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为了海岛的宁静与蔚蓝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3-06-19 14:20:28

结实的渔船、黝黑的渔民、嬉戏的孩子、陈旧的灯塔、蔚蓝色的海水、金色的波光、幽幽的竹筏、绯红的晚霞、纯朴的表情,还有追着浪花飞翔的海鸥……夕阳下,在这里你经常可以看到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宁静温馨的渔歌唱晚图。

南澳,位于粤、闽、台三省海面交叉点,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37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所组成,主岛面积128.35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风景区,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汕头澄海(南澳)海事处正驻守在此。在这个120多公里的小岛上,海事执法人员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因其风雨无阻的坚守,与海岛结下了不解情缘。

化解商船、渔船避碰难题

作为广东省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县的南澳岛年均气温21℃~22℃,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渔场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有鱼、虾、贝、藻类等海洋生物1300多个品种,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云澳镇是岛上主要的渔港之一,捕鱼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几乎惟一的途径。近年来,云澳渔港由国家、地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千多万元,建设港区总面积达到46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渔船1500艘,不仅能满足南澳县渔船的停泊,而且可以为粤东、闽南、台湾等地渔船提供停泊和后勤补给等服务,是粤东沿海目前最大的渔港。

作为重要的渔区,南澳水域常年有大量的渔船活动,而该水域又是国内南北航线商船的必经之地,船舶交通流大,特别在渔汛期间,大量渔船集中出海捕鱼,渔船的航行路线往往“逐鱼而定”,一旦成群结队出海或者返港,经常与商船航线形成交叉态势,在小范围内形成了船舶密集区,增加了商船避让的难度,很容易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汕头海事局澄海(南澳)处执法大队队长黄晓彬说:“在商渔船碰撞事故当中,渔业船舶明显处于劣势地位。但分析事故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渔民安全意识淡薄,在航道密集水域从事捕捞作业、作业当中疏于瞭望、航行避让和紧急避险能力差等原因而引发。因此,加强对渔民的教育和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为了提高渔民的防碰意识,增强其对水上避碰知识的了解,汕头海事局联合当地渔政、村委等部门,开展了“送安全知识进海岛”、“送法到船头”等一系列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海事执法人员进渔村、登渔船,向渔民面对面讲授商船航行习惯航线、航行避碰、海上遇险救助、水上交通法律法规等海上安全和法律知识,使广大渔民了解和熟悉商船航行的规则以及发生碰撞事故或险情后如何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虽然在安全警示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海事执法人员在辖区水域巡查的时候,还是经常发现有一些渔船不遵守相关规定,冒险在航道上捕鱼的现象。在能见度不高的雾天或者是晚上,大货船看不见占道捕鱼的小渔船,而渔船一旦开网,也很难对商船进行有效避让;有的渔船在航道周边捕鱼,其所撒的网往往有50-60平方米,货船撞到网上也会将渔船掀翻;有时大货船为了避让小渔船,相互之间也会发生撞船事故。在黄晓彬看来,一手要抓教育,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一手还得讲法律,对违法行为要严格执法,一手软一手硬,才能减少商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现行的海事法律法规缺乏对此类碍航渔船的处罚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对碍航渔船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在平时巡航执法过程中遇到占用航道捕鱼的现象,我们常常采取口头警告教育、现场驱离碍航渔船、清除碍航渔属具等措施,尽量争取渔民的理解和支持。”黄晓彬说。在管理过程中,有时候也会遇到渔民不配合、不理解的行为,有的渔民采取“你追我躲,你走我来”的策略,跟海事人员玩“躲猫猫”,有的甚至对海事人员恶语相向。海事人员遇到这种情况时还是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向渔民阐明占道捕鱼的危害和对自身安全的影响,争取渔民的理解与支持。

一切为了船舶的安全

“强台风“泰利”即将登陆,请在港船舶加强防范。”

“热带风暴“启德”来了,请船舶尽快进港避风!”

在这些紧急呼叫的背后,到处可见海事人员冲锋在防台一线,焦急忙碌的身影。

汕头市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秋季节都会受到台风的频繁“骚扰”,南澳作为一个海岛县,更是海事部门防台工作的重点。

随着南澳大桥以及汕头东海岸新城等几个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澄海(南澳)辖区水域施工船遍地开花,如何做好施工船舶的防台工作,成为摆在海事部门面前的难题。为此汕头海事局建立了施工船舶档案,实行“一船一档”,做到对辖区施工船“底数清、情况明”。针对施工单位、施工船舶对辖区水域情况、特点不熟悉的情况,汕头海事局还举办防台培训班,介绍汕头辖区水域特点、防台锚地情况、防台安全知识等,提高相关人员的防台意识。在台风来临前,海事部门总是第一时间将极端气象信息通知到各施工单位及船舶,要求其提前做好各种防台避风准备。

