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分类观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2-02-24 10:15:49

摘要:传统教育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不足,现代认知主义及建构主义知识分类观恰恰弥补了其不足。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指导政治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知识分类观 有效教学

一、传统教育心理学知识分类观的局限

传统教育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形:按反映的深度分,有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按其来源分,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学科知识分,有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历史知识等;按性质分,有知识和技能等。这种知识分类观是建立在对客体化形式的知识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自有其合理性,但对于教育和心理领域来说其意义却是有限的,其最致命的缺陷是:它无法正确解释和处理教学中的一些复杂现象。

二、认知主义及建构主义知识分类观的优势

认知主义心理学在知识观上,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基于此,他们将知识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它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程序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第三类是策略性知识,它用于解决如何高效地办事情的问题。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指出了我们传统教学从未把握的不同知识类型,并指出对不同知识应该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我们使用不同策略对不同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工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乔纳生等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新知识类型划分标准,将知识划分三类: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精细结构领域的知识。建构主义知识分类观最大的贡献在于指出了不同类型知识的获得方式不同,为我们正确地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完成从“初级学习”向“高级学习”的飞跃,为指导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进行思维的综合或整合加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现代心理学知识分类观对中学政治教学的几点启示

1.重新审视教材,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

传统意义教学的知识目标可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而认知主义心理学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相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二是新建构的知识贮存于长时记忆中,而且会随时间延长而出现遗忘;三是意义的提取和运用。用这种观点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反复强调:知识是能力赖以存在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无法形成能力的。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最困难的一项任务。基础知识掌握得再熟练,一旦面对新情境、新角度、新材料,学生往往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这部分教学目标大体应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目标。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掌握规则;第二,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向程序性形式转化,实现从规则到技能的转化;第三,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为了实现对知识熟练运用的目标,我们主张:教学中应重视知识背景的呈现,克服离析性倾向,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知识过程应有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背景,在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的情况下,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总之,使用认知主义心理学知识分类观,重新审视教材,可以使教师重新设置教学目标,并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新审视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步骤,实施恰当的教学方式

传统意义的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阶的划分只是提出教学达到的不同目标,而建构主义理论对这些不同目标的实现方式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结构良好领域及其不良领域知识的分类观为我们如何进行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及其基本的方法。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由于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些已有经验,而要善于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其新知识的生长点,善于正确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对结构良好领域知识,教学中通过练习、反馈,达到熟练化即可,这种学习叫初级学习。但是,大量知识则应属没有什么规则和确定性的知识,不能简单地套用有关公式和方法,需要针对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分析、比较、概括、综合方能解决,这仅通过练习是无法达到应有效果的。这就需要进行高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区分结构良好领域或结构不良领域知识,重新审视学生,审视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就成为我们教学成功最重要的前提。

基于以上原因,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参与性策略,注重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教学的起点不应停留在一个新知识的介绍上,而是要创设一种基本的情境,在基本情境的展示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冯喜珍,吴秀云.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及其教学意义.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

2.莫雷.知识的类型与学习过程.课程、教材、教法,1998,5

3.朱江.现代知识分类思想下的迁移理论的应用.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10

4.余胜泉,杨晓鹃,何克杭.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第四中学)

推荐访问:心理学 实效性 课教学 增强 政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