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个性的生成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1-07-27 10:27:20

摘 要:通过对异化、物化以及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不同流派的哲学家们为解决人之生存困境问题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甚至马克思本人认为只有社会和谐,个人才能完满。而别尔嘉耶夫却坚信心灵才是外在世界的基础。别尔嘉耶夫认为,人的内在精神性作为绝对的、原初的“实在”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根基,精神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使人的存在获得了绝对意义和永恒价值。从而为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人们找寻自己心灵家园给以启迪。

关键词:客体化;物化;个性

中图分类号:B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16-02

众所周知,“物化”这个概念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所提出的,并由西马的后继者们所进一步的发挥及深化。而别尔嘉耶夫是西方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说,客体化世界批判与物化批判的比较也就是西方存在主义与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之间,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别尔嘉耶夫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之间的一种交流和对话。而我们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比较,其主要目的是在比较的坐标中确定别尔嘉耶夫批判理论的精神价值维度。并且我们之所以能够将两种批判理论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因为二者之间确乎存在着共同点和一致之处。当然,由于哲学立场不同,这两种批判理论之间的差别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与物化批判理论的相同点

首先,这两种批判理论都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社会中,因实证主义的盛行发展而导致人们生活价值虚无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方马克思主义们为了解决人的生存困境而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文化层面展开批判的,而别尔嘉耶夫却以人的生存为核心,对客体化世界进行了全面剖析和批判,借以唤醒人们对人性化的上帝的向往与渴望,并从中为人之生存确立精神价值维度,给人以终极意义上的关怀。其次,相似的批判主题。别尔嘉耶夫对于客体化世界中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如科学技术、文化、金钱财产及官僚政治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这些构成了他的文化批判的主题。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在进行批判时,也涉及内容广泛,比如说: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官僚政治批判等等。再次,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是强调自然领域的客观必然性,社会领域的经济必然性原则,将社会的发展视为由经济必然性所决定的,按照一成不变的规律单向线性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它忽略了对人的心理本能,需要等主观因素和文化问题的分析,而过分的强调客观必然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之主体性和人的自由创造性的后果。所以,不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别尔嘉耶夫甚至马克思本人都对“正统”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最后,共同的理论来源。别尔嘉耶夫的客体化概念就是深受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影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资本主义经济里被马克思称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的东西,我则称之为客体化,变成客体。”别尔嘉耶夫的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是结合20世纪人之生存困境,从文化层面对科学技术、大众文化、金钱财产等异己力量对人的统治进行了批判,并积极倡导恢复人的自由和创造性本质,坚决反对客体对主体的压制,反对共性对个性的吞噬及外部必然性对人的自由的奴役,从而强烈地体现出了批判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情怀。这可以算是他对马克思异化理论所蕴含涵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的吸取。但是由于二者哲学立场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异化”和“客体化”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直接来源的,他们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本质精神——聚焦人的生存方式,批判人的生存困境,扬弃异化,使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实践本质复归于人,从而实现人的解放,而且还拓展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思想主体,把马克思所主要关注的政治、经济批判转化成技术理性时代的文化批判。这种批判主题的转换是在20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扬光大。但是,不可质疑的是,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别。

二、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与物化批判理论不同点

首先,哲学基点不同。别尔嘉耶夫的哲学是宗教存在主义式的哲学,他的批判理论虽然也是致力于人的解放,但他所说的人总是和神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说,他所说的人是神人。在别尔嘉耶夫看来,真正的人就是上帝,就是具有神人性的人,所以要使人解放,就要使人成为神人性的人。而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哲学基点则是实践哲学。在他们的视野中,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实践是人的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统一,是人的现存和应存的统一。总之,实践揭示的是人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存在物,他是与世上其他一切存在物不同的。当然,他们并非只是对人的本质——实践进行一种本质的规定,而是十分重视实践的历史规定性,他们强调人应是历史的人、社会的人。

