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谈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自我牺牲”精神的成因

检讨书 时间:2021-07-25 10:22:27

[摘           要]  从自我牺牲精神的定义、宗教思想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对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自我牺牲”精神的成因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自我牺牲;宫泽贤治;法华经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2-0094-02

宫泽贤治是日本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不仅是享誉全球的童话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埋首写作,短短的三十七年间共创作了九十多篇童话作品和一千首诗作,融合了人、神、鬼、植物、动物、自然与浓厚的宗教哲学。他的作品中时常会流露出自我牺牲的悲壮意味,从而引发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思考。那么,他作品中的自我牺牲精神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本文将从从自我牺牲精神的定义等四个方面对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自我牺牲”精神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阐述如下。

一、“自我牺牲”精神的定义

何谓自我牺牲精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总委员会主席普列汉诺夫曾说过:“道德或多或少是以自我牺牲为基础的。”张志伟和吴哲敏曾指出,自我牺牲是以自我的付出换来他人的获得,以自我的缺损换来他人的美满的一种道德选择,表现为对自我欲望的节制和对自身利益的放弃。同时此文也说明了“自我牺牲”的最高形式是对自我生命的献出。

自我牺牲精神是个人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或他人利益,自觉地舍弃个人利益的一种精神。其基本特征是自我的奉献,实质是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自我牺牲精神既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乐于助人,也表现在职业活动中的任劳任怨,更表现在关键时刻或特殊情况下的舍己为人。在宫泽贤治的童话作品里这种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宫泽贤治的诗歌《不畏风雨》中,宫泽贤治曾这样描述“南边若有临终之人,就去安慰他不要怕。北边若有争吵兴讼,就去告诉他们别为无聊之事争吵”。即便是被世人嘲弄为“傻瓜”,不被夸赞,也不以为苦。再如《银河铁道之夜》中的柯贝内拉、溺水青年等,两者都是以自身生命为代价挽救他人的生命,是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

本文选择从“作品精神”层面切入,查阅资料文献,对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的成因进行探究。

二、宗教思想的影响

在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翻译家钱稻孙成为我国宫泽贤治的作品介绍翻译第一人,而在1942年,我国就已经翻译出版了第一本宫泽贤治童话集。随着“贤治热”的掀起,研究成果也从少数走向多数,研究角度也日渐增多。通过探讨这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宫泽贤治作品中体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与他从小所受到的宗教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

首先,是来自家庭。官泽贤治从小跟随父亲接触佛教经书,出入寺院,耳濡目染,15岁即参加佛教讲习会,18岁接触《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24岁加入法华宗的宗教组织——国柱会,最终形成他毕生的信仰,对佛教执著追求。宫泽贤治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是大乘佛教中的自我牺牲精神,是宫泽贤治基于法华经信仰的世界观和使命感。法华经中的“利他行”的理念深刻影响着宫泽贤治的作品内涵精神,作者甚至曾经化身《银河铁道之夜》中的主角乔班尼说:“为了他人谋取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表达出宫泽贤治的“自我牺牲”精神。他的另一部童话作品《夜鹰星座》中,夜鹰因其丑陋的外貌和与其名不符的孱弱,被所有的鸟类厌恶。它渴望飞向星星,却又被星星嘲弄,最后燃烧自己成就了天上最耀眼的星星。其中主角夜鹰的原型来源于《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自我牺牲”精神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基督教救赎。宫泽贤治12岁时,基督教浸礼会在花卷成立,宫泽贤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在盛冈中学及农林高等学校期间与牧师们的交往,促进了宫泽贤治对基督教理念的吸收。有关学者曾对其作品进行统计,发现6篇童话作品有明显的基督教元素,而诗歌作品则更多,更为明显的有直接以其命名,例如《基督再临》,或是以其为题材的《真空浴媒》《浮世繪》

《岩手公園》。基督教两条诫命——“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爱邻舍如同爱自己。”这与佛教所言“普度众生”“诸佛之心,大慈悲是也,以众生界无尽,故大慈悲无尽,所以为度众生出现时间尔。”为一切众生谋求幸福不谋而合,宫泽贤治也以此为自己的准则,以爱人、爱众生为人生终极目标,同时也体现在他作品中角色对死亡的无所畏惧,“自我牺牲”以成就世人幸福。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宫泽贤治出生于一个富足的家庭,祖上从事典当。

母亲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从小便教育他“所谓的人,就是为了他人想办法给予他人而生的。”他的善良很大部分是受到母亲的影响。

在他的家乡,他的家族是数一数二的富商。即使当地气候恶劣、遍地贫农,他们家却始终是衣食无忧的。农民的生活越苦,典当行的生意便越红火,宫泽贤治家的日子也就越富足。宫泽贤治同情农民,痛恨自己的出身,从小就对富足的家庭环境充满反感。他不认同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也不认同通过剥削来获得暴利。看着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完全不同的生活,使他对被剥削阶级充满了同情。

同时,宫泽贤治在宗教信仰上追求与家族所崇尚的“净土宗”全然不同的“日莲宗”,与父亲的信仰出现

分歧。

因此,他不愿继承家业,反而愿意教农民识字、钻研农业,与父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父亲的背道而驰使他所有的精神慰藉全都寄托在了唯一理解他的妹妹敏子身上。而敏子的死亡无疑是给了宫泽贤治一个致命的打击,同时也更透彻地感受到了“死亡”。他相信在“生”的对岸存在着一个死后的“永恒世界”,使他对死亡毫无畏惧,无畏牺牲。

四、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20世纪,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宫泽贤治的家乡花卷在当时风雨不顺、天灾不断,河水泛滥,祸不单行,霍乱疟疾等时疫又盛行。然而宫泽贤治对自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热爱,他热爱一切生命,对自然尊重而敬畏。

宫泽贤治的弟弟宫泽清六曾在《哥哥的行囊》一书中写道:“哥哥出生在这样充满艰辛与苦难的年岁似乎暗示着他担心风雨气候、惦记所有众生的幸福、心中充满慈悲与善意的人生之开端。”他对人类、自然怀抱着同情和眷恋,希望一切生命都能获得幸福。

此外,宫泽贤治所处的时代,弱肉强食,剥削压迫,社会矛盾突出,穷苦大众的生活痛苦不堪。官僚的腐败,整个社会弥漫着利己排他、金钱至上主义的浊流,世俗社会令他十分不满。世界大战的枪声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宫泽贤治看到了在饱受天灾的穷苦人民又一次经历了战争的折磨,他对穷苦大众的同情更加深重,“自我牺牲”的精神在他的内心中根深蒂固。

五、结语

通过对宫泽贤治的生平和作品的分析不难发现,宫泽贤治的自我牺牲精神受到了多方面元素的影响。从小接触的宗教思想使他心怀众生,以众生的幸福为己任。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宫泽贤治从小厌恶剥削阶级,对劳苦大众怀着深切的同情,迫切地想要帮助、解救他们。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令宫泽贤治对世俗社会感到失望,迫切地希望能够达到一个“众生幸福”的理想世界,于是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自我牺牲、成就他人的悲壮角色。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吴哲敏.关于自我牺牲的心理机制分析[J].江汉论坛,1999(3):87-90.

[2][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一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551.

[3]丁文霞.宫泽贤治文学与基督教[D].中国海洋大学,2011:1-45.

[4]赵静.永远的求道者:论宫泽贤治的《不惧风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2):8.

推荐访问:自我牺牲 成因 浅谈 童话 精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