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因《愚人颂》结缘的三位欧洲名家

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13 10:10:38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贫穷的荷兰学者伊拉斯谟(1466—1536)想给英国的好友送一份礼物,可是他身无长物,便为这位朋友写了一本书。后来他又遇到一个德国的天才画家为这本书配上了插图。从此,欧洲的这三位名家由这本书而结缘,让他们纯真的友谊和伟大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流传至今……

送给莫尔的礼物——《愚人颂》

伊拉斯谟离开罗马前往英格兰。他骑在马背上,嘚嘚的马蹄声犹如戏曲中的梆板有节奏地敲打着地面,往事也像电影大片似的一幕幕在脑海里回放。就这样走着走着,一部完整的书稿在他的心里孕育出来了。

确切地说,这一天是1508年6月9日,伊拉斯谟开始穿越阿尔卑斯山。天清气朗,阳光明媚,四周绿树葱茏,野花遍地,空气格外新鲜,他有一种心灵放飞的愉悦。此时此刻,他多么渴望与远在伦敦的挚友莫尔分享眼前的美景,有许多话涌在嘴边想立即对莫尔说。这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让他停下来,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莫尔,你就是他们当中最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人。从咱们两人离别以来,我一想起你便不禁乐由衷生,一如当年与你聚首一堂时那样。我发誓,我一生中乐莫大于与你交往。也正因为这样,我以为自己在这方面应能做点什么,无奈时不我与,难以对问题作认真严肃的思考,所以我写《愚人颂》以自娱。你完全有理由提问:雅典娜女神到底是怎样把这个念头塞进你的脑袋瓜的?首先,是因为你姓莫尔(More),这个词与希腊词“愚人”(moria)那么相似,可又与你的实际情况迥异……

虽然这本书还仅仅是个腹稿,但伊拉斯谟在信中已认定他的朋友莫尔会喜欢这本书,还想象出了莫尔将怎样夸奖它,也考虑到了基督教会中的权贵们会怎样诋毁它。因为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谴责所有邪恶”。他已经做好了接受责难的心理准备,并且还相信他的朋友莫尔这个“举世无双的辩护人”一定会替他辩护。

伊拉斯谟越过万水千山终于来到了英国。他一到伦敦就钻进了莫尔的乡村别墅里,整天趴在书桌上写呀,写呀。7天时间过去了,他便把路途中的所思所想全部倾诸笔端,将这份送给莫尔的礼物――《愚人颂》捧了出来。

伊拉斯谟的身世之谜

霍尔拜因所绘伊拉斯谟肖像

《愚人颂》作者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的出身有些诡秘,史籍中对他身世的记载语焉不详。事实上,没有人知道他早年的状况。伊拉斯谟在世的时候人们也常常问及他的家世,他很少给予正面的回答。他在这本讽刺体小说《愚人颂》中塑造了一个愚夫人形象。小说的前半部里愚夫人一直喋喋不休地介绍着她自己的来历,在这些看似饶舌的闲扯中就隐藏着作者身世的难言之隐。《愚人颂》正式出版的时候,伊拉斯谟在欧洲学界已是个大名人了。无论是在巴黎、罗马或者伦敦,所到之处总是有人追逐他。粉丝之中不乏青年学者、王公贵族,甚至有国王和教皇也在召喚他。随着名气日隆,人们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伊拉斯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家在哪里?父母是谁?而他的应对总是给好奇者增添更多的神秘感。

《愚人颂》

直到20世纪初期,为伊拉斯谟写传记的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费了许多精力才挖掘到一点儿资料。伊拉斯谟原名叫赫里特·赫拉德,1466年10月27日生于荷兰豪达。父亲罗歇·赫拉德是一位天主教牧师,母亲玛嘉丽塔是一个外科医生的女儿。按天主教的教规,牧师是不能结婚的,因此伊拉斯谟是一个不该出生的私生子。在当时,非婚姻生育的孩子都是被羞辱的对象,这个身份像一团阴霾笼罩了伊拉斯谟的一生。他身材瘦小,面孔苍白,身体羸弱,可能就是幼年缺乏父母照顾的缘故。

