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课标下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兴趣的培养

检讨书 时间:2023-07-02 18:30:33

摘 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教师要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的一种需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体育;健康;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能够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从而树立自信心,进而形成兴趣,才能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兴趣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

二、 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兴趣

(一) 趣味性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具有浓厚的兴趣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中学生兴趣广泛,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吸引学生参加身体锻炼。中学体育教材中各项球类运动、田径、武术、游戏等都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所以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材,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等来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竞争性激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实效性

好的体育教材,能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涉及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体育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和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经过短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 知识性

各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其动作结构必须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原理。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都必须准确无误,突出动作特点。特别是讲解过程中,教师如能涉及学生所学过的数、理、化、生物等方面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興趣。

三、 充分展现教师优美的直观示范,引发兴趣

教师是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其教学能力左右着课堂心理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离不开动作示范,若教师基本功扎实,讲解生动形象,动作示范正确优美,口令洪亮清晰,教法灵活独特,教学情境富有创意,既能制造引人入胜的课堂心理气氛,又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练习兴趣,能有效提升练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动作的激趣作用,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使其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特殊效果。

四、 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布置场地器材,诱发兴趣

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和安全感,诱发参与的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 充分利用口诀化教学,提高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许多技术动作要领讲起来繁杂难记。若将复杂的技术要领归纳为几句口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掌握。技能也相应提高,学习变得简单,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六、 师生间和谐,提升兴趣

课堂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和对任教者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个别学生谈心。学生会有高度的自信心,便会形成一种进攻性、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就会喜欢学习,就会对体育课感兴趣。

七、 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加深兴趣

“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而促进其学习,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八、 因人而异,维护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及运动能力等差异,区别对待。要求偏高,会让水平低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达到,容易挫伤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已获得的练习兴趣丧失;而要求偏低,又使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觉得无须努力,同样不感兴趣。因此,要维护不同学生的练习兴趣,所提出的要求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应该要注意质和量的要求,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也不要盲目地用竞技体育的要求来苛刻要求学生完成某些技术和对技术的掌握。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作者简介:

许明进,二级,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内坑中学。

推荐访问:新课标 兴趣 培养 体育 学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