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论“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26 10:15:14

【摘要】“我—你”关系是马丁布伯的哲学著作《我与你》中最主要的一对关系,布伯认为真正的师生关系就应该是“我—你”型的。这种师生关系既充分展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完整人格,又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要建构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成师生之间的移情性理解,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以及以整体人格来肯定对方。

【关键词】“我—你” 师生关系 马丁·布伯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离开其中任何一个就不能称之为教学。在教学中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又谈何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优效果。近年来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对话型理论(“我—你”型关系)很受推崇,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关系纳入课堂教学领域,无疑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布伯的对话理论:从“我—它”到“我—你”的转变

在马丁布伯的著作《我与你》中,他着重阐述了两种关系,“我—它”和“我—你”。“我—它”关系是主客对立的关系。“我”是主体,对“我”来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它”,是客体,也是被动者。与“我”有关的“它”,仅仅是作为满足我的个人利益的工具和对象而已,别无它用。布伯认为,“我”与“它”的关系,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带有功利色彩;真正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在“我—你”关系中,我不再是经验物、利用物的主体,我不是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哪怕是最高尚的需要而与“你”建立的关系。

我与你的关系是一种直接的、无目的、非功利化的关系。布伯说:“与‘你’的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亘在‘我’与‘你’之间。”通过布伯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和你可以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因为没有任何中介阻碍在“我—你”之间。

布伯也说过“关系是相互的。切不可因漠视此点而是关系之意义的力量亏蚀消损。”在“我—你”关系中,双方是相互的,既有“我”对“你”的作用,也有“你”对“我”做出的回应;双方是对等的,双方都是平等对话的主体,而不是一方主导和控制另一方的存在。当“我”与“你”对视的时候,“你”能感知到“我”的存在。“你”与“我”心意相通,正如“我”与“你”休戚与共。

二、对传统“我—它”型师生关系的批判

一直以来,受传统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我国的师生关系呈现“我—它”型两极分化的特点,要么就以教师为中心,要么就以学生为中心。前者是基于教师在知识上的优势地位。一旦把教师当成主体,那么客体必然就是学生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兴趣与接受能力选择性的忽视,在课堂上进行各种知识的“倒卖”,课堂教学成了一幕幕照本上演的“教案剧”,而且还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教案剧”。一旦教师成为课堂的权威,主宰着整个课堂,学生就只能服从教师的安排和指令,长期在这种畸形的课堂上学生自然就养成了惰性,甚至意识不到他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与选择。

鉴于教学活动所指向的是活生生的人,与一般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冷冰冰的物不同。为了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基于对“教师中心”的革命,使师生关系进入了另一个极端——学生中心。出现了各种诸如翻转课堂等旨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方式。但是囿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结果并不理想。要解决这两种极端化的师生观带来的弊端,就必须构建“我—你”型的师生关系。

三、构建“我—你”型师生关系的路径

(一)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长期处在“我—它”型关系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形成了惰性和惯性,习惯于被支配。老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教师只需激发出学生的这种内在动机,学生就能迸发出活力,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表现出注意力集中、认知高度活跃、情绪振奋、行为投入等主体性状态。正如郭华老师所说的,作为主体的学生应该具有两个特点: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不依附于人。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把更多的话语机会留给学生,还应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只有当学生真正的去操作对象的时候,学生才能成为主体。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变换下位置,让学生唱主角。对于比较容易懂的章节,在辅导的基础上,让学生预习,并完成相关作业。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这样调动了学生主动搜集课外材料的积极性。如一个学生在讲述绿林赤眉起义推翻王莽政权时,引用了他在课外书上看到的“王莽哭天”的笑话,把王莽面对起义军的浩大声势而惊慌失措、神魂颠倒的丑态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学生仿佛身历其境一般,也更好地理解了王莽这个人物形象。通过“让学生做主角”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时候,学生的主体性才真正被激发。

(二)移情性地理解学生

所谓移情性的理解,说的通俗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换位。指能敏感于他人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仿佛居住在他人心灵之中。针对教师而言,就是指能与学生心理换位,能细心感知学生内心的微妙变化,仿佛居住在学生心中。形象地说,就是教师要有“虫虫”功夫,了解学生之所想,就像学生肚子里的蛔虫一样。以学生的视角、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来思考、看待学生身上的问题。而不是把成人的想法强加给学生。除此之外,更要能够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各种方式把对学生的理解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感受到。

作为一名善于理解学生的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表面的行为,更要看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要能看到学生平静外表下的内心活动。如果教师以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那么一切将会大不一样。学生没有预习今天的新课,可能是昨天某个学科的超量作业让他忙到很晚,根本来不及预习;有两三个人脸上沮丧的表情,可能是昨天的测验成绩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某位学生突然的咳嗽会让同桌不安,可能今天他病了,本该上医院的,但他坚持来了学校;那位女生大概准备得很好,看她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知道……如果教师不能移情性地理解学生,就会在无形中在自己与学生之间架起一道无法逾越的墙,既影响师生关系,又影响教学效果。

(三)平等基础上的对话

对话是通过双方的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仅是狭义的口头上的你来我往的讨论或争辩,更是指师生心灵之间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平等、尊重、信任等是對话发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若双方处在不对等的位置上,又谈何对话的可能。众所周知,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平等。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也是相对而言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不必作为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工具。虽然教师的权威仍然存在于课堂,但是这种权威是“无为而威”,教师不再呵斥、训骂学生,也很少明确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偏爱,更多的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对话能更深入的发展。当教师成了学生的伙伴,而不是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当师生能够各抒己见,为了真理而争执不下,只唯实不唯上;教学就还原成了师生积极互动、相互影响、共同生成的活动。与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居高临下、知识的单向流动不同,这是一种共享式的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过程,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通过“我”与“你”的对话,教育将不再是教师单向的独白;课堂也不再是教师剃头刀子一头热。

(四)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由此来肯定他

教师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独特的情感、认知、态度。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整体的人,全面的看待学生。马丁·布伯也曾说过:“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特定人格……应把它的人格当作一个整体,由此来肯定他。”学生处于特定的阶段,自然有他的不成熟之处,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每一个学生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老师应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把每个学生都当作独特的整体来看待,不可割裂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理解、宽容和接纳学生不完美之处。当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以整体人格真诚地接受、悦纳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隐形的屏障自会坍塌。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深邃而鼓舞人心,但要真正实现教育由“独白”向“对话”的转变,建构“我—你”型师生关系,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场旷日持久的革命需要师生戮力同心。

参考文献:

[1]陈维纲. 马丁布伯和《我与你》——译者前言.1986.6

[2]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1

[3]靳玉乐,张增田.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2):24-28

[4]郭华.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J].教育科学论坛,2015(2):13-23

[5]李新,杨杨,白秋生.试论“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育探索,2016(7):20-22

[6]胡金木.我与你相遇在学校——马丁布伯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0(7):14-16

作者简介:唐海霞(1994-),女,湖北荆州人,在读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推荐访问:建构 师生关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