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从国家安全层面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考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3-26 10:10:58

【摘要】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海上合作与交流。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与发展遇到诸多关系国家安全的因素,这些问题如不解决,“海上丝绸之路”难以推进。文章初步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遇到的关系国家安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安全 战略 投资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

2013年 10 月,习近平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着眼世界大局、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长远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对于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繁荣、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是新形势下应对挑战、用开放倒逼改革的重要途径。打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经济大通道,有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有利于为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提供资源支撑,为中南、西南地区科学发展提供市场驱动;有利于建立“以我为主”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网络,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另外,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助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而且对促进区域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大大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

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还有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矛盾,有些是大国干预产生的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影响着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关系,如果矛盾爆发,极有可能形成对人民、对国家不安全之事件,不利于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不利于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和共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国家安全问题有:

南海争端问题。在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上,中国与东盟的一些国家有所争议,这必然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南海海域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可谓咽喉要道,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波斯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由此南海便成为大国传统安全框架中各国势必争夺控制权的重要战略地理位置。近几年,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宣称对这片海域拥有主权,按照国际法中的领土主权划分方式与原则,中国无可争议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但是东盟某些国家显然已经违背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一改过去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立场,通过陆续加强在南沙群岛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企图由此证明自己才是南沙海域的所有者,有的国家甚至公然入侵中国南海岛礁及海域。目前,中国大陆和台湾实际控制的岛礁仅有9个,而越南占领29个岛屿和珊瑚礁,菲律宾占领8个岛屿,马来西亚占领5个岛屿和岛礁,文莱、印度尼西亚也对部分岛屿和海域提出了主权要求。①这些国家间为争夺资源在南海区域发生的争端从未平息。另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介入让本来已经复杂化的南海问题更难以解决,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都相继引入大国的石油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南海石油资源,这一做法间接把大国利益涉入到南海问题中。

总之,由于历史、主权、资源和政治力量等多种因素,形成当前南海周边国家的不稳定局势,再加上大国的介入,使得南海问题矛盾日趋复杂化,蕴藏着不定时、不稳定的冲突,这一局势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和各国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反华排华问题。历史上东盟的一些国家大都有过反华排华运动,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的华人华侨经营成功,导致原住民担心中国通过华人华侨控制本国经济和政治。越南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批驱逐华人,剥夺华人在越南的投资。马来西亚进行了反华暴动,导致死伤数人,当地华人财产损失严重。这种反华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和破坏了华人华侨在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地位。历史排华运动带来的排华情绪不可避免将会长期存在,这也势必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恐怖主义的威胁。由于东盟各国人民大多数信奉教派,而教派多样,这种多种宗教并存的文化多元化现象,也会让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有机可乘,因此,东盟地区是恐怖主义的滋生地之一,这些恐怖主义势力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在“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向中国以及东盟各国移植一些思想,利用各国的政治、文化等矛盾,引发更多复杂问题。

另外,东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交往中,有些地域可能经济未能尽快得益于发展,当地仍相对较为贫困,这会引发群众对当地政府的不满。恐怖分子则可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宣传反政府、反华的言论,激化民族和政府的矛盾,加剧反华情绪。曾经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东盟各国均处于经济萧条的困难局面,恐怖组织利用城市失业人口、农村闲散青年和其他群体等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从中招募成员建立“伊斯兰教祈祷团”,并鼓动一些成员成为自杀式爆炸的自愿者。