伊拉斯谟从小在修道院里长大。史家称他为“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后经研究者考证,伊拉斯谟在鹿特丹的教会学校读过4年小学,此后再也没有到过鹿特丹。可能是鹿特丹人特别喜欢这位文化名人的缘故,不仅认他为同乡,而且还为他建造了一系列的纪念物,如伊拉斯谟雕像、伊拉斯谟桥、伊拉斯谟医院、伊拉斯谟体育馆,还设立了以伊拉斯谟命名的伊拉斯谟大学等。

伊拉斯谟自幼聪明好学,十几岁时就能用拉丁文写出漂亮的诗文。那时候由罗马帝国在欧洲推行的通用拉丁语随着帝国的消亡早已衰微,可是罗马教廷却仍然要求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把拉丁语作为各种会议和礼拜仪式上必须使用的语言。若是要研读古代文献,离开了拉丁语也无法打开文化宝库。伊拉斯谟因为熟练掌握了拉丁语而受到康布雷教区主教贝尔根亲王的赏识,被召为拉丁语秘书。这使伊拉斯谟绝处逢生,得以脱离修会的幽闭并游学于欧洲的许多著名城市。

伊拉斯谟被后人称为伟大的国际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事实上,他是一位孤苦无依的流浪学者。他没有亲人,没有财产,四海为家,到处漂泊,像蜜蜂追逐鲜花那样追逐学问。只要是有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地方都是他旅居的地点,巴黎、鲁汶、巴塞尔、罗马、都灵、伦敦、剑桥、弗莱堡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伊拉斯谟一生中共写下100多本书和3000多封书信,这些作品不仅成就了他的人生,更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伊拉斯谟与欧洲教会关系复杂。他当过修士,当过神父,当过主教的秘书,曾在意大利都灵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在罗马教廷得到了神学教授的荣誉职位,多次应答罗马教皇的垂询,其神学造诣在当时的欧洲无人匹敌。他对欧洲教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十分了解,因而成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肇始者,为此他从希伯莱文中整理和翻译了双语版《圣经》,这本书在宗教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伊拉斯谟本想通过宗教改革清除教会内部的积弊,岂料这次改革竟然导致天主教会的分裂和路德新教的产生,并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宗教战争,这让他内心十分不安。他曾经支持过的路德却骂他是个胆小鬼,是只“只会呱呱叫的癞蛤蟆”。另一方面,由于他曾经支持和保护路德,罗马教廷解除了他的教授职位,撕毁了他的画像,还把他的全部著作列入《禁书目录》。他先后被迫迁居德国的科隆和瑞士的巴塞尔,晚年过着落寞的生活。当他得知英国的挚友莫尔因与亨利八世结怨惨遭斩首后,被伤感击垮了。1536年7月11日,伊拉斯谟在巴塞尔告别了这个让他难以容身、无以安心的无情世界,终年70岁。

霍尔拜因所绘托马斯·莫尔肖像

历史也有温情的一面,它用时间辨别是非、见证善恶,常常让那些真诚、善良、高尚的人精神不死。伊拉斯谟去世后历史没有忘记他,学者们给了他多顶桂冠:人文主义的泰斗、西方的明灯、文艺复兴的纪念碑、最伟大的哲学家兼神学家、圣经学者、教育学家、科学之王、文学家、语言学家、抒情文学的奠基者、天主教改革的思想家和活动家……可知一个人的成败并非一时一世就能下定论的。

被《愚人颂》赞扬的奇人莫尔

莫尔,莫尔,为什么伊拉斯谟无论走到哪儿心里总是想着莫尔呢?说起来话就长了。伊拉斯谟与托马斯·莫尔(1478—1535)很像中国古代的俞伯牙与钟子期,他们是世上稀有的知音。

伊拉斯谟与莫尔相识于1499年5月,在英国新文化代表人物约翰·科利特举办的午宴上他们相遇了。相投的志趣、契合的理想,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一见如故,从此结下了终身不渝的友谊。

