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建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群建设与改革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2-14 10:09:55

摘要:为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课程群总体优化的高度,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群建设与改革。对全面整合、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加强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融合及知识结构的优化都极具实际意义。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98-02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学校可以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三大类。新建本科高校是指1999年以后升格的地方本科高校,这些院校承担了近60%以上的本科招生、培养任务,从数量上看,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新建本科高校有三个关键词:地方性、应用型和本科高校。大多定位在应用型本科,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思想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办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不愿意放弃精英教育思维,照抄照搬学术型大学(传统本科)模式,课程体系还在沿用精英教育的办学思路,一味追求向综合型、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没有按照大众化高等教育规律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规律去办学,培养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论理论水平、理论基础比不上学术型大学的毕业生,论动手能力、技术研发又比不上职业技术高校的毕业生,从而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越来越突出,而同时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奇怪现象。因此,必须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在教学工作中课程建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是教与学的中介,因此,课程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质量。有了一流的课程,才会有一流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科特点是发展迅猛,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这就给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提供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将使学生具有本学科领域内扎实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终身自我发展和开拓的能力。[1]因此,专业基础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1.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与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方法是近年来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并将传统教学组织的两层架构进化为三层架构,使技能要求独立于课程,形成目标明确的课程群层次,嵌在课程和培养方案之间。由课程群承载技能培养目标,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的知识点抽象出来,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课程教学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逐步实现与培养目标的吻合。[2]

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系列课程是一个大的课程群,包括的课程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年来,这些课程也一直在进行改革和建设,如何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目标出发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新颖性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并进行整体优化,现有力度不够。要达到这个目标,单一课程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每门课程都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会出现内容的重复,这必然造成内容多和课时数不足的矛盾,而且这些课程在我院又分属不同的系和教研室,难以沟通,影响课程体系的改革,致使课程的系统性不够、应用性不够、课程优化不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够、教师相互研讨不够。[3]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群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遵循认知规律,依托课程体系,横向融合、纵向贯通、整体优化,组建了跨课程、跨系、教研室的系列课程群教学团队,对这一课程群进行整体建设和改革。在课程群这个平台上深入研究所涉及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细化。在此基础上,遵循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充分考虑同期课程与课程横向间的相互融合和前后课程纵向的贯通与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实现整体优化,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应用性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从而实现整体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2.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本科教育是以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来设置课程的,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这样的培养方案并不适合今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目标所需要的岗位核心能力来设置课程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技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课程教学团队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全面审视该课程群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修订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本着以更新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整合、优化系列课程和加强实践环节为重点,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站在系列课程群的平台上全面整合、优化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分清课程之间的界面和匹配关系,尽量做到整体优化。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有用、可用、管用”的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新的教学大纲剔除了各门课程中一些过时的知识、重复冗余的知识点,使得整体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优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呈现一个既重视基础又体现应用性的教学体系。

例如,在“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中,对于各种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大量压缩了器件内部的工作原理分析,侧重器件的外特性、技术参数和工程应用方法介绍。通过典型的分立元件电路,重点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注重电子电路的组成及结构分析,减少复杂的数学推导,突出定性分析和工程估算。而在“数字电子技术”中重点介绍其外特性、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实践教学对学生深入掌握课堂所学理论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院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实验课均单独设课,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理论课与相关实验课严重脱节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次改革在制定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师共同研讨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全面修订实验课的教学大纲。新的实验教学大纲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工程训练为基础,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实验学时。实验课程体系涵盖“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四个层次的实验。验证性实验侧重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实验侧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设计性实验侧重设计能力的培养。设计性实验往往涉及到多个知识点或多个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创新性实验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接触到现代电子技术分析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子技术的能力,鼓励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主要通过集中实践环节来实现。四个层次的实验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又强调创新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3.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媒介,一本好的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我们一直选用的是国内重点院校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突出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大多是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术型人才编写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些教材不适合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以及新修订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以来我们先后编写出版了《现代电子技术工程设计与实践》、《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和《电子技术及应用学习指导》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新编教材特色鲜明,全书结合科研生产实践,针对工程设计与应用,突出“工程应用”的特点。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科学和有益的探讨,知识体系完整、系统,内容安排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些重点、难点概念的叙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使用过的教师普遍反映该教材定位明确,针对性强,特别适合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众多本科高校使用。该套教材已被近30所地方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选用,任课教师普遍反映教材定位明确,针对性强,特别适合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高校使用。

4.加强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在新建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还存在重学历学术、轻专业技能实践的倾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新建本科高校教师,尤其是中老年骨干教师已经适应了学术型体系之下的教学模式,对985、211大学名师编著以及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已讲得滚瓜烂熟,课堂上讲讲理论知识还行,真到企业一线去指导生产、研发就没有了底气。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骨干教师素质要具备企业经历与学术经历的双重素养,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一方面,要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方面向应用型教师倾斜,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另一方面,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大力加强协同创新,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渠道,积极从企业行业和科研院所聘用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二、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是高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因此必须把课程建设置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

课程群建设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转变最难的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要引导地方高校教职员工转变观念,树立“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这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学科的完整性与知识的应用性的关系;二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三是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在现有体制下,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还存在很多困难,使得实习、实训环节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要强化产学研合作,要从过去封闭式独立培养向开放式联合培养转变。

参考文献:

[1]姐云霄,王卫东,张健明,等.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2010,(13):45-48.

[2]龙胜春,沈永增,何通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0,(1):34-36.

[3]李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221-222.

(责任编辑:王祝萍)

推荐访问:基础课 电子信息 类专业 新建 本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