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条件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2-04-11 10:09:20

【摘 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三大发现、欧洲三大先进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高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主观因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经济;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是民众观察时代变化的认识工具,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指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影响最广泛而深远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创立,它的产生绝非偶然,而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的经济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与无产阶级运动的组织开展、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研究成就,西欧先进思潮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学识品质都是密不可分的。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

马克思与恩格斯生活的19世纪,工业革命及科技的进步已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19世纪初,英国的煤和铁的产量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产量的总和还要多。19世纪30年代后,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国,也都先后跨入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状况之下,隐藏在社会深处的矛盾才会在人们面前日渐呈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而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深重的社会灾难。

首先,社会贫富分化,工人们极端困苦。原本有了机器,工人们在做工之时便可以减轻自身体力的付出,可是在这种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之下,机器却演变为不断地榨取工人们血汗的工具。机器不但没有解放工人们的双手,而是将工人们的生活、人生牢牢地拴在了机器之上,禁锢在了工场之中。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采取各种方法如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工人们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人的工资、雇佣廉价的女工和童工等手段,拼命压榨工人的血汗。 在19世纪上半叶,工人们每天劳动12到14个小时是非常普遍的。恩格斯曾根据自己从1842年至1844年在英国亲身观察的经历写下《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本“血淋淋”的书,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当时英国的工人阶级过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的生活,居住在潮湿拥挤的小屋子里,百病丛生,在无尽的剥削中看不到希望,“现在,谁要是生而为工人,那么他除了一辈子做工人,就再没有别的前途了。”

其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发展,愈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人因机器的使用而失业,无产阶级趋于贫困,从而不断破坏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在利润的驱使之下,资本家们加剧了相互间的竞争,从而造成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上的盲目扩张,又导致了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早在1825年,英国就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约每隔十年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使得大批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社会生产力和产品遭到空前的破坏,工人阶级的生活雪上加霜,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

二、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恩格斯曾深刻比较了奴隶制度下的农奴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得出结论“总之,这两种人的情况大体上是一样的,如果说哪一种人的情况更坏一些的话,那自然就是自由的工人。这两类人身份都是奴隶,可是在奴隶制度下,对农奴的奴役是公开的,明显的,然而对于工人们的奴役,却是狡猾伪善的,蒙蔽了被奴役者工人本人和其他所有的人,所以资本主义制度是比以往旧的农奴制还要更坏的奴隶制。”工人们也许没有什么知识,但这个阶级的本能要求却恰恰是历史前进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唯有进行革命才有可能摆脱困境,所受的压迫之深也让工人最有可能拥有反抗的决心。工人阶级最易觉悟,且数量飞速增长,他们同大机器相联系,大生产的高度集中和连续性,将工人们像士兵一样组织起来,成千上万的工人们集体劳动,相互协作,在大生产的物质条件中养成了坚强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宽广的胸怀。

在1794—1796年英国的羊毛加工、缝纫业建立起了最初的一批工人团体,工人们勇敢地组织起来进行罢工。随即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工人们的斗争逐渐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发展到全国及至欧洲,这些斗争强烈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表明了无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也展现出无产阶级的英勇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觉悟。而这些工人运动都相继失败了,又表明了他们在斗争中所面临的困境。恩格斯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他给马克思写道:“在科伦,我留心观察了三天,使我最感到惊奇的是,我们所开展的规模宏大的宣传工作,那里的人们十分活跃,但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十分明显地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支柱。”无产阶级人数众多,且斗争的精神高昂,可是他们需要有一个指导,需要有充满睿智的领导人为其实现历史使命来指点迷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斗争的需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三、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三大发现、欧洲三大先进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

经济上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揭示出,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世界所有的生命体中,细胞都是其基本单位,细胞是有規律地分裂、有规律地增殖;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形式的能量,它们既不会凭空地产生出来,也不会无故消灭,而只能从这一物体上转移到别的物体之上,或由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其他的形式,这便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大自然中生物的种类众多,但各种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便是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而我们人类亦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经历漫长的时期才成为今天的人。19世纪自然科学界的这三大学说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出了共同的哲学道理——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的、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从而成为了总结哲学的知识基础。