莫尔是一位慷慨大气又幽默风趣的朋友。从伊拉斯谟写给德国作家胡腾的信中对莫尔的介绍可知,他对莫尔的了解是全方位的。信中描述了莫尔的身材、长相、家世、家人、日常饮食、穿戴喜好等各方面的情况,还介绍了莫尔与家人之间罕见的和谐关系,甚至连莫尔家里豢养的宠物也都做了介绍。最难得的是他还谈到他们在心灵上的默契。他知道莫尔读过什么书,喜欢什么人,写过什么文章,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帮客户打官司,当了高官如何解决国家与国际上的纷争,怎样结交和善待朋友等等。这封信写得特别长,但读起来一点儿也不乏味。

伊拉斯谟是一个旅行家,走过许多路,见过各种人,因而断定他的朋友莫尔是一个世不多出的天才,并说莫尔的历史魅力将超过亚力山大和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基利。

伊拉斯谟没有吹牛,他的挚友莫尔后来果然“名垂千古”。成就莫尔英名的主要事迹有两个,一是莫尔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著《乌托邦》,二是莫尔为了捍卫良知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被国王砍头的作家和大法官。

莫尔的《乌托邦》于1516年出版,比《愚人颂》晚了5年。该书采用三人对话方式,在写作风格上与《愚人颂》有异曲同工之妙。按莫尔自己的说法,他的 《乌托邦》就是为答谢伊拉斯谟的《愚人颂》而写出来的。当然,他还有一个目的,即通过揭露社会弊端号召读者来共同改变这个不公正的社会。

莫尔之死在世界史上是一桩颇有争议的怪事。据记载,导致莫尔被英王亨利八世砍头的原因,一是反对亨利八世离婚,二是反对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这让许多学者感到困惑,如此英明的莫尔怎么会是个顽固的守旧派呢?

拨开历史尘埃就可迫近真相。莫尔在亨利八世身边服务了14年,由王室秘书、王室请愿裁判长、枢密院顾问、副财政大臣、下议院议长、兰开斯特公国首相直至升任大法官,达到了权力的顶端。他的家人与朋友们看到亨利对莫尔是十分亲切的。可是莫尔心里另有见地。多年来他在国事活动中看到了亨利怎样压榨和盘剥人民,怎样发动英法战争,怎样与西班牙解盟并攻打西班牙,也看到了亨利与重臣们怎样利用媾和、赋税、苛役、严刑峻法等残酷手段维持统治,他越来越难以保持内心的平静,终于以亨利离婚案为爆发点打破了“和谐”的君臣关系。

亨利是个好色之徒,履行过婚姻程式的妻子有六个。因他的结婚、离婚有不少人被砍掉了脑袋。莫尔反对亨利的所谓宗教改革事实上与离婚案是一码事。亨利为了让教皇和国民们承认他混乱的婚姻关系,由宗教改革的反对者变成了拥护者,最终与罗马教皇决裂,宣布自己是上帝在世间的代理。他颁布新继承法,要求英国成年臣民都要宣誓承认他与安妮·波琳的私生女伊丽莎白为法定王位继承人。莫尔不肯对此宣誓,便被判定犯了叛国罪。莫尔在百般折磨下仍不屈服,便被判为肢解、剖腹、割生殖器,后来亨利还做出“恩典”的样子改为斩首。1535年7月6日,莫尔慷慨赴难,终年57岁。

莫尔逝世后,学界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北方人文主义代表、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散文之父。在莫尔去世300多年后的1886年他被罗马教皇庇护十一世封为圣徒,1980年又被圣若望·保罗二世尊封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莫尔先后受到了左翼与右翼的共同赞扬,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因而被称为“奇人”。由此看来莫尔确实是一个极为矛盾的历史人物,在他的心里既装着为大众谋幸福的社会主义思想,又装着对上帝的极度虔诚。有人怀疑莫尔是个“双面”人物,如果我们能认真地读一读他的那些著作就会知道,他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因为他维护教皇权威的目的不是出于迷信,而是利用神权与世俗权力制衡,让那些君主们在做坏事的时候因担心遭到上帝的谴责而有所收敛,否则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亨利八世后来变得横行无忌,就证明了莫尔的高见。

