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3-07-21 19:40:32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 291名体检者进行胆囊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未见明显异常2 816例(85.57%),查出胆囊疾病475例(14.43%)。单纯胆囊结石206例(43.37%),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6例(1.26%),慢性胆囊炎53例(11.16%),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32例(6.74%),胆囊息肉样变131例(27.58%), 经病理证实胆囊癌2例(0.42%),因胆囊疾病切除胆囊45例(9.4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在胆囊疾病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是健康人群体检发现胆囊疾病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 胆囊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b)-0175-02

胆囊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多发的疾病,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不易发现,以致延误了治疗,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简便易行,可清晰显示胆囊大小、形态及病变部位,对胆囊疾病筛查有明显优势,已成为筛查胆囊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5—6月间来该院体检的体检者3 291例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体检的体检者3 291例,男2 156例,女1 135例,其中查出胆囊疾病475例,男283例,女192例,年龄17~91岁,平均年龄45.2岁。

1.2 方法

采用日立9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为了使胆囊更好的充盈、减少肠管内气体干扰,体检者检查前1 d应清淡饮食并少食产气多食品,当天清晨应禁食。检查时,体检者取仰卧位,以肋间隙为透声窗;左侧卧位时,在左肋缘下以肝下缘为透声窗进行仔细检查。如发现病变,先用二维超声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活动性、是否具有声影及病变内部的回声情况,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在该院有体检记录者,与上次体检结果进行对比。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胆囊疾病构成比,见表1。统计结果显示:3 291例受检者中,胆囊未见明显异常2 816例,约占85.57%,查出胆囊疾病475例,约占14.43%。

其中,胆囊结石所占比例最高,244例,约占51.37%,又以单纯胆囊结石为最,约占43.37%。声像图表现为:胆囊腔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强声团后伴声影,体位改变时迅速发生移动,单纯胆囊结石时胆囊大小、形态正常,伴有胆囊炎时胆囊体积增大或缩小,胆囊壁毛糙增厚,可形成“双边影”。充填型胆囊结石声像图表现为胆囊正常透声腔消失,前壁观呈弧形或半月形中等或强回声带,后方伴大片声影。CDFI:单纯胆囊结石胆囊壁内血流信号正常,伴有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内血流速度增快。

胆囊息肉样变位居第二,131例,约占27.58%。声像图表现为:在胆囊内壁黏膜上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形态不等的高回声或等回声隆起性病变,呈圆形,乳头状或不规则,基底窄,部分有细蒂,不伴声影,不随体位而移动,直径在2~10 mm。胆囊体积大小通常无明显异常,大多数胆囊壁光滑细薄,部分囊壁毛糙增厚。CDFI:病变基底部可见线状血流信号。

其中发现2例胆囊癌,约占0.42%,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例与3个月前结果对比生长迅速,直径由7~13 mm,超声诊断为胆囊癌,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胆囊癌。声像图表现为:突入胆囊腔内的乳头状等回声肿块,基底宽,表面不光滑,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CDFI:肿块内可见高速、低阻弥漫性或“树枝状”血流信号。

3 讨论

正常胆囊纵切面呈梨形,长茄形,横切面呈园形,其轮廓清晰,囊壁为纤细光滑的高回声带,囊腔为无回声区,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正常胆囊长径为7~9 cm,前后径3~4 cm,囊壁厚2~3 cm。但胆囊大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与进食情况密切相关,故检查时被检查者须禁食8 h以上。

在胆汁瘀滞和胆道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下,胆囊内胆汁中的胆色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和钙盐析出、凝集而形成胆囊结石。细菌经血路、淋巴路到达胆囊或随蛔虫逆行胆道进入胆囊,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细菌在胆囊内停留、繁殖,发生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胆囊炎。文献报道,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7%~10%[1]。该组被检3 291名人群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7.41%,与文献报道相符。由于胆囊结石和(或)胆囊炎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征,容易做出正确的诊断。文献报道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为97%[2]。

胆囊息肉样变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一般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其他原因行超声扫查偶然发现。文献报道,在我国成年人中,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生率约为5%[3]。胆囊息肉样变病理学分为:胆固醇息肉(又称胆固醇沉着症)、炎性息肉、胆囊腺瘤(包括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及胆囊肌腺瘤(腺肌增生症)。胆囊息肉样变中多数为良性病变,无恶变倾向,而胆囊腺瘤为真性肿瘤,有恶变倾向,恶变率为20.0%~38.9%[4]。有文献报道[5]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胆囊息肉样病变:①单发;②直径>10 mm或随访观察有增大趋势者;③基底广或蒂粗大者,具有腺瘤或胆囊腺癌样超声特征者,宜尽早手术治疗。但对直径<10 mm具有胆固醇性息肉样特征者应密切随访。

胆囊癌是胆系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6]。原因不明,但可能与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长期刺激有关。早期无症状,很难获得诊断。病人出现症状多属进展期,影像学诊断比较容易,但预后不良。因此,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胆囊疾病,就可以预防和治愈胆囊癌,改善胆囊癌患者预后,提高其存活率。

综上所述,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于胆囊健康体检中,发现胆囊疾病中以胆囊结石最多,其次为胆囊息肉样变及慢性胆囊炎。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经济、无创、方便、清晰、可重复检查、被检者无任何痛苦等特点,能早期发现多数胆囊疾病,便于对胆囊良性常见、多发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追踪观察,对减少胆囊癌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健康人群体检中发现胆囊疾病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胆道外科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17.

[2] 陈敏华,黄宝玮,徐智章,等.消化系统疾病超声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331-1371.

[3] 张丽莎,李伟霞.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06,2(2):148-149.

[4] 陆奇峰,刘胜利.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治的现状[J].浙江临床医学,2007, 9(6):831-832.

[5] 吴静宁.胆囊息肉样变的声像图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2):135-136.

[6] 白人驹,马大庆,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2.

(收稿日期:2012-12-15)

推荐访问:多普勒 胆囊 超声 筛查 彩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