马克思总结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尤其吸收了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看来,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的社会历史还是人的精神,都是一个过程,且这一过程并非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一个持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然而他的辩证法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辩证发展的主体是精神,而并非物质世界。因此,黑格尔不是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引出的辩证法规律,而是将辩证法的规律强加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费尔巴哈,坚持唯物主义,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抛弃了。他在解释自然现象时是唯物的,但是在考察人类社会历史时,则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哲学思想当中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去其糟粕,摈弃其唯心主义;又吸收费尔巴哈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摈弃了他的形而上学,从而将辩证法的思想同唯物主义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对经济理论的研究也走在前列。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深入地研究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之后,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经济生活亦同自然界一样,都要受到规律的支配。他们提出劳动创造价值,但又极力掩饰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否定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他们的劳动价值论,并进一步揭示出隐藏在商品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工人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而资本家的利润是来自于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这一学说揭示了工人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根源,也揭露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这一伟大学说无疑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3、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以及英国的欧文,是19世纪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在他们看来,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和对工人的剥削压榨,不劳而获者的富裕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皆表明资本主义是一切罪恶的根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某些特征的合理推想,同时批判了他们否认阶级斗争,忽视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错误观点,明确地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无产阶级才是创造新社会的真正力量,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才是工人阶级夺取胜利的正确道路。至此,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四、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高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主观因素

知识丰富、观点独到、思维缜密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方向,总结人类历史的优秀成果,创立出自己思想理论体系,这是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艰辛付出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律师之家,天资聪慧,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25岁时娶了名门闺秀燕妮。按照世俗的眼光,青年马克思的前途是光明灿烂的,他将会成为“马克思教授”、“马克思部长”、“马克思行长”,甚至会有更高、更多的头衔。可是自他25岁之后,他的人生似乎在走下坡路,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富贵,开始了之后长达40年拼命工作、革命和斗争的生活。他为何会如此选择?这便是深深扎根在他心中的对人类解放的理想的推动。马克思在中学时期的作文里就曾饱含深情地写道要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和幸福而工作,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所以他才能牺牲他个人的利益为全人類的未来做考虑。

但是仅仅只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够的,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还要脚踏实地,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的努力。马克思一生忘我工作,常常是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身体不太好,所以他“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马克思写《资本论》,在动笔书写之前花了14年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他阅读过的书籍材料多达一千五百多种,研究过社会多个领域如土地学、经济学、化学、政治学等各方面的问题,并且写下了一百多个笔记本。他将搜集到的资料加工分类整理,待到《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已经过去了二十四年。

在革命的道路上,马克思并非孤军奋战,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相见,开始了两人一生的合作。恩格斯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工厂主的家庭,但他对经商毫无兴趣,而是有着同马克思一样的精神追求。他曾在工厂里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共同劳动,对于工人们的悲惨生活充满的同情。因马克思受到政府的驱逐和监视,家财耗尽,为了能使马克思专心写作,恩格斯主动担负起马克思一家的经济问题,十年如一日源源不断地给马克思汇款,不得已去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商业活动。马克思去世后留下了大量的手稿,为了完成马克思的遗愿,60多岁的恩格斯不顾自己缠绵病榻,没日没夜地辨认马克思潦草的字迹和惜字如金的句意,不断地推敲、补充、修订来保持马克思思想的连贯。这项工作无疑是艰巨的颇费功夫的,但恩格斯绝不贪功,心甘情愿地居于马克思之后,“我一生所做的都是我预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我演的只是配角,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 王万民,韦克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宋梦婕(1985—)女,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

何红娟(1989—)女,甘肃庆阳人,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

曾明芳(1986—)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 创立 条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