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教师实习报告 时间:2023-06-23 12:50:35

【摘要】全球经济竞争使得服务业发达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变得尤为必要。而旅游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发展状况必然会对我国服务贸易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将就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应资料研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政策的制订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创汇能力

一、旅游服务贸易内涵

(一)服务贸易内涵

服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这样定义服务贸易:“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二)旅游服务贸易内涵

旅游服务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游即国际收入游,也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表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量变动情况(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WTO官方网站DATEBASE数据库计算得出。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其发展带来了国际交换范围和程度的扩展,增长势头迅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愈益重要的份额。

近些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飞速发展,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为12029万人次,其接待人数比27年前增长了近66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也在不断增长,2007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1.09万亿元,增长10%,首次突破1万亿元。如表1所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从1995年到2005年平均占服务贸易28%以上,旅游服务贸易成为整个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创汇能力不断提高,当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份额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世界10大旅游贸易国之一。

(一)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持续增长

199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仅为218.07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出口126.02亿美元,进口92.05亿美元;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已达510.55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出口292.96亿美元,进口217.59亿美元。

(二)旅游服务贸易比重下降

虽然旅游服务贸易总量持续增长,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中排在首位,但其比重由1998年的43.12%下降到了2005年的32.27%,旅游出口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52.74%下降到39.37%,旅游进口贸易由1998年的34.51%下降到2005年的25.97%。

(三)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大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增长率一直为正数,除了2003年“非典”疫情特殊情形,1995-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9.33%,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7.89%。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以及第四大旅游客源国。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为我国的创汇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出境旅游也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旅游服务贸易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年来,旅游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我国旅游现已初步形成国际接待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一起上的新格局,发展前景很是乐观。但是,我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和世界旅游强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因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旅游环境不尽如人意

旅游环境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这三种旅游资源应并重开发。据对我国42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调查发现,31处存在严重的旅游垃圾污染问题,占被调查总数73.8%;只有8处环境破坏与污染较轻,仅占被调查总数19.05%。比如神秘的西双版纳,曾经是我国宝贵的热带原始森林,极具开发价值,但近十几年的毁林开荒,伐木取薪,森林面积急剧下降,原本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已降到临界限;人们对同属旅游环境的社会环境更是认识不足;谈及法律环境,我国旅游法规的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极不相称,很多“旅游法”及其相关法律至今尚未出台。

(二)缺乏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

旅游业实际上是跨国性的行业,只有消除国际旅游的障碍,保证国际旅游人数增加才能为国家赚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外汇。而优质、高效、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才是保证国际旅游者重复消费的重要条件。我国目前正缺乏这种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签证手续烦琐、海关和边检的效率低下、兑币地点少等。同时,旅行社市场混乱,价格欺诈、违规操作无所不在。

(三)缺少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

开发旅游业必须树立旅游产品的观念,而旅游产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有机组成的综合体。如果不注重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旅游业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比如对于自然景观,国家认定的风景名胜区许多处我国只重视开发使用,而不注重管理保护。

(四)旅游商品供应存在问题

国际旅游商品创汇占旅游收入40-50%,我国大陆平均为20%。旅游是一种异地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活动,购物则是旅游过程中的延伸和旅游感受的物化,这就要求旅游商品具有地方性、纪念性、知识性、艺术性、收藏性等特色。但我国的旅游商品样式陈旧,品种单一,缺少地方特色,商业气息过重。

(五)旅游业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导游为了追求所谓“灰色收入”,伸手索要小费,频繁带游客购物,甚至帮助不法商贩推销假冒伪劣商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参观游览,侵犯了游客的合法权益。有的景区还随意提高游览票价和景区物价,强买强卖,大大降低了我国的国际信誉,对我国经营经济全球化有很大影响。

四、我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对策

(一)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旅游业属于服务贸易领域,人员跨地区跨国界自由流动,贸易壁垒少故难以形成全行业垄断,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在于增加收入,刺激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口,此种利用外资的方式对增收有明显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我国旅游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达到了200亿美元,超过了同期全国旅游投资的50%。我国经济生产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我们更应该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抓住入世的好机遇,有效利用外资,通过逐步解决旅游企业资产存量规模过小的问题来开放旅行社市场,推动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同时,国家旅游政策以及有关制度是发展旅游业的保障,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法律环境的改进更多的需要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扩大政府间高层的合作与交流,消除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壁垒,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增长;旅游事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就我国入境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制定适宜的旅游战略,运用好宏观调控手段,保证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做好有关旅游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从法律角度全面规范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提高国际旅游服务的技术含量

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也较大,其相关的产业涉及交通、娱乐、购物、住宿等。在信息化时代里,旅游体系不仅仅是旅游景点、旅游交通、旅游宾馆饭店等空间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以信息为核心,由众多旅游资源、旅行社、宾馆设施、交通部门、金融部门参与,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由旅游产品信息传递引起的旅游者流动。信息传递成为游客、旅游资源供给者和旅游代理商三要素动态交流的桥梁,因此,加快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国际旅游服务产业链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旅游业竞争力的捷径。目前,信息技术目前已在国外旅游服务业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要加强对科研的重视,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

(三)加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

旅游业属于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依赖型服务,游客都希望体验到的是“原汁原味”的自然和文化风貌。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这种开发往往会影响资源的原生态风貌,所以开发与维护的矛盾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长期性矛盾。在处理这一矛盾的时候要明确的是:旅游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旅游资源一旦遭破坏就不可复得,故我国发展国际旅游服务业应坚持可持续性和以人为本的统一,按照旅游景区接待承载能力开展旅游服务贸易,多注意发现和保护有历史文物价值的亮点,防止过度开发。

因此,要想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理性地选择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走“保护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致富人民群众——建设生态环境”的旅游消费生态化道路。

(四)丰富旅游商品的供应

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区特色分明,很适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处于初级阶段,国际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观光型产品、团体旅游产品比重大,回游率不高。因此,要促进旅游服务贸易,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要、资源特色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层开发,挖掘我国旅游产品的潜力与优势,拓宽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面,同时重视对我国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建设。

(五)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

世界旅游组织教育理事会曾提出旅游教育和研究会比以往更重要。因为内旅游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并不断对已有的旅游服务提出质疑,他们需要更高的安全度、更多的选择、更高质量的服务、更高的满意度。而这种需求的实现不仅要求旅游服务人员在理论知识、外语运用和服务技能上达到相当水平,同时还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懂得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熟悉国际旅游和善于旅游宣传促销的管理人才,这些都必然建立在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大旅游教育”的新格局,发挥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效益;设置独立建制的旅游学校,引领全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构筑旅游教育研究平台,建立旅游师资培养基地;积极开展旅游教育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等。

参考文献:

[1]朱腾飞.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

[2]徐少军.我国旅游贸易发展战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6(11).

[3]冯德连,徐松.国际贸易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林贤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法律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作者简介:葛雯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旅游服务 策略 我国 贸易 研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