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学会幽默,笑对人生

自我鉴定 时间:2023-07-11 08:40:06

谁不喜欢生活中多一些开心和欢笑?它是咖啡里加的糖,是锦上添的花,甚至是雪中送的炭。

生活中处处有可笑之事和可笑之人,但将生活中的幽默变成文字上的幽默,除了要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乐观的心态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化平凡为神奇,将这些欢乐的素材变成幽默的文字,让生活中或荒诞或滑稽的种子发芽,开出欢笑的花朵,结出让人愉悦的果实。

让人发笑的事和人有很多,但能令人感觉幽默的一定是不协调、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事件,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幽默,用误会、反差、巧合、双关、曲解、夸张、想象、反语、比拟、对比、讽刺等等各种写作和修辞手法将这种不协调、不合理的事件揭示、放大,从而产生喜剧效果。

首先来看看著名作家老舍的文章,老舍是语言大师,更是当之无愧的幽默大师。因为幽默艺术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老舍先生凭借观察力攫取到的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通过精妙奇特的描写、诙谐幽默的调侃、大胆有趣的夸张将之表现出来,甚至不假任何修辞,完全写实就能形成极其自然的幽默感,特别是人物的描写,只需三言两语简单勾勒,就能抓住其灵魂中滑稽可笑的特质。

《取钱》一文典型运用了夸张和反讽的手法。夸张,是老舍运用最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法之一。夸张是将客观事物内的矛盾性,通过“显微镜”将其不合理、矛盾、荒唐的状态放大,给读者以更鲜明的形象和情趣。《取钱》字字句句皆夸张到让人发笑的地步,如等待拿钱时练习金鸡独立、倒立、踢旋风脚、练拳、睡觉等;还有反复自我责备,觉得“对不住人家”。甚至“我要是开银行,二哥,开市的那天就先枪毙俩取钱的,省得日后麻烦”,真是荒谬到让人无法不笑的地步。另外,文章开头就说“中国人是伟大的”,定下了一个讽刺的基调,然后对“咱们的银行”效率低下、办事拖沓、态度恶劣进行了大量的恭维和赞美,同时与国外银行礼貌恭敬的态度、高效周到的服务相对比,却表达了不能理解甚至是鄙视的态度,这种故意的“反话”表现出了强烈的憎恶和讽刺态度,文章当然也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效果。

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冬至之晨杀人记》则用另一种较温婉的笔调对举止风雅的“学界中人”的虚伪丑陋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讽刺挖苦。题目中的“杀人”既是一种类比,也是一种夸张。作者用了“小事大说,大词小用”的夸张手法,对“有学问的人”的寒暄套话,煞有介事地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分析总结,分为四段,并归之于各种“章法”,还不忘分别举例,“比如你光绪三十年听见过一次孙总理演讲,而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合计应得三十三年,这便叫作追随总理三十三年”。如此大费周折正是为了揭示那些所谓“学界中人”的谈话,看似严肃正经,实则无聊虚伪,在清高风雅的背后都只是为了谋一己私利而已,不但令人喷饭,还令人厌恶。

孔庆东的《遥远的高三八班》是备受欢迎的幽默散文,我们看看其中关于同班同学“头猛”的描述。

作者准确找到了人物的典型特征,然后运用夸张、想象等漫画式笔调以及生动丰富的词语将“头猛”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老师被逼问得尴尬,用了“抓耳挠腮”“没完没了”“张口结舌”“火冒三丈”“敢怒而不敢言”“装得和颜悦色”“身体就有点哆嗦”“下课时一闪身,就蹿回了教研室”等语句来形容,展示了“头猛”是如何“简直成了摧残人民教师的一大公害”……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作者还善于引用古文,化用诗词,不仅增添了文采,也使得夸张更加强烈,幽默效果更明显。如说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头猛”则是“普天之下,莫非我师”“欲与男生试比高”等等。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我的四个假想敌》,则精妙比喻连篇,语言诙谐,读来不但令人捧腹,更为文中散发的浓浓亲情所感动。由“假想敌”的这个中心比喻,引出“位居要冲”“里应外合”“亲密战友”“腹背受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滩头阵地已经被入侵的军队占领了去,这一仗是必败的了”“信箱被袭”“电话中弹”等一系列军事术语,将少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的一系列行为故意夸大成危险的战争,表达了自己从父亲角度看问题的不同感受。

另外还有许多令人发笑的语言,如“心存不轨”“开门揖盗”“杀机陡萌”“内奸”“臂毛如猿”“寇人深矣”“机密要件”“供奉”等,这些词语和成语的“乱用”,看似夸张又不合情理,却将父亲希望女儿幸福又怕自己最亲爱的人离自己而去的微妙而复杂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感动。

全文比喻新颖贴切,夸张生动有趣,让人在阅读时耳目一新,又忍俊不禁,得到一种美妙的阅读享受。

林语堂曾说:“幽默是一种心理状态……幽默是一种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说,幽默感是人精神气质的一部分,并且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一个心理沉重悲观、性格呆板僵化的人,纵有生花妙笔,也难以写出轻松有趣的文字;反过来,有幽默感的人若能灵活运用一些写作技法,将自己的这种人生感觉诉诸文字,不但提高写作能力,更能够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吧!

名家例文

我告诉你,二哥,中国人是伟大的。就拿银行说吧,二哥,中国最小的银行也比外国的好,不冤你。你看,二哥,昨儿个我还在银行里睡了一大觉。这个我告诉你,二哥,在外国银行里就做不到。

那年我上外国,你不是说我随了洋鬼子吗?二哥,你真有先见之明。还是拿银行说吧,我亲眼见,洋鬼子再学一百年也赶不上中国人。洋鬼子不够派。好比这么说吧,二哥,我在外国拿着张十镑钱的支票去兑现钱。一进银行的门,就是柜台,柜台上没有亮亮的黄铜栏杆,也没有大小的铜牌。二哥你看,这和油盐店有什么分别?不够派儿。再说人吧,柜台里站着好几个,都那么光梳头,净洗脸的,脸上还笑着;这多下贱!把支票交给他们谁也行,谁也是先问你早安或午安;太不够派儿了!拿过支票就那么看一眼,紧跟着就问:“怎么拿?先生!”还是笑着。哪像买卖人呢?!叫“先生”还不够,必得还笑,洋鬼子脾气!我就说了,二哥:“四个一镑的单张,五镑的一张,一镑零的;零的要票子和钱两样”要按理说,二哥,十镑钱要这一套啰里啰嗦,你讨厌不,假若哥你是银行的伙计?你猜怎么样,二哥,洋鬼子笑得更下贱了,好像这样麻烦是应当应分,嗬,登时从柜台下面抽出簿子来,刷刷地就写;写完,又一伸手,钱是钱,票是票子,没有一眨眼的工夫,都给我数出来了;紧跟着便是:“请点一点,先生!”又是一大“先生”,下贱,不懂得买卖规矩!点完了钱,我反倒愣住了,好像忘了点什么,对了,我并没忘了什么,是奇怪洋鬼子干事——况且是堂堂的大银行——为什么这样快?赶丧哪?真他妈的!

推荐访问:学会 幽默 人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