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利弊

检讨书 时间:2022-03-24 11:15:17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方式公开选拔官吏的一种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科举制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一、科举制的演变

(一)确立

先秦居于主流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贵族家庭中选拔官吏,职位世代承袭。两汉时,世卿世禄制被察举征辟制所取代,这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的,没有改变官员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任职中的任人唯亲现象没有完全被打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隋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确立考试取士制度。

(二)兴起

隋文帝规定要以考试取士,由吏部主管考试,并把九品以上官员的选任权收归中央。其意义就在于为官员的任免制定了一个严格的选任系统,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作为一种考试任职制,虽然有众多的考试科目,但并未定期化,而且应试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允许士人“投牒自应”,所以,这时科举制并未真正兴起。

唐高宗时,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评取标准、录取程序等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科举制走向了真正的定期化、程式化,科举制真正兴起。“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书•选举志》)由此,科举制基本形成。

(三)发展

唐朝科举名目繁多,致使许多教育资源白白浪费,所以王安石变法时曾对科举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创造了八股文的前身—四股文。元朝承接宋朝,并首次以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明初,理学最终借助科举制确立了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明朝弘治九年,在会试作文要求中,八股文正式完善于世。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注重死记硬背,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败坏了学风和士风。“戊戌变法”使科举制以改革的名义发生了部分变化,废除了八股文这种文体,采用策论考试,同时增加经济特科,注入了全新的考试内容。“戊戌政变”后,所有这些改革内容宣布取消。清末新政时,科举改革再次提上日程,1901年开始经济特科考试,同年再次宣布废除八股考试。

(四)终结

1903年,张之洞等提出递减科举,计划用十年时间逐渐废除科举。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实行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二、科举制的利弊

科举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打破了魏晋以来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扩大了选贤的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科举制之下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用兵打仗,有特长的,都可以应试,及格的可以得到重用。唐朝的高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多半是科举出身。宋初规定,考生不论财富、年龄、声望,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被国家录用。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边远省区,还规定各省区录取人员的比例,全国士人产生了拥护朝廷的向心力。定期考试使后备人才不断地补充到中央,不忧人才匮乏。考试立法详明,执法严峻,主考官舞弊的,重的可判死刑。考试取得“功名”即可得到社会的尊重。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是中国封建社会较为公平的考试制度。

第二、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创立早期考查的范围相当广阔,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科举制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是打动千万读书人乃至社会上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学子们为了追寻自己中举的梦想而“头悬梁,锥刺骨”。同时也有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描写读书人读书时写照的传世诗句。

第三、选拔官吏有了文化作为依据,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比如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法律、文字、算学等五十多种。各科考试的内容、方式和录取标准都不相同,如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及第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明经科先帖文,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及第亦四等。

第四、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科举制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地传承下去。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如令今人赞叹不已的唐诗、宋词以及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

第五、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曾仿照中国实行科举制。在西方,有人称它是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起源,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

(二)消极影响

第一、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为指导来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也有固定的程式,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意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

第二、科举考试重伦理轻技艺,严重桎梏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贱技艺,以此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极其缺乏对自然知识的学习,在它影响、引导下的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批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和满腹诗词文章的学者。

第三、导致官场腐败。随着历史的演变,出现了科举制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人称“朋党”。

总之,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其作用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性大于消极性。余秋雨在考察了希腊、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古文明遗址后,在《千年一叹》一书中认为,中华文明没有衰落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取仕而组建文官体制的办法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有效地维持了中华文明的秩序。”

参考文献:

1、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郑海峰.中国古代官职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3、孟宪实.论科举制的完结[J].北京:中华文史网,2010.

推荐访问:科举 利弊 中国 演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