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泥土味

自我鉴定 时间:2023-07-23 15:10:04

“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几乎是一种常态,哪个机关干部没有下过乡,没有和老百姓实行过“三同”?那时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相当融洽,干部对农村的情况也十分了解,办起事来也符合实际、得心应手。接地气这种工作方式是党的一贯政策,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如今中国强盛了,社会发展了,但这个传统不能丢,也不能局限在政府部门,应该广泛地推广到各行业。

近年来,有许多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加入到了农民培训队伍中,但是这些年轻教师大部分都是直接从校门走上教师岗位,他们缺乏基层工作阅历,不大熟悉农村,也没有全面了解农民的机会,对工作缺乏深刻、清晰的认识,很难有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地把农民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往往缺少可操作性,看起来头头是道,一拿到课堂就行不通,热热闹闹地讲课,却看不见实效。

“不识五谷,何知民苦?”不了解三农的实际情况,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农民教育培训对于农民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切切实实为广大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生活的幸福感。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农民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走到农民群众当中去,接接地气,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那如何才能让更多教师沾上“泥土味”呢?

——零距离相处,知其所思。接地气不只是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他们零距离接触,把自己当农民,把农民当亲人,学习他们的语言,体验他们的辛劳,体谅他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纯朴,以心交心、真情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所忧所喜、所虑所惑、所盼所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平等交流,知其所需。接地气要了解农民正在干什么、需要什么,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这才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农民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切记不可浮躁,人要沉下去,心也要沉下来,多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帮他们传递致富信息,共谋增收良策。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平等交流、换位思考、互相学习、各有所获,做出的工作才会有群众基础,才会得到支持。

——面对面沟通,知其所困。接地气不能只是参加一两次座谈就了事,还要现场调查,深入农村农户、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农民,与此同时不仅要了解多数的、正面的意见,也要倾听个别的、反面的意见,全面了解农民的实际困难。之后,还要勤思考,善总结,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掌握鲜活的材料,进一步深入归纳、总结、提炼教学内容,解决实际困难,做到为民所用,为民谋利,为民解忧。

农村是农情民意的“源头”,是服务农民群众的“窗口”,是维护稳定的“前沿”,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学以致用的“大学校”,是磨砺成才的“大熔炉”。接地气就是利用这个“大熔炉”磨砺农民教育工作者的最好方式,期待着有更多的教师都能在农村沾上“泥土味”。

推荐访问:泥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