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外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2-21 10:12:01

摘要: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以高等教育规模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时代,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各国赢得未来竞争的首要任务。随着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日益重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日趋深化,奖学金制度改革逐渐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比较的视野分析,中外高等教育学生奖学金制度及有益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奖助学金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启示。

关键词: 中外高校奖学金制度对比分析启示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建立完善的国家教育制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奖学金评定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奖学金是政府、高校、社会团体及个人给予优秀学生的一定数额的奖金。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奖学金制度实施以来,在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开拓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数量剧增、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我国原有的奖学金制度明显滞后于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奖学金制度改革迫在眉睫。[1]

一、我国奖学金制度概述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大体上经历了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时期、免费教育向收费教育过渡时期、高等教育收费正式形成时期、高等教育高收费时期四个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学费制度的不断变革,再加上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我国对贫困生的资助制度也随之不断完善。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在高等学校中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的政策体系。我国现行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还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研究生奖学金等。

二、国外奖学金制度简介

美国是一个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已经成功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生资助体系。学生获得的资助资金来源,包括联邦政府资金、高等院校资金、慈善团体资金、州政府资金等。为了保障最困难的学生获得最多资助,并且支付的成本最小,美国政府采取了“资助包”的办法。所谓资助包就是把供给学生的全部资助,即把所有联邦政府的、非联邦政府的各种资助,如奖学金、贷学金、校园工读组合成一个“包”,以便协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资助包的核心是大学通过规范合理的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与其困难程度相称的经济资助。[4]

日本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发展较早,覆盖范围较广,形成了比较完整而严密的资助体系,对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日本的教育资助主要针对那些学习勤勉、成绩优异、家庭经济条件差又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奖学金类型大体上分为几种:政府奖学金、地方自治体奖学金、学费减免、民间团体补助、学校奖学金私立大学的学费补助等。日本的奖学金属于借贷性质,它在整个学生资助体系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其规模和影响相当于中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日本的奖学金主要以导师对学生的综合评定为主,导师针对自己的研究经费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定,私立院校一入学就会有一定比例的学费减免,公立学校由于学费比较便宜,奖学金额度相对较少。

英国是一个奖学金层次十分分明的国家。如在英国读公立中学,由于费用便宜,所以很少再提供奖学金;或者读一年制讲授式的硕士学位,拿到奖学金的几率很低,偶尔提供金额也很少;而大学本科的奖学金,不但金额低,而且名额少。不过,在英国读硕博连续及研究生课程,较易申请到奖学金,而英国的私立学校也一般会给学生提供奖学金。

法国的公立院校是免费教育,所以基本不再存在奖助学金。而私立院校则有部分提供不同程度的奖学金,不过一般依专业而定,多针对该国稀缺行业,奖学金的提供方不在学校,而在政府和一些企业。

澳大利亚由于高等教育普遍处于免费状态,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很少,主要提供者是学校,而奖学金也一般提供给就读研究生课程的学生。奖学金的多少视导师是否有项目、资金和需要助手而定,同时还要看申请人的情况,即是否有研究经验或发表相关论文。

三、中外高校奖学金制度对比分析

1.资金来源及取得渠道不同。

在美国,大学校长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向社会获取捐赠,所以学生可以从多渠道申请获得奖学金,如从联邦政府、所在州、学校、公司、社区组织和自治团体,甚至宗教组织。而近年来,美国州更为奖学金项目找到了很多资金来源,包括一般资金、抽奖税收,甚至来自烟草诉讼案的资金。日本支援机构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渠道:政府的财政拨款、财政融资及学生还款。而国内奖学金,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和学校,社会和企业资助相对较少。

2.获得奖助学金学生是否需要提供一定时间的回馈劳动不同。

国外服务性奖学金是一种有偿性资助。它和无偿性资助明显不同的是,它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劳动和时间。它给学生一定数额的现金,并在大多数学院同时亦免收学杂费,但要求其获得者每周要承担12—20小时的辅导教学或研究工作。而在国内,学生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基本上不要承担相应工作。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家庭贫困得到助学金是理所应当的,却完全忽视了应对社会的回馈和感恩。这样情况演化的结果,必然是在贫困学生中难以形成个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助长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而且对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也是一种不良刺激。

3.需求性奖学金和荣誉性奖学金所占比重不同。

奖学金从颁发对象看分为需求性奖学金(贫寒奖学金)和荣誉性奖学金两种。国外高校的需求性奖学金较多,荣誉性奖学金较少。美国的大部分高校中,除了每年有少量的奖学金是给的是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完全不考虑家庭经济情况外,都只有需求性奖学金。而在国内,专门用于奖励学习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各占相当的份额。

