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3-05 10:12:59

【摘要】大学生处于性活跃年龄,无保护性行为频繁,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知晓率,对预防感染艾滋病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依据近年来国内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为我国开展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

【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

【Abstract】The undergraduates who are sexual active and have frequent unprotected sexual behaviors are of high risk of AIDS infection. Therefore, related health education of AI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event undergraduates from AIDS infection.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among undergraduates, to provide theoretic basis for the undergraduate health education of AIDS.

【Key words】Undergraduates; AIDS; Health education; Overview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志码】A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致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已经在全球广泛流行和传播。截止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名AIDS感染者 [1],每年至少5万新的HIV感染病例[23]。截至2011年底,中国估计存活HIV/AIDS 78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3]。在我国AIDS已经从特殊人群转向一般人群中传播,性传播途径已经成为感染AIDS的主要途径。青年大学生平均年龄18~24岁,正处于性成熟期,性行为比较活跃,但思想尚不成熟,自制力和约束力较差,艾滋病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低,容易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存在感染AIDS的高危因素。目前,行为干预是预防AIDS最有效的“疫苗”,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抑制AIDS最有效的手段。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新HIV感染者中年龄15~24岁约占一半[4]。所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等活动,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预防艾滋病显得格外必要和重要。

1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

近十几年来中国借鉴国外成功的青少年教育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多种方式共同开展的模式。近年来教育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能促进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正确态度和技能的形成[5]。目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基本概念、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性知识等)、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健康行为习惯。健康教育的结构维度是艾滋病与日常生活、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艾滋病的主要特征、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对艾滋病的防范、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行为、学校应采取的措施、怀疑患病后应采取的措施和危险人群中艾滋病的预防[6]。

健康教育前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有了基本的认识,但不全面,不系统。对与他人共用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与艾滋病感染者就餐、蚊虫叮咬等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不高。甚至学生面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时,不知如何正确避免艾滋病感染[7]。目前健康教育的内容以艾滋病病原学、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为重点,但是在反歧视、防治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指导理论较单一,缺乏反复的强化教育,从而使得远期效果欠理想,健康教育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8]。

2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

21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及专题讲座

开设选修课和举办专题讲座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在部分医科院校,已经把《艾滋病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范畴。教育部要求高校应利用健康教育课(包括必修课或选修课)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向学生宣传我国艾滋病发展的最新情况及流行趋势,重点讲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临床症状与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相关生活技能,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9]。高校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是一种操作性强而成本又低且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能系统全面的学习和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提高艾滋病知晓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2制作宣传展板和发放艾滋病宣传材料

制作宣传展板和发放艾滋病宣传材料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不仅用于高校,还可以用于大众人群。把艾滋病的相关防治知识以小手册、折页等形式表现出来,简明扼要,携带方便,但是知识量有限,受众学习的艾滋病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有研究显示,以参与者为原型和采用参与者自己的语言而设计制作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更真实生动,易取得较好效果,得到了大学生们的广泛认同[10]。

23电影动画

通过观看以艾滋病防治为题材的电影或者动画,尤其是结合某位感染者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或者动画,会有现身说法的感受,会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电影是许多大学生主要的消遣方式,电影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用电影课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能加深教育的深度,电影课的开展,能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以及艾滋病人,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把大学生引入艾滋病人的生活情境之中[11]。

24同伴教育

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有共同语言的人们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和过程就是同伴教育。首先选择具有较好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学生作为同伴教育骨干。先由专家培训同伴教育骨干,然后同伴教育者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和学习,使整个大学生人群都提高艾滋病知晓率,正确对待艾滋病和病人。同伴教育是大专院校值得推广的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转变对待HIV/AIDS态度和行为的有效干预方式[12]。通过这种参与式的同伴学习,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对艾滋病的态度明显改变[13]。

25“高校-社会”健康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培训大学生并走向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各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改变其对艾滋病的态度与行为,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同时提高了高校大学生这一艾滋病易感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14]。该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首先要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正常的教学工作及素质教育中,并积极组织大学生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地。同时,充分利用节假日深入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26构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平台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平台的建立是从区域的角度,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健康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科优势和带头作用,充分调动高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在高校及区域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最终达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目的[15]。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平台的建立和利用有赖于加强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各部门职能,统一培训志愿者,建立健康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组织高校大学生深入社会,广泛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3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通过这几年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不断探索,我国取得了一些初步教育结果。张澜等[16]通过对北京大学生发放艾滋病健康教育手册、制作展板展览、请性医学专家进行现场讲座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表现、艾滋病感染相关的危险行为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等方面知识均有提高。赵二江等[17]研究显示,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对提高我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性行为和性观念有较好的效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艾滋病是否由性传播”、“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能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和“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正向态度率,分别提高了6%、22%、12%。梁立超等[18]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后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均较健康教育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417%~470%),同时也改变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进而遏制艾滋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尤其是参与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基础知识水平效果明显[19]。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健康教育效果也比较明显。王朝才等[20]对青海藏族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歧视态度显著下降,对婚前性行为认可率显著下降(P<001),同时支持安全性行为者提高了395%。

综上所述,鉴于目前大学生人群中性行为现状和艾滋病在该人群中流行的形式,迫切需要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及专题讲座,制作宣传展板和发放艾滋病宣传材料、观看以艾滋病防治为题材的电影动画、同伴教育、构建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平台等多途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方式,可明显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同时也改变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进而遏制艾滋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本研究报告为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大学生禁毒防艾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学术研修成果。)

参考文献

[1]UNAIDS.2011 UNAIDS World AIDS Day report[EB/OL].http://,2012-1-1.

[2]Moore RD. Epidemiology of HIV in 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mplications for linkage to care.Clin Infect Dis,2011,52(2):208-2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1-5

[4]UNAIDS/WHO·AIDS Epidemic Update.2006.

[5]方寄惠.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6):437-439.

[6]张澜,姚云云,朱洵,等.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构维度研究.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1):33-35.

[7]周娓,龚静,吴一峰.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及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236-1238.

[8]谈学灵,陈彬.我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91-93.

[9]贺素磊,韩玲,汪宗芳,等.我国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及模式探讨.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1):102-103.

[10]王翠侠,张强,王月霞,等.参与式方法在制作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材料中的作用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12,28(8):688-690.

[11]何青青,陈璐,魏梦晓,等.电影课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模式实践.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124-125.

[12]李小波,李娟,罗江洪,等.“同伴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5):731-732.

[13]凌洪习.在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和相关措施.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6):466-468.

[14]郭振友,李胜联,谭盛葵,等.“高校-社会”艾滋病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卫生软科学,2012,26(3):192-195.

[15]郭振友,李胜联,谭盛葵,等.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平台的探索与构建.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5):570-571.

[16]张澜,姚云云,朱洵,等.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性科学,2008,17(5):29-31.

[17]赵二江,崔丹,梁淑英,等.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05-4109.

[18]梁立超,吕维香.某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校医,2011,25(3):185-187.

[19]陈义海.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09,26(9):1046-1047.

[20]王朝才,梁军,马永成,等.青海藏族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068-1070.

(收稿日期:2014-05-12)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 艾滋病 大学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