天才画家霍尔拜因

汉斯·霍尔拜因(1497—1543)出生在德国奥格斯堡的霍尔拜因家。这是一个画家之家,他的父亲、叔叔、哥哥都擅长绘画,尤其是父亲汉斯·霍尔拜因在德国画坛上很有名氣。然而与父亲同名的小儿子汉斯·霍尔拜因后来居上,名气盖压了父亲,成为欧洲享有盛名的肖像画高手。学界为了区分他们父子俩,就在他们名字的前面加上“老”与“小”来辨别。

霍尔拜因自画像

小霍尔拜因14岁时已经有了很像样的作品,17岁时到瑞士名城巴塞尔学艺,认识了著名学者伊拉斯谟,开始为再版的名著《愚人颂》配制插图。他先在该书扉页上为作者绘制了一幅画像,然后将书中的故事场景一幅一幅描绘出来。

“愚夫人”是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塑造的一位演讲者,全书的内容就是她的演讲内容。霍尔拜因在故事的开头为愚夫人创作了一幅全身像,让她像一个活生生的演讲者一样站在了读者们面前。

然后,霍尔拜因根据愚夫人演讲时的姿态变化和她所介绍的各种人物绘制出相应的图画,每一幅都很生动有趣。比如,愚夫人开讲之初穿着宽松的斗篷,头上戴了一顶长着双耳、挂着铃铛的帽子,脖子上还挂了一串极为夸张的项链,他就画出了她的滑稽装饰;愚夫人在演讲中批评哲学家们对公共事务缺乏真知,经常说一些不着实际的话,就像驴子面对竖琴,显得十分无能。霍尔拜因便绘制了一幅对驴弹琴的图画;愚夫人嘲笑那些朝臣们多半是些最会谄媚、奴性十足、愚昧无知、不知羞耻为何物的奴才,只知道想方设法帮着君王捞钱,并且先塞满自己的口袋,平时过着穷奢极欲的腐败生活。霍尔拜因就给朝臣们画上了阔绰的服饰和丑恶的嘴脸。

霍尔拜因一鼓作气绘制出了82幅钢笔素描画,按他自己的说法:“特意为我朋友在10天时间完成的。”书中的故事情趣都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插图版的《愚人颂》产生了图文并茂、锦上添花的效果。伊拉斯谟非常器重这位年轻的画家,霍尔拜因也把伊拉斯谟看作是父亲般的精神导师,两人成了忘年交。

此后,霍尔拜因又为伊拉斯谟画了多幅肖像画,有三幅流传下来,这三幅肖像画都十分精美传神。其中一幅,画面中的伊拉斯谟头戴黑色圆帽,身穿黑色呢绒大衣,坐在书桌前,身体稍稍倾斜,右手握笔,左手按着书稿,双目低垂,嘴唇紧闭,正在聚精会神地写作。一代学者儒雅的风范跃然纸上。

1526年,巴塞尔的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爆发了武装斗争。新教徒们攻击教堂,捣毁教坛绘画和各种宗教艺术品,霍尔拜因的许多作品也被毁坏了。这让擅长绘制宗教画的霍尔拜因难以忍受。于是,伊拉斯谟把霍尔拜因介绍给了英国的朋友莫尔。霍尔拜因到英国后先是住在莫尔家里,为莫尔和他的家人们画出了多幅肖像。特别是莫尔的那幅画像,身穿华丽的法袍,两眼炯炯有神,显得十分威严。后经过莫尔引荐,霍尔拜因成为英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师。

