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的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19 14:00:29

【摘要】目的:观察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3年8月本院诊治的120例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DSA表现及分流速度情况采取不同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分析患者分型、封堵情况及临床疗效等。结果: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流情况进行分型后针对性治疗,患者一次封堵并成功率71.67%(86/120),肿瘤情况改善总有效率80.00%(96/120)。结论: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应用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封堵效果较好,且患者肿瘤改善情况较明显。

【关键词】肝癌;动静脉分流;分型;介入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1+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89-02

肝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多伴有动静脉分流状况,较易直接引发患者出现动静脉瘘情况[1]。患者在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情况下,其肿瘤病灶容易出现转移、恶化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因身体机能等因素影响,因不适宜手术法治疗而应用介入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对2008年8月-2013年8月本院诊治的120例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的不同分型情况采用不同介入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3年8月本院诊治的120例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2.3±6.2)岁;92例瘤径≤5cm,28例瘤径>5cm;肿瘤部位:肝门区31例,非肝门区79例,混合肿瘤10例;肝癌类型:109例原发性,11例继发性;临床表现:19例上消化道出血,43例合并腹水。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20岁;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且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均在患者对治疗方法及研究方案知情前提下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不配合治疗方案者;资料不完全者[3]。

1.3方法

1.3.1分型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数字减影机对肝动脉、肠系动脉及腹腔干部位进行DSA检查,观察患者的供血动脉情况,确定肿瘤的部位、血供、大小、是否分流、显影位置及时间等;在观察肠系动脉的造影情况时注意其门静脉癌栓、大小、部位及侧支循环情况。其中分型依据为静脉显示时间:①快速型:时间<2s;②中速型:时间2-3s之间;③慢速型:时间>3s。

1.3.2治疗方法

患者治疗过程中将微导管尽量超选至其分流口的供血动脉,是本技术的关键。实际介入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造影分型情况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具体方法如下:①快速型:予以510-700μm或700-1000μm规格的PVA微粒或2mm×2mm×2 mm的明胶海绵颗粒封堵,然后以超乳化碘油化疗乳剂进行栓塞(TACE)治疗。②中速型:予以350-5100μm规格的PVA微粒或1mm×1mm×2mm的明胶颗粒封堵,后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或适量的PVA微粒与碘油乳剂交替注入。③慢速型:在碘油中加适量250- 350μm规格的PVA微粒,或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封堵后行TACE治疗。化疗药物先用1000mg替加氟经供血动脉灌注后,再采用8-10mg丝裂霉素、100mg奥沙利铂及20-40mg吡柔比星与8-30ml超液化碘油混合成碘油乳剂,栓塞瘤体。实际工作中,可在分流量明显较少后,经动脉灌注1-2ml碘油化疗乳剂,透视下观察证实存积在瘤内,方可继续给药,碘油用量以10ml左右为宜。肝静脉分流患者,使用碘化油更需慎重。患者术后行常规护肝褪黄、利尿、水化治疗及止痛、止吐、止酸等对症处理。6~7周后再治疗,连续治疗3-4次,并随访3个月。

1.4评价标准

分析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观察患者瘘口改善及肿瘤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4]。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经研究资料显示,DSA检查结果中门静脉分流患者102例,肝静脉分流患者18例;病灶部位:51例肝右叶,37例肝左叶,32例累及二叶;形状:78例巨块型,23例弥漫型,19例结节型;32例快速型,42例中速型,46例慢速型。

2.2患者治疗后瘘口封堵情况

经研究资料显示,120例患者中86(71.67%)例一次封堵并成功,16(13.33%)例患者经三次分流封堵后成功,10(8.33%)例患者伴有栓癌且分流口较大,不宜进行封堵治疗,8(6.67%)例患者分流口多且较分散大,超选过程较为困难即行部分栓塞化疗及封堵分流口,详细情况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后瘘口封堵情况[n(%)]