4.奖学金发放方式和取得的作用不尽相同。

以日本受教育者利用人员最多的国家经营的“日本育英奖学金”为例。与别的国家的奖学金不同的是,它不是向少数学习优异者提供的奖学金,也不是向学生提供无需偿还的助学金。它是以借贷方式奖贷给那些学业优良且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的。[3]在如中国的许多国家,由于资助是无偿的,政府提供奖学金的收益面相对较小,这样的奖学金制度无法解决教育民主、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正视的问题。而政府给学生提供的助学金使一大部分大学生都在分享资助,助学金失去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沦落为零花钱。而日本育英奖学金以通过向学业优秀,但因经济原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借贷学习费用的方式,实现了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人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

四、对我国现行奖学金制度的启示

1.加强高校与社会、与企业的合作,增加社会和企业对高校教育的支持。

我国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现在又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时期,加之我国贫困生比例相对较高,单靠奖学金和助学金难以支撑起大众化教育体系,也难以解决贫困生的燃眉之急。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区域差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树立多元资助理念,除了政府资助外,社会团体、宗教及慈善事业、高校及私人等应以各种方式介入学生资助事业,形成立体资助格局。一方面,高校可与企业签订协议,高校对应专业定期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建立起完整的企业资助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可采取为高校资助企业免税等政策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帮助高校和社会培养人才。

2.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要参加一定时间的回馈劳动。

为避免学生滋生依赖心理,在发放奖学金与贫困补助等无偿性质的资金时,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把发放同适当回馈劳动结合起来,可在校内、校外、学院、实验室、图书馆、机关等部门为贫困学生设置一些工作岗位,建立专门数据库管理,要求每年获得困难补助金及各类奖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回报社会和学校的回馈劳动后才能拿到经费,[2]让学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形成“交学费是自己的义务”的缴费意识和“学校资助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爱”的感恩意识,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贫寒奖学金与荣誉性奖学金的设立目的有各侧重。

由于学习优秀者与贫困学生并不是一个对应性很高的群体,奖学金不能解决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助学金和贫寒奖学金的资助目的是为贫困生提供困难补助,高校应当尽一切可能增大资助金额和数量;而荣誉性奖学金设立的目的是鼓励学习优异的学生,高校应当从过去的奖励面大而奖金少过渡到面小而奖金多,[2]通过各项资助政策之间关系和份额的调整,使享受不同资助政策的学生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基本相当。各有侧重,奖助学金的奖优助困功能才能得到完整体现。

4.让大学生既成为受资助者,又成为成本分担者。

日本以借贷为主的奖学金制度为我国从“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补充”的资助方式向“少量无偿奖助学金+助学贷款为主的混合资助”的方式的全面转型提供了借鉴。家长与学生、纳税人、大学及企业均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都应当分担教育成本。而对于贫困学生本身来说,借款上学强化了人力资本投资意识,还款压力会转化为奋发学习,将来获得更高收入的动力,因而教育成本分担还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因此,适当降低无偿奖助学金比例,或者减少各种资助形式中的免费部分,增加助学贷款的方式真正体现了成本分担原则,同时也可以增加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奖学金在被获得者获得的同时,获得者为其承担了相应的义务。

5.重视贫困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还有因为生活环境、家庭条件、成长经历等因素所带来的经济以外的各类问题更需要我们关注。环境的反差、素质的反差、贫富的反差,以及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偏差,容易使他们产生盲目自卑、封闭自我、怨天尤人、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物质的匮乏是暂时的,精神的贫困才是可怕的。要经常举办有关学习、交际交往、恋爱、择业方面的讲座,同时在贫困生中树立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并宣传他们自立自强的事迹,帮助他们塑造良好健全的人格品质。针对因贫困而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对他们及时进行心理测试和辅导,给与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坦然面对困难,树立生活信心。[5]

6.完善奖学金评价体系,加强奖学金评定后的教育管理。

每次奖学金评定结束后,总有一些学生耿耿于怀,认为不公平,这与学生自身对公正性理解过于绝对化有关。任何事情,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可能是绝对的,奖学金评定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是利弊共存的。我们有理由要求尽可能公正些,但不能期待得到绝对的公平。因此,要引导学生讲风格、讲大局,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我们还应将奖学金的宣传教育工作与发放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奖学金。新生入学后,我们应认真组织新生学习相关条例,让学生全面了解奖学金评定标准和评比方法,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同时,奖学金评定结束后,应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奖者进行大力宣传。我们在奖学金发放前,应做好奖学金合理使用的宣传工作;发放后,应及时了解学生使用的情况,对不合理使用奖学金的学生要积极引导,而且记录在案,为下一轮奖学金评定提供参考,使奖学金管理贯穿在评定、发放、使用的全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奖学金,更好地用于完成学业。

奖学金制度改革是一个教育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败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它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从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中外奖学金制度理性进行分析,规避原有制度的不合理性与弊端,对我国现行高校奖学金制度进行创新与改革,是我国奖学金制度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德赢.中外奖学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9.2.

[2]伍力,黄权标.中美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J].思考与借鉴,2006.11.

[3]王翠兰.日本育英奖学金政策及其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5.4.

[4]许寒梅.浅析美国大学生资助包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2005.9.

[5]世界各国大学生资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0.

推荐访问:奖学金 启示 中外 高校 制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