“不同类型的船舶在督促其落实防台措施的时候我们采取不同的办法”,澄海(南澳)海事处副处长林少锐介绍说。“对于施工船舶,我们要求其在台风来临前停止作业,提前到避风锚地防台避风;对于长期停航船舶,我们重点检查其人员值班是否到位,确保船舶动力装置切实可用,防止台风期间走锚;对于危险品船舶,我们要求其合理安排进港计划,告知最新台风动态,建议其在受台风影响期间不要安排船舶进港。”

每到台风来临前,在渔业主管部门发出防台指令时,总有极个别渔民根据“抢风头”捕捞效益高的特点,冒着生命危险,想在台风影响时多捕几网鱼;更有极个别渔船因违反伏季休渔制度,害怕主管部门检查而不敢进入港内避风,却谎报已进港避风。在督促商船、施工船等管辖范围内的船舶防台的同时,海事部门遇到没有及时进港避风的渔船,也“顺带”做好渔船的防台工作。

“你们等会儿前往避风港时要注意安全,船上救生设备、救生筏要先检查—下。风浪比较大,开船过程中船上人员尽量不要呆在甲板上。”海事人员除了提醒货船船主,还常常登渔船、上渔排、进渔村、到海岛,帮助渔船民检查救生设备、救生筏、固定渔船、加固渔排。

海事执法人员袁秋和至今还记得2006年台风珍珠正面袭击南澳时的情景,当时停靠在渔港避风的数十艘渔船被肆虐的台风全部刮倒,在十几米高的风浪中相互撞击,数十艘渔船被集体“肢解”,面对一夜之间发生在眼前的惨状,不少渔民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纷纷蹲在沙滩上号啕大哭,部分渔民还试图从满是油污的破损渔船上弄点什么出来,整个场面惨不忍睹。“渔船是渔民的生命,特别是大马力拖网渔船,一条就要数十万元人民币,一条渔船可以说是渔民最重要的资产和家当。”袁秋和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海事人的心是刺痛的,更感到肩上承担的船舶防台工作的重任。”

在督促防台过程中,也有部分渔民不听劝告,心存侥幸心理,认为提前进港是小题大做,不积极配合海事人员的工作。“遭受几句怨言,甚至挨几句骂,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防台工作能做到位,渔民能够安全出航返航,我们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袁秋和说。

海岛蔚蓝的守护者

作为一个旅游县,国家首个4A级海岛旅游区,南澳有着蔚蓝色的海域。海洋的防污染,是海事部门重要的职责之一。然而,海洋的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一个部门的努力很难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采取走出去的策略,主动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合作”,汕头海事局局长李忠华说。今年七月,为了加强对海上船舶安全管理的协调和合作,汕头海事局与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签订了《关于海上船舶安全管理合作协议》,建立了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合作机制。对涉及船舶污染事故,双方将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渔业、养殖业的保护,共同协助调查污染事故损失,共同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危害。

为了限制和减少船舶油类污染物的排放,保护辖区水域环境,根据交通部海事局《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海事人员还常常需要对船舶的排污设备进行了铅封。

“每到炎炎烈夏日,是铅封作业最辛苦的时候。”澄海(南澳)海事处麦得发说。夏日的骄阳肆无忌惮地施展着它的威力,汕头的室外最高温度达到了40度以上,机舱的温度更是达到50多度的高温。海事人戏称铅封作业为“蒸桑拿”,而这一“蒸”往往就是一两个小时。不一会儿海事人员的衣服就全部湿透,汗水顺着额头流到眼睛里,他们用袖子把汗水擦一擦,接着在震耳欲聋的机舱进行仔细地检查:“图纸与机舱管系是否一致”、“相关管系中是否有油污水存在”、“拟铅封阀门是否已经完全关闭”……,仔细地一项一项进行核对检查无误后,执法人员才对船舶排污设备实施铅封。

海事部门还特别注意对到港油船的防污检查。“船舶的防污证书和防污文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证书和文书上所列设备是否与本船相符,防污设备是否正常可用,机舱是否清洁……这些都是我们经常检查的内容。”汕头海事局监管二处谢郁林说。执法人员还经常登轮检查船舶的《油类记录簿》及《垃圾记录簿》,及时跟踪船上油污水及垃圾去向,防止船舶违章排污。

除了商船的防污染工作,渔船也是海洋清洁的一大杀手。随着南澳县海洋渔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涉渔船舶数量及有关作业活动明显增加,污染源趋于多样性,给海岛海洋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海事部门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等契机,开辟宣传栏、编辑板报、张贴标语、发放资料、举办讲座、组织咨询、进行广播宣传、送法到船……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使渔民自觉配齐船舶防污染设备,加强渔船日常管理,按规范做好船舶防污染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船舶防污染的广泛宣传,努力提高船员的环保意识。

泉眼无声惜细流,不用浮名绊此生。让航运更安全、让海洋更清洁、让运输更便利,作为一种监管理念,作为一种服务态度,作为一份庄严承诺,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海事人心中。他们将使命镌刻在岛上的每一块礁石,将承诺融入海上的每一朵浪花,用敬业和奉献默默地在偏远的海岛上守护着这一片海域的宁静与蔚蓝。

推荐访问:海岛 蔚蓝 宁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