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07 10:44:24

摘 要 目前,不断加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与快速发展的通信技术,使得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通讯等渠道均已基本畅通,同时也让小城镇得到巨大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本文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小城镇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探讨了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思路,旨在促进其健康平稳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小城镇;规划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曾明确提出:“小城镇在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协调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若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1]。”“发展小城镇可使目前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得以妥善解决,让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同时也有助于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与农产品阶段性过剩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拓展新的市场空间,让整个工业与服务业得以长远发展。”现阶段,我们已经具备建设县域城镇的有利条件,因此,不管在何时,国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均是对小城镇健康发展予以适时引导。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作用分析

作为我国城市和乡村的结合点,小城镇既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吸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得以解决[2]。广大的小城镇与城市、农村相连,就如桥梁般,帮助农民了解城市文明、现代文明,且其同时也拥有聚集、辐射的功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作用巨大。

1.1 小城镇是城乡互动的重要平台

城市、乡村的诸多资源在小城镇这个平台上融合、交汇、互动,而诸如农村的劳动力、产品、资源以及城市扩散是信息、产品、产业、技术等均包括其中,可以说这一平台就像一座桥梁联系着城市与乡村。

1.2 小城镇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由城镇带动农村发展一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所在,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文明扩散、传播至乡村。小城镇相较于农村而言,其生产生活方式较为先进,可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发展周边乡村经济,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小城镇聚集了农村地区的众多资源,包括人口、资金、技术与信息等,所以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二、三产业予以重点发展,由此发展周边乡村经济。其在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1.3 小城镇政府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

作为区域性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小城镇也带有城市先进的特点,加之其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因此,其担负的职责还包括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进步。除了建制镇与多数集镇包括在小城镇中,其还囊括了多数乡镇政府的驻地,可以说乡镇政府借助小城镇平臺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小城镇政府作为实施以城带乡战略的重要主体,应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在建设与管理方面做进一步加强,并结合职能转变的要求,将公共服务的职能凸显出来;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小城镇,也要充分发挥出这一平台的有利作用,为新农村减少助力,真正把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2 新农村背景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思路

2.1 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镇不仅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也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其既可直接组织农村经济活动,发展农村经济,也可充分储备城市经济发展的力量,让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更加宽阔。因而,诸如城乡之间的产业、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更容易在小城镇中建立,便于进一步整合城市与农村在劳动力、人才以及资源等方面,进而在统筹城乡良性发展中发挥桥梁作用。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小城镇规划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树立起“桥梁意识”,让小城镇真正在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2.2 结合小城镇实际,制定科学合理

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居于核心位置,小城镇能否和谐健康发展取决于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目前,其一项基本任务便是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前提,对各类用地与空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综合部署各项建设,让经济与社会均实现可持续发展。

(1)制定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即是利用对区域、产业以及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方与经济、社会联系,这其中包括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并借助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优,让体系整体利益呈逐渐上升态势[3]。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分析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地理位置,而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同样也在综合分析的范围之中,对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地位、功能与作品等做出合理确定,清楚知晓其性质、发展方向和规模,以合理规划其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

(2)制定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生态规划

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特色产业,因而在其规划建设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便是产业发展规划。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保证很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对小城镇区位优势与资源条件进行全面分析,清楚知晓其发展方向与主导产业,尽量保证定位准确、特色立镇、产业布局合理。且还需全面具体的制定规划对策,使之具备极强的操作性。

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条件,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当小城镇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后,其便能得到持续的发展。诸如生态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均属于小城镇生态规划范畴。规划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将安全性、经济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以及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出来,以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要求为基础,结合地域特点与自然环境,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得以突出,同时再结合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做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3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与社会保障体制

随着小城镇中大量农民的涌入,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增加,但如果阻止农民进城,势必也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城镇为此也会失去发展活力[4]。小城镇要想发展,关键就是要将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制约其发展的观念、政策、制度打破,为农民创设一个准入城镇的政策环境。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将农村和城镇之间流动的障碍打通,实现自由流动,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同时,逐步建立起主体为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国家、企业与个人共同筹资,结合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要让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在各个方面所享受到的待遇均与原城镇居民一样,这其中就包括子女入托、上学等,让进城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当农民到城镇生活后,若自愿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放弃,就可享受同城镇居民相同的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从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中学习借鉴经验,建立个人账户式的养老保险。如此一来,不仅将社会公平体现出来,也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劳动力自由流通。

2.4 有效利用土地,切实保护农耕地、林地

小城镇规划应有效衔接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对小城镇建设用地予以科学合理的利用。目前,小城镇应把引领全局规划的基础放在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上。对城镇土地进行整合、有效集中布局,尽量借助城镇现有的平坡地、荒地来作为建设扩展用地,进一步优化组合原有城镇区域,让用地本身的布局更为合理,使现有土地资源得到整合,城镇耕地与林地得以节约与保护。

2.5 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当地集镇的财政投资已成为大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集镇财政有限,加之政府缺乏明确的资金方向,针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是大包大揽,致使本就有限的财力资金被分散,进而让一些最为基础的设施都未达到理想的建设效果[5]。针对这一情况,在对小城镇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尽可能将政府机构独立垄断现代公益事业的现状打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开辟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3 结束语

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现代小城镇的重要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也愈加突显。鉴于此,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应对城镇重点予以明确把握,积极打造城镇特色经济,并对环保与生态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让小城镇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洪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工业设计,2012,(03):146.

[2]王颖真.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1,(24):19.

[3]罗晓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背景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思路的转变[J].四川建筑,2011,(02):27-28.

[4]龚勇.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广东建材,2010,(06):152-155.

[5]张春红.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中外建筑,2010,(01):110-112.

推荐访问:建设 新农村 小城镇 思考 规划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