从历史上看,东盟大部分国家原来都是殖民地国家,当初殖民者为使国家臣服于其统治之下,制造各种矛盾,利用矛盾动乱来维护殖民统治,这也就留下了历史的祸根。矛盾不可能短时间解决,各种情绪也依然存在,这也就是东盟国家成为恐怖分子栖息地和恐怖袭击的集中地区的重要原因。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共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这些国家往来,恐怖分子很可能利用这一机会,制造一些恐怖袭击,这将会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疆独、藏独、壮独分裂势力问题。多年来,以疆独、藏独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在新疆、西藏等地制造了种种暴行,严重影响了新疆、西藏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潜伏在中国境内的疆独势力不仅继续通过走私、盗印和散发境外的泛突厥主义和伊斯兰极端主义宣传品来进行分裂活动,甚至变本加厉在新疆的一些大学讲坛、学术会议乃至公开出版物上直接散布分裂言论,其气焰愈发嚣张。这些势力在新疆、西藏的猖撅有着深刻的历史思想根源、国际政治气候和国内因素等各种原因,因此对它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激烈的②。另外还有最近几年出现的壮独势力。当今的壮族有部分知识分子大肆鼓吹民族主义,表现为:对内,抬出所谓的布洛陀是壮族的祖先,希冀以此整合尚未成型的壮民族;鼓吹壮族是古越人的直系后裔,要求对古越人的一切遗迹成就的继承权;壮族,布依族,以至于侗族、水族、毛南族等壮侗语族甚至包括南方汉人都应当合并为大越族。对外,鼓吹泰族、老族、傣族与壮族有同源关系,是所谓的比侬,一方面,以覃圣敏等为代表的体制内知识分子利用中国国家经费先预设立场再予验证的手段不断认证之,更是通过国际交流与泰国部分人搭上联系,沆瀣一气;另一方面,部分生活失败对现状不满的壮族更是摇唇鼓舌,喊出了泰国是中国壮族的母国,要求中国的壮族效忠泰国的荒诞言论。这些分裂势力在“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可能会进一步利用便利条件,大肆宣传分裂主义,甚至制造暴力事件,危害国家安全、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马六甲海盗问题。马六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水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价值,它不仅是中国,也是整个东亚的运输生命线,沿岸三个国家因此获得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但是,如今该海峡海盗活动猖獗,且与国际恐怖组织相勾结③,让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利益严重受损,运输通道受阻,一旦遭受到恐怖袭击,经贸往来必然停止,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必将受到极大影响。

解决“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安全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各领域的联系。要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联系,发展双方友好合作关系,为“海上丝绸之路”铺砖引路。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面对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东盟国家产生中国的发展会威胁其国家发展的担心,必然在政策上对在其国家进行投资的企业设置诸多限制,这不利于各国经贸往来,不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成与发展。因此中国必须保持和东盟国家的交流,声明倡导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立场,要保持和增进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关系,消除东盟国家持有的“中国威胁论”态度。政治上,继续加强高层领导的沟通,共同探索扩大合作的领域,并同时提供经验敦促东盟国家进一步改善各国的投资环境,使东盟国家尽可能地维持政策稳定性。行动上,要带来支持某些落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表示与东盟国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意愿。另外,继续通过战略对话、高层领导人互访、双边或多边安全论坛等形式,建立与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安全磋商机制。继续加强经贸合作,发挥中国与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平台作用。经济上,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在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交通、金融、环保、教育、运输、海关、商检等领域的合作。文化方面,要注重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的交流,互相尊重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努力消除东盟国家的人民对中国的各种猜疑和不信任。

第二,投资本地化,缓解东盟国家民主主义的反华排外情绪。首先,“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资本投资应尽量本地化,中国企业在投资方式上可以采取与东盟国家企业合资或合作经营的方式。将中国企业和东盟国家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双方共赢,共担风险,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东盟国家政府和国民对中国企业的排斥,同时也使东盟国家政府在采取不利于中国企业投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时,能够有所顾虑,进而调整政策变动的幅度和范围,或减缓政策的变动。其次,经营本地化。聘请当地雇员,给予他们适当的配股,这样可以强化他们与中国企业利益一体化的意识,降低中国企业的政治风险。最后,中国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可以优先适当在东盟国家本地采购,这样可以同时促进东盟国家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最后,给予东盟国家薄弱发展行业更多的支持,例如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医疗服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给东盟国家政府的形象是友好的,可以使东盟国家在考虑采取不利行动时,或许考虑对其有经济贡献的中国企业给予时间或政策上的通融。这样可以保障中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同时也解除东盟国家的排华情绪和保证他们的国家安全,达到双赢的效果。