组别例数(n)一次封堵多次封堵部分封堵未封堵快速型3222(18.33)11(9.16)7(5.83)7(5.83)中速型4228(23.33)3(2.50)2(1.67)1(0.83)慢速型4636(30.00)2(1.67)1(0.83)0(0.00)2.3患者治疗后肿瘤变化情况

经研究资料显示,120例患者经过不同介入治疗方案后的肿瘤情况改善总有效率80.00%(96/120),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患者治疗后肿瘤变化情况[n(%)]

组别例数(n)变小变小不明显增大总有效快速型3215(46.87)8(25.00)9(28.13)23(71.87)中速型4227(64.28)7(16.67)8(19.05)34(80.95)慢速型4633(71.74)6(13.04)7(15.22)39(84.78)3讨论

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较易出现消瘦、肝痛、腹水及黄疸等临床症状,在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治疗的情况下,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5-6]。若患者出现合并动静脉分流情况时,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肝功能并引发各种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用介入治疗法,可有效减少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损伤且伤口较小,不易出现手术治疗后的各种感染情况。本研究过程中针对患者的DSA检查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患者在各种分型情况下的治疗效果不同。在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予以DSA检查可确认患者的瘘口情况,采取适合的栓塞材料对瘘口的改善情况有辅助作用。

本研究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分流速度分为三种类型,快速型、中速型及慢速型三类,患者的造影显影情况不同治疗方式均不同。肝癌患者门静脉高压情况影响其病情状况,在合并动静脉分流情况下进一步增高其静脉血压,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出现转移[7]。传统治疗方法中以碘油乳剂行栓塞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中,造成肺栓塞情况出现增加治疗难度及风险。本研究改进治疗方案,经研究资料显示120例患者中一次封堵并成功率71.67%,根据患者的分流及栓癌情况进行封堵效果良好,其中以慢速型分流状况治疗效果最佳,且三组间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造影过程中根据静脉显示时间分型,在了解患者具体分流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在封堵成功后均出现新瘘口情况,可能是由于导管进入肝动脉较困难等原因引起。患者若出现栓癌且分流口较大,不宜进行封堵治疗,可采取手术切除或是保守治疗方案。针对患者分流口多且较分散大,超选过程较为困难的情况可选择部分栓塞化疗及封堵分流口。

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表现为肿瘤变化情况,即患者的肿瘤缩小或消失表明治疗效果有效,若肿瘤出现不断增大的情况则表明治疗效果无效。研究资料显示患者经过不同介入治疗方案后的肿瘤情况改善总有效率80.00%(96/120),其中以慢速型治疗效果最优,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宋锦文等人在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一种DSA新分型法的临床应用的研究结果相似[8]。说明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可与手术切除的效果相类似,而患者肿瘤增大等情况可能是由于其肿瘤块状过大,或是治疗过程药液堵塞血管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等。其中慢速型患者的肿瘤变小情况较为明显,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分流口较小,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肝组织情况保护的较好,由此可知患者的分流情况可能会影响其治疗效果[9]。关于研究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文为未予以分析,关于患者可能出现的发热、腹胀及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及其与消化道功能作用的相关性,需经过临床进一步研究并证实。

综上所述,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应用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患者分流口的封堵情况较好,利于改善其体内肝细胞肿瘤情况。

参考文献

[1]姚华雄,王超,李岽健.TACE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7):893-895.

[2]吕嘉玲,杜端明,刘鹏程.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2):114-117.

[3]吴荣兴.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36):42-43.

[4]曾晖.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2):145-146.

[5]蒋明,马华兵,杨瑞梅,等.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20-121.

[6]古松钢,严江.36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8(16):78-79.

[7]赵昌,马亦龙,康平,等.综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6):925-927.

[8]宋锦文,杨艳,刘晓红,等.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一种DSA新分型法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8):1156-1159.

[9]陈毓秀,李广琪,张洪新.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DSA表现及其与门脉高压间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09,23(14):87.

推荐访问:肝癌 分流 疗效 合并 观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