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

检讨书 时间:2022-03-22 11:13:4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素养已经渐渐成为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基本素养。美国某科学家提出了科学素养这一理念,并且将科学素养列为教学工作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1993年国际生物科学课程研究组织出版了《发展生物学素养》一书,并将其定义为生物学教育工作的课程指南,其书中的内容也将培养学生生物素养视为这一指南的总体指导方向。而我国也逐渐发现了生物学科对于学生日后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开始加强生物课程方面的教育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将使工作者的效率大大提高。同理可知,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和学术氛围,将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的学习和开拓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尽可能的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把生物科学知识以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科学素养,给学生们做出模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二、加强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生物教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从实验现象到某一生物概念、规律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生如何通过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分析理解概念或规律,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一步深入理解概念或规律形成的思路和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目的是“重结论”,而不是将实验作为“再发现”的过程、视为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应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教学。建立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生物教学观,充分挖掘生物实验的教学潜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实验教学环境。生物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探究实验供学生操作,教师应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及相关设备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进行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设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基本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等。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论,较好地运用文字表述与评价设计和结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三、注重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生物学科的课外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教师注意寻找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给学生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认识科学的历史和本质,认识学好生物学的意义。引导学生对各种媒体上传播的有关生物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把收集的信息与别的同学交流,成果共享,这有助于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读生物科学史。生物科学史教育可展示生物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生物史教育可显示生物学家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生物史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良好素材。

关注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是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最为贴近的课程资源之一,包含了许多科学原理和生命现象。在生物课堂中适当穿插运用,可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活跃的教学情境。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讨论和决策,也是培養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课外实践活动

现行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有一半以上是动植物、环境保护、生态及人口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与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感性知识丰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要把学校内部的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作为生物学的实践场所,把身边的各种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学的实践对象,组织学生走向广阔的自然。制作生物模型。教师要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利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材料制作生物模型,这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开展社会调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应用生物学知识。社会调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对生物知识用途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地运用发现法、调查法、开放式教学和撰写小论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利用生物史进行探究教学,学生通过知识的再形成过程,对得出的知识结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在重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中,学生对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能获得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并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策略 生物 科学素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