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1995~2005我国社会发展的描述性分析

入团申请书 时间:2022-04-06 10:10:46

摘要:社会测评分析是加强社会发展宏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积极的社会发展评价,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的状态以及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九五”、“十五”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对这一阶段社会发展进行系统考察,总结其中的得与失,能够为“十一五”期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借鉴。本文通过设计的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995~2005我国社会发展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并据此形成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测评体系; 社会统计; 社会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K0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终极成果。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一段时期里过多关注经济增长,总以为只要经济保持着发展,其他社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没有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社会进步”。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完全协调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并且一些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社会问题甚至更为突出,比如:居高不下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生产安全和公共秩序,社会保障不到位体系不完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过大,收入分配不公,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等。这些方面的问题不得到解决,有可能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如此,政府提出要实行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995~2005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和逐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十多年中,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究竟如何,哪些因素制约着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是按照什么样的逻辑线路不断进行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

社会发展评价是个传统的话题,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指标运动。1966年美国社会统计学家R.鲍尔出版了《社会指标》,此后,建立在社会指标基础上的社会测量与评价便迅速开展起来,A.英格尔斯提出了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人口比重、成人识字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在内的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埃斯蒂思提出了由36个指标组成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框架,D.莫里斯采用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和一岁估计预期寿命三项指标反映生活质量,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提出了用就业率、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计算ASHA指标。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用人类发展指数(HDI)反映社会发展的状况,该指数最初由三项指标构成,即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后来又增补了平均受教育年限、基尼系数等指标。

在我国,组织层面的社会发展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社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早在1983年国家统计局着手组织力量制定了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共15大类1100多个指标。1984年国家科委与上海市科委等单位合作,建立了由1000多个指标组成的社会指标体系。在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较有影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朱庆芳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科基金“七五”重点课题。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现实,纷纷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一些具有实质性的成果。

二、分析体系设计

社会发展测评从总体上看有两大问题需要着力加以解决,一是评价体系设计,二是综合评价方法。其中评价体系设计又是重中之重,因为构成评价体系的指标是社会发展评价的信息载体,关系到评价分析的目的、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在设置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怎样体现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比如: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谐社会发展理论;共同与一致的分类,这是评价指标设计中的一项基本要求,通过前后一致的分类办法,可以使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实现相互协调和配合,同时也便于梳理指标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本文中我们大致按照社会发展的表现,分别设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块,即人口变动与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生活质量,社会生活保障,社会秩序与安全,以及社会发展的潜力等;先验方法与后验方法的结合应用,单项指标的反映功能十分有限,只能用于说明和考察客观现象某一方面的情况,要想得到全面、客观、系统的分析目的,就需要使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指标构成指标体系,可是一味地进行指标罗列,就可能会造成反映信息重叠,增加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成本,所有这些表明在事先确定的指标集中,需要结合实际统计数据重新进行指标的筛选。

为尽可能实现上述考虑,我们在具体设计社会发展测量指标体系的时候,注意遵守这么几项原则:(1)目的性原则:建立与完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必须紧扣研究目的——全面描述社会发展状况,从全局上考虑指标之间的关系;(2)科学性原则:建立社会发展分析体系需要依据社会发展的科学原理,密切联系实际确定各项指标;(3)一体化原则:社会发展与社会事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在设计社会发展分析体系时,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兼顾反映社会事业方面的活动状况;(4)导向性原则:构建的社会发展分析体系,一是为加强社会发展管理和调控服务,二是为规范和引导社会活动的行为,积极发挥社会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上述的思考,本文采用的社会发展分析框架如下:

三、分析原理及实证结果

对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综合时,原则上讲不能把各项指标单独割裂开来处理,由于指标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联系,为此就要求一方面要提取每个评价因素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能体现指标在空间变化中的相对地位。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数据处理时,要进行一次性整体变换。

按照这样的思路,对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处理,得到表二的结果: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在1995~2001年人口变动及其素质表现相差不大,而且一直保持比较平缓的变化,从2002之后尤其是2003~2005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1995~2005的十年间,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始终处于快速上升的势头,社会结构变迁只是在2005年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动。十多年间,社会发展的社会生活质量方面的表现接近于指数性质的增长,动态变化非常快。社会生活保障和社会秩序与安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尤其是社会生活保障,其评价的综合值下降很大。生活发展潜力的积累,虽然比不上人口变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但自身呈现出缓慢的改善。

社会发展各模块的评价值动态变化曲线如图一:

通过对各模块构成要素的影响效应筛选,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每万人在校大学人数对人口变动与素质改善起着正影响效应,而性别比的变化则起着相反的影响。在社会结构变迁中,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住房业的发展和政府对物价水平的有力控制,对改善和提高居民社会生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传染病发病情况,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社会生活质量。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相对贫困人口的增加和失业情况,是影响社会生活保障的主要因素。具体结果,由表三给出:

为实现社会发展各模块相互之间的比较,以便于了解社会发展评价各模块历年的相对变化水平,我们对评价体系做整体分析,得到每个模块的相对得分:

由表四,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从联系相对性角度看,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质量、社会结构变迁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比较大,特别是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质量的改进效果最大,其次是社会结构变迁,而社会秩序与安全、社会生活保障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对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起着一定的干扰。

四、基本结论与建议

我国已进入“十一五”规划建设,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数据分析的事实已经表明,在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仍然要高度重视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一个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在常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要把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放到社会发展上,按照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制订经济发展政策,从而顺利达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繁荣与进步。

城市化是个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通过城市化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运作空间。前面的分析表明,在我国社会结构演变中城市化是较大的一个影响因素。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比较快,但总体水平尚低于世界的平均数。因此,在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适当地规划城市化进程是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城市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推动城市化进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统筹兼顾国家发展战略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有水平,要把城市化与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协调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充分考虑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城市基础设施接纳条件。

经过测算,自2000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几乎逐年上升,2005年已经逼近0.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且还有迹象显示,高收入者收入增长快于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使一部分人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也最终影响到社会生活质量改善的进度。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应该花大力气扭转贫富差距过大和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理顺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和积极有效的手段,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遏制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信念不动摇,继续开展社会减贫工程并常抓不懈,实现社会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

在社会发展中经济是重心,但绝对少不了其他社会事业的协调和共进。文化教育、科学普及、公共卫生、社会治安、交通设施与安全、生活环境整治、居住与生活服务等这些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许多方面,大多都带有一定成分甚至是很强程度的公益性,断难简单地付之以市场化了事。为此,政府要确保施政及时到位,既要注意解决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缺口,同时又要注意调节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结构不对称。

参考文献:

1、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郑杭生等,社会指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UNESASO,许成钢等译,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4、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

5、李天敏,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J],湖北社会科学,2004.9。

6、佟德庆,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统计与信息论坛[J],2003.3,第5-7 页。

7、施祖辉,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J],1997.9,第3-7 页。

8、任建智,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指标体系,生产力研究[J],2004.5,第84-85页。

9、刘曙光,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理论的深化,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J],2005.6,第80-84 页。

10、周海春,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研究参考[J],2003.16,第24-35页。

11、王文博,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J],2006.21,第26-30页。

(责任编辑焦德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社会发展 描述 我国 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