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学校体育组科学论文报告会综述

自我鉴定 时间:2022-03-04 10:26:37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学校体育组科学论文报告会(以下简称科报会)于2015年8月1日至2日在湛江市第二中学举行。本届科报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促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基本要求,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铸强健体魄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动力,突出强调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我省学校体育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全面探索。科报会论文成果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不仅为广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等提供借鉴,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信息。

一、论文报送情况

本届科报会共收到21个市、顺德区、省直属学校以及部分高校报送的论文共685篇。

在收到的685篇论文中,有关学校体育理论的论文26篇,占3.79%;阳光体育活动38篇,占5.54%;“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59篇,占8.61%;学生体质健康53 篇,占7.73%;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机制30篇,占4.38%;体育课程改革38篇,占5.54%;体育教学教法、学法117篇,占17.08%;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8篇,占5.54%;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发展57篇,占8.32%;校园运动训练与竞赛45篇,占6.56%;校园足球55篇,占8.02%;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46篇,占6.71%;校园体育法制建设32篇,占4.67%;其他50篇,占7.29%。从论文研究的视角分布情况来看,体育教学教法、学法仍然是我省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校园足球发展、体育考试成为了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二、评审结果

本届科报会评选出优秀论文431篇,占所报送论文数量的62.91%。其中,一等奖论文86篇,占12.55%;二等奖论文143篇,占20.87%;三等奖论文202篇,占30.36%。各市及顺德区均有论文入选一、二、三等奖,获奖率最高的为广州市,其中一等奖16篇;其次为湛江市,有2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8篇;东莞、中山和深圳有超过24篇获奖,其中东莞、中山有8篇论文获一等奖,深圳有6篇获一等奖;而佛山、珠海以及汕头市分别也有20篇以上获奖。获奖论文中第一作者为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论文有323篇,占74.94%,反映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作者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体。

三、主要研究成果

本届科报会所报送的论文研究领域广泛,研究视角多元,研究内容深刻,研究手段、方法多样。研究成果对深化我省学校体育改革,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主要成果有:

(一)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重要一环。本次科报会论文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运用多学科理论等方法,从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1.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引入现代教育理论,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次科报会论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如,“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研究”一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得出:将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引入高中选项教学,能较好地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效果。“高中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篮球教学实验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高中篮球教学,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尤其是提高学生篮球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中,不管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还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分层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次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对拓宽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 体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的探索是本次报告会论文的一个热点。如,“微课在构建学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初探”一文,对基于信息化的“微课”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微课在构建高中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表明:“莱格尔跑”能够提升学生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等长跑项目的成绩,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高中篮球选项课补偿性练习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性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体质弱势学生影响的实践研究”一文认为:“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对激发体质弱势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具有良好效果。本届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法的研究,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运用多学科理论提升体育教学实效研究。

本次报告会论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小学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策略研究”提出,小学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可以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自闭症学生青春期问题行为的运动干预研究”认为,通过多种运动干预对自闭症学生青春期问题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见,本次科报会论文成果对丰富体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开展校园足球探索,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本届科报会论文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校园足球的研究。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将发展足球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至2025年,国内将建成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在校生达到5000万人。为了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达成国家提出的校园发展目标,本次科报会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对如何发展校园足球进行了探索,从发展足球校园的环境、影响因素、训练与竞赛等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如,“新课程背景下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中学学段案例分析”,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角度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环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校园足球在学校开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一文对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提出发展校园足球要加强制度、资金、社会环境氛围等的建设。这些研究成果对发展校园足球起到了理论引领的作用。

