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应当科学评比我国学刊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3-07-22 11:10:04

我国期刊奖的评比种类多种多样,从最具权威、国家最高奖项的“国家期刊奖”,到中国科协的“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大的地区性的“优秀期刊奖”(如“北方优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行业性的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的“全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奖”,再到各省市自治区出版局设立的省级“优秀期刊奖”,等等。这些评比奖项无疑推动了我国期刊事业的发展。

期刊评奖工作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科学、合理的评比可以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否则,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在此,本文将谈谈我国学术期刊评比中的一些问题。

一、 目前学术期刊评比存在的误区

1.用对内容(文稿质量)的评比代替对学刊全部的评比,对编辑主观努力的评比严重缺失,这实际是在评比主办单位的学术水平,与评刊的初衷大相径庭。并且这种对内容的评比大多注重表面的论文获奖、一般性转载率等,缺乏发达国家那样的,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文献计量学参数对科技刊物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缺乏对拥有一流学术期刊的资源利用情况的考察。根据统计,我国高水平论文大量流失海外,仅在自然科学方面,1999年《SCI》收录的以我国科研人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19 936篇论文,其中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占到了62%。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远还没有像美国《科学》、英国《经济学家》等那样的国际知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这对国内拥有一流论文资源的学刊的主编、编辑来说,能不感到遗憾吗?目前评比的误区,认可和强化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警觉。权威的美国科学情报所编制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SCI),在2005年对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 000余种学术期刊(1994—2004年)进行了统计和评估,“引用总数”排行榜显示,以发表生物医学领域论文为主的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以被引用174万多次位居首位,综合类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以133万多次排名第二,英国《自然》与美国《科学》分别以119万多次和117万多次位居第三、四名。同期世界期刊的平均指标为2000次,而我国期刊的年平均被引频次约为300次。这些能说不是国内拥有一流学术论文资源学术期刊的遗憾吗?

3.缺乏对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的考察。这两项由文献计量学家(科技情报统计人员)评价。从所刊发论文传播的角度来看,其专业成就对他人的影响能够从被引用频次来反映,而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评价指标是客观的并能被量化分析。由于其理论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目前在所有评价期刊或论文的科技含量的客观指标中,影响因子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例如,美国《科学引文索引》采用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文献计量学参数对科技期刊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目前其在科技期刊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过,以影响因子来评价科技期刊有其科学性,但期刊水平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科技期刊质量宜综合评价。

4.缺乏学术界等的广泛参与。学术期刊的评比应该主要由政府(或者评比主办单位)组织、牵头,由出版专家、学者、作者、读者以及美术、情报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广泛参与,因为学术期刊就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他们是学术期刊的主人,所以他们的综合评判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 误区导致学术期刊评比的扭曲

众所周知,“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和“编辑学”是研究学术发展规律和编辑工作规律的科学,是编辑做好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基础。而在我国,学刊界存在着编辑(主要是其主编)不去研究“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也不懂“编辑学”,不了解编辑规律,但其编辑的学刊照样获得各种“优秀”称号。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这些主编不自觉地顺应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和“编辑学”关于学术期刊发展规律的要求。但是,客观地讲,这种情况是不能长久的。第二,这些学刊所处的学术环境优越,拥有大量高水平的稿源。后者原因应该是根本原因。与其他学刊相比,它们处在一种优势的竞争状态。回顾历次评比情况都是这样的:“国家期刊奖”的获得者基本上都是国家级科研机构或是重点高校主办的学报。这与学术期刊评奖的初衷大相径庭,如果不加以修正,这种评比的弊端必将蔓延,评比的激励作用必将大打折扣。我国学刊的评比必须改弦更张,把编辑的主观因素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这必将从机制方面大大提高我国学刊编辑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我国众多学刊早日跻身世界名刊行列的进程,从而大大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 学术期刊评比应有科学的指标

学术期刊评比应有科学的指标,包括:1)主办单位的学术地位、地域、特色文化以及对科技发展的贡献;2)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3)在文稿编辑中编辑部所起作用的正负程度;4)编辑部培养作者、发现人才的情况;5)在出版标准化、学术规范化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程度;6)在出版规范、编辑技巧方面的情况;7)作者、读者对编辑部的满意度;8)编辑部执行国家出版法规的情况;9)装帧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10)编辑(首先是主编)对出版规律、编辑规律探讨的深浅程度;11)编辑(尤其主编)对“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的把握程度;等等。

在这些指标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学刊编辑(尤其主编)的素质。这种素质包括两方面:第一,编辑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实现“学者化”;第二,要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的知识储备;第三,要有比较高深的编辑理论和实践修养。这些指标应该是我们在学术期刊评比中重点考察的。

推荐访问:学刊 评比 我国 科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