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研究生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3-03 10:08:33

摘 要: 当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不断改进。在教学方式日渐多样化的环境下,如何让学生真正从中获得知识,创造出好的设计作品,如何改进研究生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是多年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本文从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对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目标与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讨,最后研究探讨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形式,意在总结出更好的培养艺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和途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专业素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关键词: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一、引言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它是面向公众融入与社会和生活的艺术,将艺术创作与公共场所中的使用要求相互结合,形成现代设计中的“视觉,环境,产品”三位一体的造型。同时,其内容形式特别丰富,包括壁画、雕塑、水景、绿化、公共设施等。由于公共艺术涉及面广,要想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水平,需要涉及许多学科,如建筑、历史、文学、绘画、雕塑等,对于此课程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朝着面宽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形式内容上的改革,在教学中宽知识、厚基础、强技能,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上进行革新,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为培养本专业学生科研、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不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创新和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不可能培养出面向社会的具有高素质能力的设计人才,所以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国内的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技艺轻实践,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对设计技巧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从对高校研究生的教育分析看,除了强调学生的实践教学,还应强调教师自身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在对实践的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思想观念上,应多方面地研究实践教学,做到设计实践与课程理论教学相结合。

另外,要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比如对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更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时代化、国际化,教学成果的公开化,对授课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全力打造公共艺术课程在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打破传统的、单调的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式、授课形式,改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被动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观念和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工作效率。

三、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目标与内容

(一)教学改革目标。

以提高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教学改革的目的,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大胆加以改革,加强在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模式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的实践来完成,对于未来公共艺术的教育,课程的安排也要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1.结合本校地域特点,规划与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针对设计市场的需求,系统的规范设置专业课程,使之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还要结合本地域的实际情况,如结合陶瓷文化、陶瓷元素进行创作设计,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又具有超强竞争力的学生。

2.加强公共艺术理论课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设置。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是时尚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密切结合的设计,它要求设计师除了必备一定的设计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作为后盾。这就要求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加强美学、文学等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上,设计出符合大众心理和融合本地域文化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

3.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突出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大纲及其具体的课程内容都是培养目标的体现,不仅要体现其应用性,更应加强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教学大纲是各种教学的依据,每门课程都应规范化、系统化,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培养目标。

四、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设计实践的教学是立足于市场公众需求,培养实践者从事创造性思维的设计活动,它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检验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由于设计的技能性特点,要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消化和吸收。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以及对公共艺术设施在其区域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课程体制设置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模拟课外实践教学,包括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实际项目进行介绍、分析和设计等教学内容。

第二,专业课程采用双方客户案例进行教学,在分析案例的时候,结合将要进行的项目阐述设计的一般流程、规律和方法。

第三,在课程设置中,要实地进行考察勘测,熟悉设计地域的环境情况、文化特色,熟知设计的制作流程,对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并制作效果图等。

第四,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条件,要鼓励教师制作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式

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一定要营造一个与市场相联系的教学氛围,将教学与设计市场需求相结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了解市场、分析市场,使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设计理念,使学生所设计的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市场检验设计效果,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形式上进行改革。

(一)建立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实行导师负责制。现在研究生教学也普遍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工作室以个体实际案例教学,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又要注重教学的实践。它是综合化的教学模式,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为设计的成功打下基础,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也有一定的压力,这也促进教师加强自身专业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增强教学的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使教师更加专注深入地研究本领域的课题,使教学与课题研究结合在一起。最后它还更好地把课堂与实践融为一体,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总的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外实践给学生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提供了实践的场地,并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检验在校的学习。实践是创新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面对具体问题,并解决和分析问题,从而使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设计理念都有所提高。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接近社会,了解市场需求。在建设教学基地时,我们应该与当地的设计产业紧密联系起来,为当地经济发展、设计进步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培养出应用型设计人才,可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选择不同的教学点。

(三)加强师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综合化的教育模式除了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教师素质的综合提高。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具备多学科和跨专业的知识。尤其是在设计实践方面,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就造成了对设计实际问题的解决,导致在对学生作品指导时没有从实际应用方面评价,而只停留在审美层次上,缺乏对市场定位的考虑使得设计方案在实施上造成偏差。

公共艺术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作品设计受到材料、工艺等客观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如果教师不走在设计实践的一线,就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滞后感。所以,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也需要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样也需要在设计实践中获得。

六、结语

通过教学,我们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创作,更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增加人们的公共参与性。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它赋予生命和语言,传递给世人心灵的共鸣和愉悦。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思考,总结出更好的培养艺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和途径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专业素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指导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君.论设计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2006.1.

[2]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北京:三联书店,2002.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

本文系2011年度景德镇陶瓷学院首届校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阶段性成果。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 研究生 课程 研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