(三)加强对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研究,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决定,几年来,广大中小学校均在探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路径。如,“2014年广州市荔湾区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表明,该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好,但是男生的引体向上、女生的立定跳远不容乐观,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在测试项目权重设计与标准制定上及时进行微调,以实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有效指引作用。再如,“湛江市近10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分析”认为,湛江市学生的肺活量与素质指标有下降趋势,这主要与健康意识差、运动缺乏、营养失衡有关,提出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密切观察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趋势,关注并减低影响学生体质健康长期发展的消极因素等建议。显然,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本次科报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聚焦阳光体育运动。许多论文围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与训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及特色与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化管理的研究”一文开展了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的尝试,研究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化有利于大课间的常态化;把大课间和学生体质健康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在学校体育竞赛与训练方面,“佛山市构建‘学校化竞技体育模式’的创新性”一文认为:通过政策导向引领学校竞技体育模式的发展,去适应当前背景下的学校竞技体育的风向标和大趋势。关于体育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建设的思考,“基于课程观的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一文对怎样建设体育特色学校进行了探讨,指出当前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存在着跟风、短视、表面、形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要从大课程的观点出发,针对全面育人的目标,选定特色项目,挖掘项目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学科融和,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师生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最终建设成有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学校。这些研究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新思路。

(五)关注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抓好“牛鼻子工程”。

体育教师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本届科报会关于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职业倦怠、心理特点与健康方面的探索。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分析了本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认为该地区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很多学校都是由其他科任老师兼职上体育课,导致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严重偏低;体育教师自主学习意识不够,特别是利用书籍和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意识淡薄,影响其专业化的发展;上级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将体育列入“边缘学科”,严重阻碍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表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属于中等程度,只要社会支持良好、有积极应对方式的体育教师,其职业倦怠程度都会相对较低。此外,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锻炼情况等也受到关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这些研究对促进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专业成长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四、特色与创新

(一)研究手段与对象多元化。

纵观本届科报会的论文,除了沿用传统的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之外,也有许多作者运用了统计分析法、特尔斐法、移植研究法等新颖研究方法和教育行动研究的范式,说明广大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也说明科报会作为学术交流平台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本届科报会论文研究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除了中小学生、体育教师之外,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甚至教研室建设等都成为了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关注点也不断拓宽。

(二)研究内容实践性强。

本届科报会入选论文的一个较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实用性增强。大部分论文为实证性论文,研究内容往往是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一个教学问题,一个法律问题,所解决的大多是“接地气”的问题。

(三)研究视野不断拓宽。

针对当前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运动不足、体育教师缺乏等问题,许多论文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将视野拓宽到整个社会、家庭。阳光体育研究也不仅仅限于校内,而是拓宽到社区。研究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手段与方法,信息化等现代手段也被广泛使用。学校体育的理论突破了原来体育学、教育学范畴,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也被运用。论文研究视野的拓宽,说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拓展了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科报会改变了以往论文入选作者的交流方式,取消了墙报交流,一、二等奖获得者均需参会进行论文陈述和答疑。这不但使参会者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扩大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平台。

五、主要问题与不足

从报送的论文来看,本次科报会论文整体水平较往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很多创新之处与特色,亮点纷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研究倾向于具体操作层面,理论深度不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体育在内的教育怎样去践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是目前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遗憾的是本次科报会论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本次科报会所报送的论文对体育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二)个别论文作者存在学术不端的现象。

从报送的论文来看,部分论文存在着标注不规范现象,甚至个别论文出现抄袭行为。本次科报会委托相关机构对拟录一等奖的论文进行了查重,对学术不端较为严重者,取消了评奖资格。此次查重取消评奖资格的论文作者约占10%,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严肃法纪,应充分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三)学校卫生方面的论文偏少。

与学校体育相比,各地对学校卫生领域的关注度明显不高,相关的研究成果偏少。

(四)个别地区对科报会重视不够。

大部分地市能够重视本次科报会,层层发动体育教师撰写论文,层层选拔优秀的论文报送,但是还存在着个别重视不够的地市,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不到位,所报送的论文质量不高等。建议各地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认识,做到早发动、早宣传,多引领、勤指导,争取在下届科报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责任编辑 潘孟良

推荐访问:广东省 报告会 运动会 综述 四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