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培育生态化工产业集群 推动库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19 10:30:39

摘要:当前,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的建成规模越来越大,产业集聚能力越来越强,经济拉动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园区周边土地荒漠化、林地石漠化、水质有机化的现象也在日益加剧。如果任其发展,将严重危及库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将其远迁,势必事倍功半。只有整合三大化工园区资源,利用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学原理,选择政府扶持型的龙头化工企业带动模式,培育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才能突破库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瓶颈制约,消除人们对三峡库区三大化工园区的忧虑与质疑,凸显库区经济竞争优势,推动库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保“三赢”。

关键词:生态化工 产业集群 库区经济 库区环境 协调发展

The cultivation ecology chemical industry industry colony impels the storehouse district economy also to be good develops quickly

He Shichang

Abstract: Presently,the longevity,Fuling,ten thousand state three big chemical industry garden area completes the scale to be more and more big,the industry gathers ability to be more and more strong,the economical drawing function is more and more big.But,while garden area fast development,the garden area peripheral land desertification,the forest land stone desert,the water quality organizing phenomenon day by day is also intensifying.No matter what if its development,will be serious endangers the storehouse distri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if will move far it,inevitably wasted effort.Only then the conformity three big chemical industry garden area resources,the use econology and the circulation principle of economics,the choice government supports the main item chemical industry enterprise impetus pattern,cultivates the storehouse district ecology chemical industry industry colony,can break through the storehouse distric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ttleneck restriction,eliminates the people to the Three Gorges storehouse district three big chemical industry garden area anxiety and the question,highlights the storehouse district economic competition superiority,impels the storehouse district economy also to be good develops quickly,realizes the economy,the society,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ee wins”.

Keywords: Ecology chemical industryIndustry colonyStorehouse district economy Storehouse district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0074-05

三峡重庆库区(以下简称“库区”)已有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重庆天原“4.16”氯气泄露事件、吉林石化“11.13”苯胺爆炸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三峡库区三大化工园区的忧虑与质疑。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应该对三大化工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生态化工产业集群。

1.培育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生态化工产业集群是以石油、天然气等化工资源为基础原料,在一定区域内建设化工产业高度集聚,资源利用链式组合,环保治理全过程控制,自然生态环境友好,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化工循环经济组织形式。培育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对于发挥库区天然气化工资源比较优势,突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制约瓶颈,推动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1 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需要。

当前,长寿、涪陵、万洲三大化工园区发展如火如荼,园区建成规模越来越大,三大百亿化工园区目标即将成为现实。但是,在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园区周边土地荒漠化、林地石漠化、水质有机化的现象也在日益加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十分令人担忧。从经济学角度上讲,项目投入选定的基础原料不可能舍近求远,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放弃竞争优势。从库区生态环境角度讲,发展固然是第一要务,但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发展,决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盲目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化解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呢?出路就在于培育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因为只有对现有化工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培育生态化工产业集群,才能有效降低化工污染风险,保护好库区生态环境,维持好库区生物种系,促进库区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保护型方式的转变,增强库区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1.2 推动库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截止2006年底,库区辖19个区县(自治县),幅员面积占重庆市的70.5%,常住人口占重庆市的50.2%。而经济总量仅为重庆市总量的29.2%,其中化工工业增加值就占了库区工业增加值的7.9%,占重庆市经济总量的2.63%。由此可见,在欠发达的重庆市三峡生态经济区,如果不及时培植新的增长极,打开库区经济增长突破口,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将一直受到严重制约,中央城乡统筹试验区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为了避免化工污染,而放弃库区化工产业的发展或将其远迁市外,势必事倍功半,库区经济将一落千丈,迅速进入极度贫困状态。只有整合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资源,培育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变库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库区先天性不足为后发竞争优势,才能有效改变库区 “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建了交通线,缺少生产线” 的贫穷落后面貌,库区三大生态化工园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能竟相迸发,以点带面,引擎重庆东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央直辖重庆以及设立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战略意图。

1.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由于库区三大化工园区的化工企业多数建于20世纪70、80年代,设备设施老化,产品链不强,价值链不高,产业集聚力不强,竞争优势不明显,综合实力不突出,区域带动不广泛。而生态化工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利用产业集群效应,改进现有生产工艺,缩短生产流程,甚至改变原料路线,改善环境,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力,加快合成性能优异的新物质和新材料的研发,推进库区化工产业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系列化进程,改变库区化工企业传统发展模式和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方式,促进库区化工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传统化工向现代化工转变、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化工园区向生态化工园区转变、苏南模式向美国硅谷模式转变,提升库区化工产业的竞争优势,拉动库区的经济增长。可见,培育和发展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能够为库区化工企业拓宽技术改造空间,创造结构优化条件,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1.4 提升库区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在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地区、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南部地区等,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大量集聚成企业群体,彼此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结成稠密的区域网络组织,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大大提高了产业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涌现出了极强的创新活力,从而呈现出很强的区域竞争实力。在库区,三大化工园区经济独立,除了共享化工资源外,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企业追求的是个体利益最大化,极大地削弱了地理空间对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性流动性差。在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今天,如果不培育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三大化工园区的创新功能就难以形成,库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就难以显现。因此,培育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是突出库区化工产业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

