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分析

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07 10:08:57

摘 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的强力支撑,但由于体制性缺陷的原因,致使农村资金供求严重失衡。因此,必须从体制和制度创新入手,完善多元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体系。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资金 筹集

一、现状分析

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的投入。相对于城市与工业经济的迅猛增长,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增长十分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关键因素。

1.国家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比重太低。

据统计,2000年至200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7427.5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为5227.3亿元,仅占总支出的30%。2004年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投入30.11亿元,虽然比2000年增加了13.24亿元,增长77.5%,但仅占当年全国财政对文化投入的26.5%。2004年全国乡村卫生总费用占全国的比重为32.07%,而乡村人口则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3.78%。国家用在农村文教卫方面的投入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悬殊太大。

2.农村大量存量资金被抽到城市。

从2000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3万多家网点和分支机构,即使保存的部分机构也失去了对农村放贷等最需要的服务机能。金融机构从农村的撤出,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而且造成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据亚洲开发银行(2005)估算我国农村每年的资金流出至少在3000亿元以上。

3.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虽然从2004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连续三年都超过6%,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却是在不断扩大。2004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3.22:1和3.28:1。2007年扩大到3.33: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9646元。由于统计原因,我国农民收入中有大约30%的比例是实物性收入,扣除这一部分,农民的货币收入较低。较低的货币收入无法形成一定水平的积累支持持续的投资,极大地削弱了农户的投资欲望和投资水平。

二、供求分析

1.金融支农投放的可行性。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政资金应该承担建设的主体,但是,新农村建设是否取得最后的成功,关键在于农村内部的经济发展能力,而这是依靠财政不能做到的。金融机构的资金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项目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从以往情况来看,农业金融资金约占到全部农业投资的20%左右。在新农村建设中,目前我国涉农类金机构主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机构。除涉农类金融机构外,目前以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业务的国家开发银行在转投资领域后,也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资金源。

2007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0.1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8万亿元,两者相差12.3万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农民从正规金融市场获得贷款余额只有5.3万亿元,其中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获得的贷款量只有2.2万亿元。可见,各种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瓶颈。按我国现有金融机构的实力,只要转变观念,通过政策引导,每年完全有能力向农民提供2—6万亿元的资金贷款。

除了充分利用国内金融资源,积极争取国际融组织贷款同样不容忽视,向中国政府提供较多商业性信贷的国际金融组织主要有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两家。亚洲开发银行2006-2008年向中国放贷45亿美元,其中约80%投向相对贫困的中西部地区,着重用于支持这一区域的新农村建设。以2006-2008年亚行投入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约288元亿人民币计算,到2020年可以得到来自亚行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约1440亿元人民币。世界银行2007—2009世行计划对中国年度贷款规模为10-15亿美元,其中30%左右投入中西部地区农业领域。按照世行每年对中国的最高贷款额度15亿美元,其中30%用于新农村建设计算,到2020年可以得到来自世界银行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约540亿元人民币。

2.社会资本的供给空间。

除了政府投入、金融支农外,来自企业资金、私人资本、外资等多种形式的社会资本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目前,由于农业比较利益较低,而且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还有很多限制,吸引社会资本的量还很少。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过渡,社会资本的投入比例会逐步增大。再加上农村内部的积累,社会的捐赠、支援,社会资本的供给空间也是非常可观的。

三、政策建议

如何弥补这6万亿的资金缺口?结合农村实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城市改革发展好的做法,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构建农村社区银行

与大型银行相比,社区银行规模小、零售成本低,组织架构灵活简单,主要为当地中小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服务。通过社区银行筹集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已有24家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批,共吸收各类资本2.1亿元,吸收存款2.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2亿元

2.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健全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限制非农用地的开发范围,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建立健全土地出让金使用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土地银行,扩大资金来源。

3.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

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可以把巨额的金融系统“沉淀”资金和新农村建设投资缺口之间架起资金融通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可以为农村基础设施筹集大量建设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类投资者投资国债的需要。在2007年国债发行6300多亿元的基础上,每年可增加发行1000亿元国债,专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4.设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

通过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可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公募或私募筹资,引导全社会进行农业产业化建设。投資基金将会大大流向诸如优质种苗繁殖基地项目、优质水产养殖项目、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工保鲜和运输行业、农业市场信息建设等方面,这些项目将带动农业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J].山东社会科学,2004

[2] 韩强,杨慧.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

[3]韩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J].宏观经济研究,2006

推荐访问:新农村 资金 分析 建设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