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我国与伊斯兰国家文明交往障碍的消除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4-02 10:11:06

【摘 要】 本文立足于“文明冲突论”与“文明交往论”之间的不同认识,分析了我国与伊斯兰国家文明交往之间存在的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加深对伊斯兰国家文化的了解;加强与伊斯兰国家的民间交往;理性看待西方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评价。

【关键词】 中国;伊斯兰国家;文明冲突;文明交往;障碍消除

一、“文明冲突论”与“文明交往论”

塞缪尔·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从发表至今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的几年中,人们的认同和那些认同的标志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线被重构。”[1]也就是说,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冲突将在隶属于不同文明类型的国家及地区集团之间展开。所以,他认为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方式是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因此,他极力吹捧西方文明,以建立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新世界秩序。

国内著名学者彭树智先生的文明交往理论,指出人类文明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不断的交往而焕发生命力。但是他认为,人类基本的交往形式是暴力与和平,虽然暴力交往在近代频繁的发生。“文明交往的任务是消灭暴力交往的根源,把和平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历史交往引向法制秩序和道德规范的轨道上来。”[2]文明交往是一个由初级向高级,野蛮向文明进化的过程。而人类通过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也是对自己文明的自尊和对异己文明的尊重。

彭树智先生在全面审视人类历史总进程的基础上,认为文明交往论是适宜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论,而文明冲突论只是文明交往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即使是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冲突,它的背后也预示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更深的融合。不同文明的共存、共处和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正是文明交往论所倡导的,是中国与伊斯兰国家文明交往的重要前提。

二、障碍存在的原因及其分析

1、文化传统的差异

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文明的形成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人们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也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形成了以农耕经济和家族社会为基础的儒家文明,关注现实生活,主张“人定胜天”,追求“仁义礼智信”。而伊斯兰国家形成了以商贸、游牧经济和部落社会为基础的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明的核心就是宗教信仰,一切因素都与宗教有着直接而必然的联系,伊斯兰教注重的是顺从真主,关注后世生活,认为今世的努力,是归顺安拉的唯一机会,是为后世的最终幸福而做准备。

每个文明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符号标志。不同的文明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不尽相同。而同样的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可能有所偏差。绿色在中国往往代表的是地位卑微者。而在伊斯兰文明中绿色广受推崇,包括一些伊斯兰国家的国旗都是以绿色为基色。星星和新月这种有浓重伊斯兰教色彩的符号标志,也受到许多伊斯兰国家的偏爱。

在日常的交往行为方式上,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在饮食方面、礼仪方面、服饰方面、风俗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对于中国人来说,酒和肉是款待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食物。但是吃猪肉、赌博、饮酒在伊斯兰教是彻底禁戒的事物。

2、官方交往与民间交往发展不平衡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国家外交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代国家交往的主体和形式呈多元化趋势发展,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也成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也在与伊斯兰国家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亚洲基礎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中国与部分伊斯兰国家就安全问题的讨论;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期间,中国与土耳其和沙特就全球经济、金融方面的发展展开交流等。但就民间交往方面,中国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交流并不频繁,相对于欧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说依然需要加强和提高,企业、民间组织、宗教团体和高校等都未能在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中发挥应有的支撑和配合作用。

3、西方媒体的误导

二战以后,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变革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政治角色,具体表现为西方国家利益的维护者、西方国家形象的塑造者、西方民主价值的推销者、西方外交政策的影响者和西方霸权政治的支持者。[3]因此对于伊斯兰国家的报道多是从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特别是在9·11事件爆发之后,西方主流报纸对于伊斯兰世界的报道明显增多。报道的内容也多集中在政治和宗教方面,战争、贫穷、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这些词汇常常出现在这些报道中。而我国,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对于伊斯兰国家的报道难免会受到西方媒体的影响,对伊斯兰国家产生根深蒂固的恐怖认知。落后、野蛮、战争等这些成为我国人民对于伊斯兰国家的印象。

三、中国与伊斯兰国家文明交往障碍消除的途径

1、加深对伊斯兰国家文化的了解

伊斯兰国家是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国家,在与伊斯兰国家交流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宗教问题。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些带有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色彩的教派传入我国,威胁到我国边疆的稳定。不仅如此,伊斯兰国家也深受其害。处理好与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的关系在我国民族宗教问题中显得尤为迫切。对伊斯兰国家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民族宗教问题,更有利于加深与伊斯兰国家的交往。伊斯兰国家通过设立研究中心,宣传真正的伊斯兰教义,提高伊斯兰教的声誉,对于维护伊斯兰世界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中国通过与伊斯兰国家开发新的合作项目,相互举办文化年、学术论坛、伊斯兰文化展览会等,让中国更多的了解伊斯兰国家的文化。

2、加强与伊斯兰国家的民间交往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政府、官方之间的交往,应该要积极发挥企业、民间组织、宗教团体和高校的作用,开展有关于学术交流会、经济贸易往来,旅游活动等各方面的文明交往,进一步了解伊斯兰国家。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把握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契机,与沿线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和地区开展积极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感情,夯实我国与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有重要意义。在用文化软实力助力经贸合作的同时,也要用经贸合作来带动文化的交流。

3、理性看待西方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评价

西方主流媒体不仅仅对西方社会有巨大影响力,对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中国的涉外报道中,中国的媒体会对西方媒体的报道进行参照,往往就会失去客观的标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理性的去对待西方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评价。首先,要正确认识西方媒体强大的影响力,了解西方媒体的价值观,在涉外报道中,解除对西方媒体的依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事实本身。其次,伊斯兰国家的派驻记者,应该要加强对于人类学、宗教学等方面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去了解伊斯兰国家,使我们的报道更加客观公正。能够让人们真正了解不被西方媒体渲染的伊斯兰国家。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必须充分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向世界表达自己的态度与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传播中华文化,也更进一步了解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四、结语

彭树智先生的文明交往论对于我国与伊斯兰国家的交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自身文明尊重、对异己文明欣赏的前提下,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契机,通过双方的努力,促使国家间的文明交往,真正的实现人与人、国与国的和谐相处、互助共赢。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2] 彭树智.文明交往论[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金强.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河北:河北大学,博士,2016.

[4] 杨桂萍.伊斯兰教与儒家文化和谐与共的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7(2).

[5] 马保东.不断发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伊斯兰国家的合作[J].新西部,2016(24).

【作者简介】

任 铮,女,汉族,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韩秀兰,女,汉族,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推荐访问:伊斯兰 消除 障碍 交往 我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