其次,他们对人的命运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别尔嘉耶夫所说的客体化世界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客体化与人的存在本质相连,印证了人的悲剧性命运。所以,他的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很大的悲剧性色彩。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继承了马克思的精神,在对待人的命运上,表现出极大的乐观态度。他们认为,随着对异化的扬弃,人将最终获得解放。不过,虽然别尔嘉耶夫的思想具有悲观色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屈从于客体化世界,实际上他的批判理论本身就证明了一种他对人的命运的一种抗争。

三、个性的生成——克服物化的别一种途径

别尔嘉耶夫认为,人最可宝贵之处在于人是个性的生存,也正因为如此,人才变得不平凡,成为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存在。别尔嘉耶夫所谓的“个性”并不同于一般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其含义非常丰富。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个性是超个性的。在别尔嘉耶夫这里,超个性的存在也就是上帝的存在。它指明个性的生成需要上帝的引导,个性的存在必须要以超个性的存在——上帝为前提。其次个性是超越、抗争。个性是人身上的神性,它不是现成、给定的,它是人为之奋斗的理想,这是人的最高意识和最大的使命。人正是在与各种异化力量的抗争中才使个性得以展现和丰富,否则个性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同时,个性是抗争也表现为个性是超越。别尔嘉耶夫所说的超越,意味着使人走出主观性向超个性过渡。超越之路是人与上帝、人与他者、人与世界的生存交往之路,是一条内在体验之路。最后,精神王国是个性的终极追求。在别尔嘉耶夫哲学体系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红线,即精神王国与凯撒王国的对立,这两个世界的矛盾与冲突,对抗与斗争构成了别尔嘉耶夫人学思想数十年不变的主题。在别尔嘉耶夫看来,所谓的凯撒王国是指一切体现必然性、决定性、麻木僵滞的给定的东西,它与前面所说的客体化世界是同一个含义;而精神王国则指人的精神世界,在其中人的自由得以张扬、人的创造性得以发挥、人的个性得以真正的实现,这是人之生存所不可或缺的终极追求。而要理解别尔嘉耶夫所说的精神王国,首先得理解何谓“精神”。正如别尔嘉耶夫在《自我认识》一书中所说:“我的哲学是精神的哲学。精神对我而言,就是自由、创造行动、个性和爱的沟通。”[1]

在别尔嘉耶夫看来,“精神仿佛是上帝吹的气,这气渗透到人的实质之中,并将其生存的最高价值和最高质,内在的独立性和统一性都传递给了人。”[2]这就说明,精神是人身上神的因素,是人身上最高的质、最高的价值、最高的成就。换句话说,精神能够提升人的价值赋予人的生存以意义。精神作为超验的东西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生命中的永恒的超越欲求与行为,精神对世界的态度是革命的,它以积极的创造行为为标志,并以爱和牺牲来拯救世界和改变世界。因此可以说,每一个精神行为都是创造行为。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得事先需要精神向人生存的世界渗透,使世界精神化。

以上就是别尔嘉耶夫对精神的理解,这也是俄罗斯宗教哲学家们对人生存意义的苦苦思索。弗兰克在《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就道出了俄罗斯宗教哲学家们共同的心声,他说道:“俄国人为生命的意义而痛苦。他们尖锐的感到,如果单单是‘像大家一样活着’——吃、喝、娶妻生子、为生计而忙碌、为平凡庸俗的快乐而快乐,那就是迷茫地漂泊在无意义的漩涡之中,犹如被时间之流冲走的木片,面对必然有终的生命而不知为何生存于世。他们全身心的感到,应当不仅仅是‘单纯地活着’,而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确,当人们在思索为了什么而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生命意义的追问。人的生命意义何在?俄罗斯宗教哲学家们的答案的共同之处就是,为了超越现有的经验世界,追求此岸世界所没有的最高的幸福和绝对的真理。弗兰克说这种绝对的和最高的幸福是“穿透和照亮人生的理性之光”,是人的永恒生命,是人的真正完成,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觉自愿的为精神王国献身。

推荐访问:生成 个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