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生代农民工户籍问题研究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2-03-18 10:12:3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富余劳动力走入城市并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强烈,然而由于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城乡壁垒使得他们的进城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户籍制度所造成的种种制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影响,由此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方向。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户籍制度 权益 市民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走入城市,这样一个新群体的形成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户籍问题尤其被大家所关注,究其原因,户籍与农民工的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正确认识户籍制度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尝试从户籍制度层面分析和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户籍制度概述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从农村进入到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年,目前这部分人群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总数中约占到60%,他们大多接受过一定的教育,虽出生于农村或户籍属于农村,但是没有像父辈那样在农村生活过很长时间或务农,他们长期居住在城市,习惯并渴望留在城市,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他们又无法在城市很好地生活,始终处在城乡的夹心层。

户籍制度即户口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对其所管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编制和统一管理,户籍制度的本质仅在于方便人口的登记和管理,但是随着不同时期改革的需要户籍制度不断演变,并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与人们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相关的特殊意义,逐渐成为社会不公正的一个重要渊源。

二、二元化户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制约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增加,特别是出生于80、90年代的年轻一辈对于这种差异感受得更为明显,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正在逐渐壮大,然而他们的进城之路却并不那么顺利。不可否认,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在学历、能力等素质方面存在不足,但是户籍制度所造成的资源、权益等的不均衡更应该引起重视。

(一)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方面的制约

青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是因为城市有着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可是很多地方存在着明显的就业歧视,为了保护城市居民自身的利益,有些单位要求有城市户口,外来或暂住人口即使具备了相应的条件仍会被拒之门外,另有一些城市政策上就明文规定了外来务工人员只能从事规定的工种。这就导致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从事的工作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缺少基本的权益和福利保障,多集中在个体、私营企业,从事生产、制造、服务等行业,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无法获得跟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资格。

(二)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子女在教育方面受到的制约

随着整个时代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生代农民工要想不被城市所淘汰就必须坚持提升自己,然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或者所在的单位性质并不能满足他们学习和培训的需求,他们自身的收入也很难再有富余的部分负担需要付费的业余教育。户口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到下一代的受教育状况,对非当地户口的农民工子女来说,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支付着借读费、赞助费等等,因为费用高昂很多人只得将孩子送到当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或者送回农村读书,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资源,教育问题如此延续下去,只会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受到的制约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所从事职业岗位、性质的差异也导致了他们所享有的社会保障的权益的差距,城镇以户口身份为条件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政策新生代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政府虽然近些年来对农民工问题逐渐重视起来,但在政策的实际执行中还有很多缺失,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障不到位。

三、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

随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弊端的逐渐显现,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逐步迈开,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及各地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展开都让我们看到了成效,然而仍然有很多举措只是流于形式,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也是利弊两方面的。

(一)户籍制度改革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有利影响

1.户籍制度改革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迁徙自由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公民应当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权利,从1958年以后我国对于农民工的迁徙和进城居住都施以政府管制,直到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放开才使得农民工可以自由选择进城务工或居住,进入到21世纪之后各大城市的准入政策为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城市,符合一定条件的也可以在城市居住,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取消,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逐步建立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市民的平等身份提供了前提。

2.户籍制度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营造了平等的就业环境

近年来各地政府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例如上海市2002年制定的《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对单位用工行为、外来从业人员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重庆市2011年通过了《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为进城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服务和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有利于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平等就业,维护其劳动权益。

(二)户籍制度改革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利影响

1.户籍制度改革降低了进入城市的门槛,市民化的成本却没有降低

户籍制度改革之后政府允许并鼓励农民工进城就业,但是绝大多数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中都有规定购买当地住房者可转入当地户籍,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使得他们能够真正留在城市的可能性很小,高昂的市民化的经济成本使得户籍制度改革只能流于形式。此外,很多城市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引进人才,没有高学历、高文凭、技术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迈入城市这道高墙是个问题,而他们自身又无法负担起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这部分市民化的成本。

2.户籍制度改革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进城风险的提高

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农转非意味着进城农民要放弃土地的相关权利,如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对“三农”的重视,农村户口的优势显得越来越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转户进城既是他们长久以来的愿望,但同时也要为这项选择承担风险。户口上的转入只是形式上有了市民身份,城乡居民之间的隐性差距,城市对于农村的歧视心理等依然存在,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是否如预期那样还有所疑问,而要为一个看不清的未来承担失去土地的风险,这一点让很多人宁愿选择保留农村户籍,这也是户籍制度改革所遇到的难题之一。

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探究

(一)剥离户籍制度的附加利益,建立一元化的城乡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原本的功能仅在于人口和居住信息的登记、管理,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公共利益却牵涉到很多问题,一元化城乡户籍制度的建立不单是户口、身份的变化,公共利益的协调才是根本,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应该是城乡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统筹发展,政府应该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公共利益剥离,对与户籍制度挂钩的政策进行清理改革,并对户口转移人群进行重点管理,做好户口转移的后续工作。

(二)实现迁徙自由化,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逐步调整户籍制度。

目前的城乡人口流动虽然有所放开,但是仍然有很多显性和隐性的门槛,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原本的纯粹的户籍管理功能,保障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而改革又不能以强制政策一步到位,应当以市场为中心,兼顾城乡经济的承载力度,让市场来配置资源、调节城乡人口流动。

(三)加快农村发展,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户籍问题。

城乡差距和户籍问题的附带利益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就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农村建设,发挥农村的劳动力优势,并稳定和妥善处理回流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弱化城市户口利益带来的人口盲目流动,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政策,逐步消除户籍问题所造成的不公正。

参考文献:

[1]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10).

[2]陶然,刘凯.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J].人口与发展,2009,(6).

[3]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4]罗辉.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趋势及其机制创新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12(4).

[5]朱筱凯.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8.

[6]程亮,郭剑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探微[J].中北大学学报,2005,(1).

[7]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J].法学,2004(5).

[8]陈占江,李长健.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机制[J].求实,2006,(1).

推荐访问:新生代 农民工 户籍 研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