1543年秋,伦敦鼠疫流行,霍尔拜因感染鼠疫逝世,年仅46岁。这位勤奋的画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作品。除了传世的伊拉斯谟像、莫尔像、莫尔与他的家人像、亨利八世像、亨利八世和他各位王后、朝臣像之外,还有《迈耶的圣母子》《大使们》《墓穴中的基督尸体》和木刻组画《死神之舞》等都在艺术史上广受赞誉。而伊拉斯谟、莫尔和霍尔拜因这三个人的相遇相知、相互激发、相互帮助和促进的事迹不仅孕育出了长盛不衰的文学名著《愚人颂》,也使他们三人的伟大友谊、伟大思想和伟大艺术融为一体,永垂史册。

《愚人颂》的历史魅力

《愚人颂》自1511年正式出版至今已经500多年了。这本由伊拉斯谟在马背上构思出来的十余万言的小书原是写给他当时最思念的朋友莫尔的,他希望他的朋友莫尔能够喜欢它。怎料到它却在欧洲迅速走红,仅在作者生前就已经再版过43次。那时欧洲有文化的人不多,据说能读到这本书的读者都感到十分荣幸和快乐。有研究者统计,到16世纪末,《愚人颂》已出现了58种版本。即使是在50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为世界各国的读者所称道。

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要问,这本书里究竟写了什么?为何会有这么强大的吸引力?书中的主角愚夫人是一个疯疯癫癫的傻女人,该书内容就是对她演讲的内容加以复述。她从出场演讲直到退场就没有一个正经样,嘻嘻哈哈,东拉西扯,一直讲了60多个方面的闲事。她把欧洲上流社会中的国君、教皇、宠臣、主教、经院哲学家和诡辩学家等各色人物都给讥讽、挖苦、嘲弄个够。在她的嬉笑怒骂里,平日里那些人模人样、有头有脸的显赫人物都露出了愚蠢、虛伪、自大、卑鄙、荒淫、无耻的嘴脸。

在这个傻女人的俏皮话里蕴含着丰富的意味深长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比如,“猴子就是猴子,披上紫袍仍然是猴子”;“愚蠢是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是防治老年化的最佳方法”。她说红衣主教们“自认为是使徒的继承人,却只关心搜刮财富”,同时她也自吹自擂:“愚人是具有伟大权力的神学者,她比别的神更有权力。……幸福喜欢愚人,伟大的权威者褒奖愚人,上帝也欢迎愚人,基督本人也谈论他自己的愚蠢,基督喜爱世上的愚人甚于智者。他的信徒都叫做绵羊,而他自己是上帝的羔羊。”她说的这些“傻话”曾被许多人抄写下来,闲暇时用来玩赏。可是,有的人却在这些傻话里面看到了深邃的思想和智慧,也有人从中看到了电闪雷鸣。

《愚人颂》插图:愚夫人
《愚人颂》插图:教皇
《愚人颂》插图:朝臣

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评价《愚人颂》时说:“这样的言论比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更大胆泼辣,更令人不寒而栗,比蒙田的散文更超然物外。使世界运转的力量、生活的源泉是愚行。伊拉斯谟深入到了愚行的心理学根源。”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认为:“《愚人颂》除去其狂欢节的面具,便是当时最危险的书之一。在我们看来,它仿佛是诙谐的烟花,其实却是一颗轰开通向德国宗教改革之路的炸弹。”美国当代书评家迈克·德达把他介绍的近九十部经典著作分为快乐意象、时代英雄、爱情秘密、智者言语、日常魔法、人生价值、黑暗一面、旅人传奇、红尘浮生、冒险国度、知识视野等11个类别,伊拉斯谟的 《愚人颂》与《老子》同类,被归在“智者言语”中。

然而,《愚人颂》在我国的读者并不多。据研究者介绍,早年虽有从英文本中节译过来的短篇,但能看到的读者有限。直到1999年,有了许崇信先生翻译的全本之后,先后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使更多的读者有机会读到这本书。尽管时代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可是,人性中的一些痼疾还在,我们若是能重读一下《愚人颂》,仍然能从中受到教益。

推荐访问:欧洲 结缘 愚人 名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