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析唐朝铜镜纹饰所表现的宗教文化

检讨书 时间:2021-07-26 10:26:18

摘 要:铜镜在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纹饰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大一统的鼎盛王朝,唐朝的宗教文化在铜镜纹饰上一览无遗。佛教的世俗化与轮回观、道教的自然理念与修心学说、儒家文化在科举与礼乐制度的体现都能在唐朝的铜镜上得到很好的展现。

关键词:唐朝;铜镜;宗教文化

铜镜在唐朝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种类众多,纹饰丰富,其中宗教因素是唐朝铜镜的重要主题之一。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佛教思想、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以及儒家学说在唐朝铜镜上都有体现,透过唐朝铜镜的纹饰可以更好的研究唐人的社会生活。

一、铜镜中的佛教文化

唐朝佛教鼎盛,源自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唐自高祖以来,就有佛道并重的政策。唐朝铜镜中的佛教题材多以“宝相花纹”为主,铜镜上的宝相花纹外形酷似莲花,花瓣繁多,成放射状分布,外围增添石榴、如意纹饰,使呈现华丽富贵之感,并蕴含着佛教寓意。在宝相花纹中,石榴纹表现为石榴裂开露出子实的意向,寓意“多子”,而莲花在我国传统中就有着“联续”之意,两者的结合体现了佛教观念与中国传统思想的迎合。如意纹饰与云纹相结合,有着飘逸之感。如意一词出自梵语“阿娜律”,在与汉语音译之后有着“如同心意”的意喻。连珠纹则是由佛珠演变而来,寓意着富贵吉祥,可见唐朝佛教的世俗化,多子、富贵、如意等意向吸引了大量信徒,丰富了佛教的文化内涵。

“卍”字纹饰也是唐朝铜镜中的佛教因素之一。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卍”字符成为了佛教的代表性符号,以释迦摩尼的“三十二相”之一而为国人熟识,自古便被译为“吉祥之所集”。《辞源》中记载:“卍字本不是文字,而是佛教如来胸前的符号,意思为吉祥幸福。”唐朝武则天时期,定“卍”为“万”字。“万”字寓意着数量巨大,与佛教中的“吉祥之所集”不谋而合,体现出幸福美满、吉祥万千。同时佛教认为,生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今生的消逝会在后世延续,永不停息,而“卍”字符正是这一机制的文字形象比喻,体现了佛教的轮回思想。简单的文字符号承载着佛教的普世理念,促进了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二、铜镜中的道教理念

道学色彩历来便是铜镜纹饰的重要主题之一。唐代时期,道教的发展步入鼎盛,八卦与神仙题材的铜镜在唐朝社会广为流传。由于李氏王朝与道教始祖李耳同姓,且关西李氏家族并不是纯粹的汉族血统,以道教圣人为祖先,对于自身政权的正统性有着莫大帮助。而且相比于佛教的清规戒律,道教更加的飘逸自由,对于唐朝开放的社会环境更为贴切。这使得铜镜铸造者上行下效,将大量道教色彩刻于铜镜之上。

神仙题材是唐代铜镜中的重要道教元素。西王母、东王公、十二生肖、四神等形象丰富,是道教文化融入社会的产物。在唐代的铜镜上,西王母等神仙多表现出飘逸出神的姿态,仙山与浮云环绕周围,将道论的修行思想细致刻画。司马承桢等代表的重玄学派以老庄思想为核心,发扬道教的清净无为。司马承桢主张“主静去欲”、“收心坐忘”,修养个人的品德以去除浮躁烦恼,身心愉悦。这种寻求心灵解放的思想对于平民而言更加容易践行,同时也影响了统治者的施政理念,唐高宗时期大力推崇道学,提出“政道莫尚于为也。”而玄宗继位后,身体力行推广道教,于朝廷上讲授《道德经》,并称“朕欲敦崇其教以左右人也”。与民休息、精简政务等政策贯穿于唐朝的政治体系之中,道教文化的发展一时无二。

八卦纹在唐朝的铜镜上也有着大规模的应用。八卦是道教传统的文化符号之一,相传为伏羲所做,象征着天、地、风、雷、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唐代道家对于天地自然的探索性加强,将自然这一理念带入个人的生活之中,生而自然而又超脱自然,实现个体的自由。杜广庭在《圣广记》中对自然理念进一步阐发,“至道自然,亦非有为,亦非无为,无以执非,俱无执见,则自达真道。”这些思想都是对老庄自然学说的再次阐释,有着丰富的哲学意味,体现了唐人的精神世界。

三、铜镜中的儒家特色

与佛道相比,唐代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铜镜数量大为减少,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唐朝的统治者大多信奉佛道,对儒家的仁政理念没有深刻的理解贯彻,同时相比佛、道,儒家没有形成特色的传播途径,韩愈等人的复兴古文运动也只是昙花一现。尽管如此,儒家思想依旧在唐朝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唐代铜镜中描绘的大多是状元及第、金榜题名的场景,也有儒家典籍的铭文。唐朝是科举制逐步完善的时期,科举的完善改变了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但是,儒家并没有因为科举的兴盛而兴起。由于科举取士,考生自然有功利性,一味书写当代文风,以迎合考官的审查标准,对于古典的儒家典籍则涉猎甚少,正因如此,韩愈等人发起了复兴儒学的运动,力图“求圣人之治,明先王之教”。因而儒学一度中兴,而以“天命”、“天人相交”为主题的科举题目在试题中的出现,促进了儒学传播。

礼乐题材在唐代铜镜上多表现为治理奏乐的场景。唐朝无论是政府组织的礼乐还是民间的传统礼仪,都体现了儒家文化的重礼思想,对唐朝的大一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与东亚文明的交流中,汉族礼仪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外国学习,朝鲜半岛便是典型。在与唐朝的不断交流下,新罗的礼仪制度逐步确立,武则天时期更是上表求《唐礼》,唐人赞其“新罗,箕字之国。至今敦礼仪,有古风焉。”而在日本与其余东南亚国家也可以看到唐朝礼仪留下的痕迹,可见礼仪制度在唐朝乃至東亚都有极强的辐射力。

四、结语

历史物件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写照。铜镜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唐朝的佛、道、儒协调发展的局面一一记录。透过铜镜纹饰,唐朝的宗教哲学迸发出全新活力,影响着社会生活和统治政策,有力的反应了唐人的社会风貌,对于唐朝的社会研究有着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尹钊,徐文楷,丁杰杰.唐代铜镜上的道教文化[J].东方收藏,2015,(05)

[2]尹钊,缪碧玉,徐文楷.唐代铜镜上的佛教文化[J].东方收藏,2015,(03)

[3]巴雷特,曾维加.唐朝道教研究——中国历史上黄金时期的宗教与帝国[J].宗教学研究,2010,(02)

[4]徐晓菁.浅谈唐代铜镜中的装饰纹样[D].上海师范大学,2010.

[5]徐萃.唐代宝相花纹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

[6]贾剑秋.论唐代道教对唐代文化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7]强昱.从魏晋玄学到初唐重玄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推荐访问:纹饰 铜镜 浅析 唐朝 宗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