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列宁对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2-04-09 10:10:13

【摘 要】 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理论论争,列宁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批判了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阐释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辩证性质;批判了“合法马克思主义”,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批判了孟什维克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批判了马赫主义,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列宁捍卫、阐释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践相结合作了理论准备。

【关键词】 列宁 早期俄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早期俄国(从19世纪60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到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理论论争,即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不同思想派别的分歧与论争中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列宁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与民粹派、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孟什维克主义、马赫主义等思潮的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俄国民众分清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社会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批判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阐释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辩证性质

19世纪90年代,随着俄国农村两级分化日益严重,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逐渐丧失了革命性,其主要代表人米海洛夫斯基等从所谓的“人类天性”出发宣扬主观社会学和英雄史观,歪曲和攻击马克思的著作,反对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主要障碍。列宁在1894年发表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等著作,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的唯心史观,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与以米海洛夫斯基为代表的自由民粹派的论战过程中,列宁考察了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阐释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辩证性质,“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1]在批判民粹派英雄史观的过程中,列宁论述了历史发展必然性和个人历史作用的辩证关系,阐明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列宁运用这一唯物史观分析俄国当时的社会形态性质及特点,指出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者的迫切任务是“组织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由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循着公开政治斗争的大道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2]。

2. 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

当时同民粹派展开论战的,还有一个以司徒卢威、布尔加柯夫、别尔嘉耶夫为代表“合法马克思主义”派别,它代表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因其成员经常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在官方许可的报刊上发表文章而得名。他们承认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不对资本主义作任何批判,而是鼓吹阶级合作,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列宁于1895年发表了《民粹派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判》,批判了“合法马克思主义”不分析历史过程中阶级斗争的特点和性质,只是抽象的、一般的谈论现存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列宁深入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中,把社会历史的必然性理解为一定阶级按照自己的利益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3],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因此,无产阶级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品质。“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因此,觉悟的无产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完全应该随时同非党性作斗争,坚持不懈地为建立一个原则坚定地、紧密团结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而努力。”[4]这样,列宁就将对“合法马克思主义”非党性的批判与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将在理论论争中捍卫马克思主义和实践斗争中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结合起来。

3. 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19世纪末,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领袖伯恩斯坦出版《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修正”,在各国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俄国的社会民主党刚刚成立,在思想上、组织上还比较混乱,许多混入党内的自由主义分子纷纷效仿伯恩斯坦主义,形成了一个以普罗柯波维奇、库斯科娃为代表的机会主义派别,他们崇拜自发论,迷恋于经济斗争,进而否认政治斗争、革命理论和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揭露这股思潮的危害,反对“经济派”日益流行的伯恩斯坦思想,保证俄国工人运动和社会民主党的正确发展,列宁创办了《火星报》,同“经济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这一论战成果集中体现在他1901—1902年撰写的《怎么办》一书中。列宁认为,单纯的经济斗争虽然能解决暂时的、局部的利益,但不能彻底改变无产阶级的现状,只有把经济斗争上升到政治斗争的高度,通过政治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产阶级剥削制度,无产阶级才能获得解放,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在批判经济派轻视理论工作的经验主义观点时,列宁阐释并发展了考茨基的“灌输论”思想,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自发地从工人运动中产生,它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创立,工人阶级政党必须把这些思想从外部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以提高广大工人群众的自觉性。在批判经济派迷恋工人政党分散活动的无政府工团主义倾向时,列宁指出建立一个思想上、组织上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通过与经济派的论战,列宁论证了政治、理论、政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俄国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健康发展。

4. 批判孟什维克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20世纪初,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代表的孟什维克(少数派)的对立,孟什维克攻击列宁关于建立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原则,进行分裂党的活动。为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列宁于 1904年发表了《进一步,退两步》一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列宁反对孟什维克“把党和阶级相提并论”的观点,认为俄国社会民主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加入党的人必须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列宁反对孟什维克鼓吹无政府主义、把党员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党组织的集中统一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党组织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有组织的战斗整体,为了维护党的团结,保证全党行动的步调一致,必须有组织上的集中统一;列宁指出,只有党的团结统一,党才能在尖锐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领导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而为了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同各种错误思潮和分裂活 (下转第258页)

(上接第243页)

动进行坚决斗争;列宁认为,党要成为一个坚强的组织整体,就必须有一个比较稳定和保持继承性的领导核心,并对这个核心领导成员应该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探讨,更为重要的是,列宁指出,党的各级领导机构要由各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列宁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俄国的政党建设乃至今天各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5. 批判马赫主义,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划时代的成就,打破了传统的科学观念,原来被奉为科学的公式、定理和定律失去了真理性,一些人开始对真理的客观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1905俄国革命失败后,国内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中的一些分子产生了悲伤、失望和颓废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俄国社会民主党内以波格丹诺夫、尤什凯维奇为首的一些知识分子把标榜“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经验批判主义奉为圭臬,以此来“修正”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基于此,列宁在1908年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着重批判了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在该书中,列宁紧紧抓住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揭露了马赫主义的各种诡辩论及其主观唯心主义实质,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本前提,总结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坚持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5]从列宁的阐述可以看出,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不仅可以从本体论意义上将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且可以从认识论意义上将其理解为认识的源泉,归根到底世界的本原也是认识的源泉。针对马赫主义反对唯物主义、否认物质概念的企图,列宁提出了一个科学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6]在列宁看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表现了哲学史上始终存在的两个相互敌对的派别,他把这种对立确证为哲学的党性原则,一种哲学按其本性来说,不可能超越于这两种对立,因此,马赫主义以无党性的原则自夸,最终会落入唯心主义反动谬论的怀抱。遵循着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列宁进一步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提出了著名的“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7]这个论断,在这个最基本的立场上,列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较为完整地论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前提、认识机制、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等思想。

总之,在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列宁批判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对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党性原则、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物质范畴等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对俄国民众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2] [4] 列宁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81、672.

[3] 列宁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63.

[5] [6] [7] 列宁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89、103.

作者简介:李萍(1972 -),女,河北涿鹿人,讲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王兵(1967 -),男,河北邢台人,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从事国防经济学研究。

(作者单位:军械工程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推荐访问:俄国 列宁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贡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