在孔子思想传入欧洲,接受西方国家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如利玛窦、殷铎泽等都是通过研究孔子思想,从而更好地了解、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因此研究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过程对中欧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教士;翻译;拉丁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和欧洲国家的联系不断加深,各种经济联系和思想碰撞也越来越频繁,研究好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过程对于促进中欧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双方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一、孔子思想如何进入欧洲

众所周知,我国的孔子思想最初是通过天主教传教士传入欧洲的,其中特别是来自意大利马切拉塔的马戴奥里齐(Matteo Ricci),也就是非常著名的利玛窦。特通过把孔子思想翻译为拉丁文,在意大利广泛传播了孔子思想,在1662年,这些天主教传教士出版了第一本孔子思想的翻译本,书名是Sapientia Sinica,翻译过来是“中国智慧”,可见其对于孔子思想的重视程度,这本著作也被视为东方思想的第一次传入西方国家。利玛窦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国的孔子思想逐渐被意大利民众所了解,因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宗教文化,并且带有中国思想是特色的独特性,在意大利广泛的流行开来。但是因为当时人们都是通过传教士获得的孔子思想内容,导致了对孔子思想认识上一定程度的偏差。现代学者认为,当时利玛窦等传教士将孔子思想引入欧洲的目的,是要把孔子思想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宗教思想,让这种思想为其服务,这种观点后来得到了美国学者Lionel M.Jensen的证实,在其著作Manufacturing Confuciunisno:Chinese Traditions and universal Civitization中介绍到,中国孔子思想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当时的传教士在中国东南部,与1579年自己创造出来的,然后又把这些内容借以东方孔子之名在欧洲进行传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教士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作用,通过传教士的传播,古老神秘的东方孔子思想可以在整个西方社会得以传播,而在此之前,在哲学思想领域,西方认为东方的哲学思想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放眼近代时期,在19世纪中国哲学思想在西方飞速传播的时期,很多学者诸如Nietzsche、Ezra Pound等等著名学者都非常重视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我国也非常重视孔子思想在全世界的传播工作,在20世纪,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兴起,我国先后在意大利等欧洲29个国家建立了100所以上的孔子学院,孔子思想作为中国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名号和内涵,在欧洲人民中都深入人心,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很多国外学生都开始使用中文拼音的“Kong zi”来取代“Confucio”的拉丁语。这些都表明欧洲对于孔子思想理解的进步,说明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得到充分认可和快速发展。

二、孔子思想在意大利的传播与发展

意大利汉学家兰契奥蒂曾经说过:“在整个欧洲,意大利可以说是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最悠久的,但同時也是充满新鲜的。之所以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意大利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起源于16世纪利玛窦等传教士引入孔子思想,并将其在印制成版本进行传播。甚至于追溯到更早,早在14世纪威尼斯的旅行家Marco Polo(马可波罗)就曾经到达过中国,第一次发现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又说它是充满新鲜的是因为,在利玛窦传教士把孔子思想带回意大利的接近300年一直到二战结束,欧洲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意大利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根据时间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教士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天主教传教士,将孔子思想翻译成当地的文字,虽然当时传教士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自身的传教;但是他们还是对于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可以进入欧洲国家做出了贡献。第二阶段是从传教士的翻译工作到研究学家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从单纯的传教士翻译中国思想和文字,演进为真正研究学者的出现,综合性的研究体系开始形成,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程度和研究水平都在不断加深和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无法判定意大利传教士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其确实对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提供了途径,为西方国家了解、学习、研究中国思想文化打开了大门。在当今时代,我们要重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和碰撞,例如兴建孔子学院,汉语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开来,这不仅仅需要中国或者欧洲国家单方面的工作,这需要中方与外方学者的共同努力,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看到双方文化相互促进、繁荣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曾仕强.论语的生活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220-222.

[2]刘永利,舒奇志.从《论语》两个英译本比较看翻译的文化转向[J].南华大学学报,2015,(1):211-211.

作者简介:

邱家瑞(1995年—),女,河北霸州人,本科。

推荐访问:孔子 传教士 意大利 为例 浅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