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大学生精神成长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3-04 10:25:41

[摘 要] 近些年来,高校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学生精神成长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现如今,信息技术在高校中广泛运用,该技术具备多项显著优势,因此也逐渐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使用。本文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进行介绍,再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对策,旨在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与人格。

[关键词] 大学生;精神成长;心理健康;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5-0048-02

一 大学生精神成长中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已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在大学生精神成长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因此两者融合十分有必要。

(一)可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当前不少大学生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预防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如何,与大学生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关联。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可将声音、画面以及文字等都结合起来,并将许多不同类型的场景以及实例集成起来,且不受到时空的限制,可构建各式各样与学生需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育场景,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

(二)可提供隐私性较强的咨询平台

每一个个体都具备自我保护的天性,学生由于害怕自己的自尊心以及隐私会遭受伤害,因此在碰到问题时,通常不愿意告知他人,有的直接闷在心里,有些则通过不良的方式来发泄,有时候虽然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帮助,但是学生也不会完全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受到影响,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也十分不利。信息技术发展之后,各式各样的网络聊天工具应运而生,学生可在个人信息不被暴露的情况之下与心理健康教育者直接沟通。学生可自由地将自己的心声说出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获得相應的心理健康咨询。

(三)可提供海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来展开相应的教育活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尽管高校一般开设有心理辅导室、心理信箱或心理热线,不过所能容纳的学生数量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心理咨询资料,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寻找相关的心理教育资源,从而在行为与认知方面做出改变。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来寻找相应的教育资源。

二 大学生精神成长中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对策

信息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工具,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融合于教育资源整合、环境营造、平台搭建以及管理评价等环节之中,具体如下。

(一)借助信息技术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首先,将信息技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展现载体。制作各式各样相关的教育课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辅助工具,从而来提高教育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之中的互联网搜索功能十分强大,只要输入关键字轻轻一点,就能够获得各种类型的资料,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相关的教育资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这一功能,并对关键词进行合理筛选,选择与教育目标相符合的资料来呈现给学生,从而确保大学生的精神能够健康成长。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将传统的心理教育与互联网有效融合,并将辅导课堂延伸至网络。比方说部分学生担心自己所咨询的问题会被公开,甚至不想让被咨询的教师知道自己的个人情况,因此他们比较愿意选择的形式来沟通,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直接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匿名交流。因此,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相应的教育平台,具体包括:①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邮箱,学生可直接发邮件至指定邮箱,教师收到邮件后及时回复学生;②开通微信公众号,学生可在公众号上与教师进行沟通,另外教师也可以整理一些学生精神成长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发布关于这些心理问题的知识,供学生查看学习;③开设QQ专线辅导,学生可直接添加专线QQ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沟通,在线上袒露自己的心声。

(三)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许多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并不全面,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利用学校公共的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通过电脑技术设计出相应的宣传资料,借助远程教育来实施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教育知识。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比如关于人际交往的主体,让学生自行在互联网上找寻相应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精神成长的经历,写下自己对人际交往的看法,然后发送给教师,教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帅选和整理之后,制作成相关的学习资料,让所有学生都共同学习。

(四)借助信息技术评价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可了解到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及大学生们的心理发展情况,也为后期的教育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以往评价一般是通过人工统计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工作量比较繁重,且经常会出现人为失误。采用现代化的心理测量统计软件,比方说SPSS或自制统计软件,可提升工作的效率,也能提高统计的准确性。

此外,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起来,也对后期的心理教育工作开展十分有利。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主要是指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以及学生心理发展档案进行管理。计算机可存储大量的资料,且查找功能强大,十分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具体可使用下述2种方式:①开设专门的学生心理档案专栏,对学生精神成长发展的数据、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将电子学籍与电子心理档案统一起来;②制作专项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软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软件功能进行设计,以此来解决心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三 结束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接班人,高校作为大学生培育的重要基地,必须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不过同时教师应提升自己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加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与抵抗力,从而将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芳, 张守臣, 姜永志,等. 大学生无聊倾向冲动性与手机成瘾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11):1658-1660.

[2]杨坤.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研究[M]. 北京:九洲出版社,2017.

[3]赵建芳, 张守臣, 杜雨来,等. 大学生感觉寻求领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6):876-878.

[4]张锲石,张军.网络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创新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02).

[5]赵建芳, 张守臣, 孟庆新,等.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尴尬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24(4):710-713.

[6]杨坤,刘勇.中学生敌意愤怒在羞耻倾向和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6(6):879-881, 884.

[7]赵嘉路,贾晓明.即时网络心理咨询的过程-效果模型初探:对来访者的定性研究[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8]赵建芳, 张守臣, 刘勇,等.多维状态无聊量表在中国和加拿大大学生中的因素等值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24(3):464-469.

(责任编辑:张宏玉)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精神 成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