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路径探析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3-07-24 11:50:32

摘 要:群众工作是关系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工作。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变化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具有其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概括起来为,要把增进感情放在群众工作首位;把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要整合工作资源拓宽工作渠道;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要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群众工作;新特点;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1]在当前“增幅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经济新常态下,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增强群众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形势下群众呈现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逐渐显露, 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一)主体的多元性。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发展,造就了多元性的新时期群众主体,既有工人、农民,也有技术、管理人员,还有干部、全民合同工、临时工、离退体职工等社会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各阶层的群众主体都相应滋生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

(二)问题的复杂性。过去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主要围绕经济问题展多,经济利益居于中心地位、人民在政治、思想、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

(三)矛盾的对抗性。干部与群众之间本应该是鱼与水的关系,应该是思想一致、感情融洽。但是,干部腐败、作风奢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的不断扩充以及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党的政策中出现偏差等问题的产生,伤害了群众的朴实情感,引起了群众误解和不信任。尤其是一些困难群众因家庭负担过重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收益少而存在失衡心里,导致干群关系不是在交流中缩小距离,而是在时间中扩大分歧,久之,则产生对抗心理,给干部与群众之间添加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四)工作的挑战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也在加快,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但在一些群众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致富和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一些群众不习惯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无形中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五)方法的滞后性。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我党的制胜法宝,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得到完善。但从实际工作中,一些群众工作的好机制、好方法还没有被领导干部所掌握,部分同志至今未能改变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未能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依然采取强迫命令方式,甚至出现随意训人骂人、要挟人的情况,这些过激的工作方法,不仅不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反而还会引发矛盾,激起新事端,形成新对抗。

二、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决定了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做好群众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稳定局面。一方面,随着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各种社会矛盾在一定时期内逐步显露,如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必然会严重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另一方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因此,只有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二是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基础。只有党群关系和谐,才能理顺不同阶层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更好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法制建设来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也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通过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三是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能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支持不支持。这些矛盾和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从目前的干部队伍现状看,一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活力进一步增强。但年轻干部缺乏基层的长期锻炼,与群众的感情不深,不了解群众,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还是个普遍问题。有的领导干部不掌握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熟悉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作风粗暴,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问题来抓。要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工作的意识,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途径及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

(一)要把增进感情放在群众工作首位。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为民所系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础和前提,对待群众的感情反映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要牢固树立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要清醒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基本问题,始终把群众当作我们的衣食父母。要怀着对群众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就要认真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尽心尽力,感动群众,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来对待,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二)要把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作为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群众中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最实际、最普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的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4]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要整合工作资源拓宽工作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信箱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通过调研、座谈、咨询、听证等形式,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群众工作资源,形成加强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其通过依法自治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要特别注意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

(四)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仅靠传统的群众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同时,如今的干部队伍虽然大大年轻化、知识化,但不少干部从校门直接进入机关门,没有经历深入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基层实践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能力亟待提升。因此,要把实践作为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第一课堂,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长能力。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协商、疏导、服务等办法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提高群众工作实效。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使之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五)要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决不能搞“形式主义”、“一阵风”和“三板斧”,要靠长效机制来保障。特别是在当前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的新形势下,探索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推动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尤为重要而紧迫。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相关制度,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使党同群众的联系制度化、规范化,使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7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3]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4-11

[4]江泽民,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M]《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193-194

作者简介:许青云(1954— )男,河南上蔡人,平顶山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推荐访问:探析 新形势下 路径 群众 做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