第三,利用联合国条约体系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通道安全。目前,马六甲海峡的海盗问题如此猖獗,究其原因,一是当地自然地理位置特殊,二是各沿岸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强,三是对应海盗反恐的机制不足。各国的反海盗反恐基本都是各国自行负责自己的海域,例如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海上联合巡逻,代号为“MASINDO”的印马新三国海上联合巡逻,但是这些反恐反盗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海盗问题,主要原因是未能化解反盗反恐和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矛盾,各国分管自己海域,不允许他国进入,担心他国因此侵害本国安全,这就导致海盗问题日益猖獗。中国与马六甲海峡沿岸三国是《海洋法公约》、《资助公约》、《爆炸公约》、《人命公约》的缔约国,南海争端的六个当事国也是《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这个条约以及《联合国宪章》均可以有效地处理马六甲海峡的反恐反盗问题。各方是缔约国,他们的行为必须符合条约的规定。当然,为了保障各国在反盗反恐中的国家安全,《联合国宪章》、安理会第1267、1368、1373号决议和上述其他条约的规定,反盗反恐要尊重他国主权,不能干涉他国内政。因此,马六甲海峡各沿岸国反对的情况下,一定要杜绝非沿岸国的军事干预,以充分尊重沿岸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④总之,联合国条约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中国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通道安全。

第四,加强舆论宣传,在学校及各基层开展反三独势力的教育。一方面,从宣传上、理论上溯本正源,让中小学生和广大民众了解各民族的历史由来。可以通过中小学教科书、大学课堂和学术讲座、著名学者的专著、现代网络的平台、高科技电影传播先进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在各基层街道、乡镇村发放宣传资料,电视新闻播放视频,揭露三独分子的真实面目,让人们明白如果不全民共同遏制恐怖分子的活动,将会给我们国家及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要解决壮独知识分子的问题,要先从根本上弄清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壮独问题是因为部分壮族知识分子自身私欲的膨胀,认为自己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得到国家的重视,在社会中的地位无法体现,进而提出壮独,因此如何不断完善社会体系,让更多壮族知识分子融入社会,让他们感觉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让他们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引导其走在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道路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另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还需防止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联合国内三独势力的阴谋,坚决打击他们的各种破坏活动。要收集有关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的活动情报,揭露他们的活动阴谋,让人民认识他们的活动会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让人们有安全防范意识,筑起反对分裂分子的人民长城。政策上要主动进攻,先发制敌,不给分裂分子可乘之机,切实把分裂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其形成气候。公安机关是处理危机的先锋机关,它的职责是先期预设“政策”,建立长效应急机制,全面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演练,切实有效地对境内的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进行坚决有力打击,决不手软。要重视日常管理,及时化解和调处矛盾纠纷。广西与东盟紧邻,壮独势力一旦利用各种矛盾就会带来各种问题,导致当地政治和经济的混乱,不利于我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中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要经常深人到壮族等各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矛盾纠纷已形成区域进行走访,不断完善涉及民族信访新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不断细化和改善行政服务手段,真正体现廉洁、高效、务实作风,积极为各民族同胞人员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公信力,使全社会各民族及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共享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法律问题研究—以我国对东盟投资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X2014314)

【注释】

①徐瑜:“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问题分析”,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年。

②王前勇,王有云,胡忠明:“当前应对疆独、藏独等‘三股势力’破坏活动对策探析”,《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45~49页。

③ Adam J. Young and Mark J. Valencia "Conflation of Piracy and Terrorism in Southeast Asia:Rectitude and Utili-t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5, No. 2, Aug. 2003, pp.270~274.

④谭民:“加强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国际法思考”,《南海问题研究》,2012年第1期,第29~35页。

责编 /于岩(实习)

推荐访问:丝绸之路 国家安全 海上 面对 思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