1.5 推进库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2006年末,库区城镇化率为30.24%,严重落后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归根结底,就是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集聚,从而不能产生二产带动三产、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效应。虽然化学工业不适合办小厂,也不允许就近居住。但是,在园区所在乡镇集中发展化工产业,形成化工产业集群经济,既有利于集聚财力,提升人气,活跃市场,也有利于远离化工园区新的小城镇形成和已有城镇的发展壮大。如涪陵化工园区的所在地白涛镇,通过建峰、天原等化工产业的支撑和带动,2006年城镇化率已达到54.8%,乡镇企业总产值超5亿元、本级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重庆百强经济镇、重庆市45个中心镇、重庆市百强商贸流通镇。如果没有建峰、天原等骨干化工企业落户,没有化工园区的产业集聚,依白涛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用地条件、资源状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许落后于山窝、焦石等偏僻乡镇。

2.发展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重庆化学工业集中分布在长江、乌江两岸,既有培育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

2.1 有利条件。

三峡重庆库区位于重庆主城区的东部,不仅是我国的天然气化工资源谷地,并且还是我国目前生产甲醇系列、乙炔系列、氨系列、甲烷氯化物系列、氢氰酸系列等衍生产品历史最悠久、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宏大、技术最先进的天然气化工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培育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有利条件。

2.1.1 化工资源优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库区天然气气田构造面积6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梁平、垫江、万州、长寿等区县,可开发蕴藏量3200亿立方米,占全国储量的15%左右,是我国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拥有近400亿立方米的人工水体、567.76亿立方米的地表水资源、149亿立方米的地下水资源、4005亿立方米的过境水资源、760万千瓦的水能资源,水域优势明显,水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为发展天然气化工大量使用水、电、气等提供了资源条件保障和比较优势。

2.1.2 产业基础优势。自20世纪60 年代以来,库区化工企业不断开拓进取,逐步建立起了天然气化工生产体系,培育并形成了一批诸如四川维尼纶厂、长寿化工总厂、四川染料化工总厂、长风化工总厂、川庆化工总厂,建峰化工总厂、天原化工总厂等大型化工企业群体。目前,库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直接生产的化工产品有50种以上,精细化工产品上千种,初步建成了技术较为先进、行业较为广泛、品种较为齐全、配套较为完善的产品结构体系。特别是最近几年,重庆化学工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升级,一些国内外大型化工企业、主城区化工搬迁企业纷纷落户库区,形成了长寿、涪陵和万州三大化工园区基本格局,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库区化工产业基础。

2.1.3 人才技术优势。目前,库区不仅有拥有100多个科研院所、40多所大专院校、62万多科技人员、3万多从事天然气等化工科研和生产的技术人才,而且拥有3000多亿国家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为发展化工产业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技术、资金等保障。同时,由于在库区的19个区县中就有11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区县,劳动力成本仅是沿海地区的40%。况且还有二环八射的高速公路和一环八射的铁路交通比较优势,其配套服务功能是发展化工产业最直接、最有利的竞争优势。

2.2 制约因素。

2.2.1 结构性矛盾突出。库区现有化工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布局分散,集中度低。在600余户化工企业中,真正落户在三大化工园区规划内的化工企业并不多,特别是大型化工企业,截止2007年底,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分别入驻的仅为35户、9户和4户,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微乎其微,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产品结构也不合理,在1000余种化工产品中、真正能在国内位居前列的只有10余种,缺乏高、精、细产品。况且相当一部分化工产品的生产仍采用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原料技术路线。

2.2.2 研发基础薄弱。库区虽然有多所高等院校,但至今没有专业的化工研发机构,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能力和动力不足,尤其是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不多,获得国家和市科技进步奖、新产品奖的寥寥无几。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与国际化工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缺少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缺乏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工程化能力较差,成套技术的开发能力较弱,新工艺技术产业化的进程缓慢,难以形成生产能力。

2.2.3 环境风险巨大。长寿、万州、涪陵三大化工园区地处长江上游的褶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潜在的安全隐患较大。化工企业排放出来的废气污染空气后容易形成酸雨,危及生态植被和农作物安全,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流入河流后容易破坏水质,危及生物水系和人饮安全。“三峡库区成也在水,败也在水”,一旦出现“三废”排放超标或出现化工液体、气体泄露、爆炸或出现山体自然滑坡等安全隐患,将对库区生态环境以及几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构成严重威胁。

3.打造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战略措施

重庆直辖10年的实践证明,重庆城乡统筹重点在库区,难点也在库区,重点在经济增长,难点在环境保护,要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培育和发展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解除库区化工产业发展中体制、机制上的束缚,增强核心产业集聚力,拉长核心产品价值链,构建生态化工上、下游产品衍生循环系统。

3.1 理清关系,定位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世界著名产业集群学专家波特教授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经济组织形式,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园区、集聚、集中。为此,培育和发展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必须提高认识,科学定位,正确处理好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建设中的几个关系,走出现在的三大化工园区就是三大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误区。

3.1.1 正确处理好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按照产业集群学的有关解释,产业集中是指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在整个产业内的份额,可以通过绝对集中指标和相对集中指标来反映,产业的空间分布有的有直接关系,有的没有直接关系。产业集群则是产业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同一领域内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因此,库区的化工产业集中与库区的生态化工产业集群不是同一概念,两者没有直接联系,不能把化工企业相对集中的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简单地看作三大生态化工产业集群。但是,如果没有相关联的化工企业集中在三大化工园区,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就无从建起。

3.1.2 正确处理好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据新华词典解释,集聚是指事物的空间集中过程。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有的产业集聚可以形成产业集群,有的产业虽然集聚在一起,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就不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聚只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必须条件,并非全部条件。只有把产业集聚在一起的企业通过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将产业集聚变为产业集群。换句话说,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力量,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优化化工产业、产品、布局结构,增强关联度,才能促进化工产业集聚向化工产业集群方向转变。

3.1.3 正确处理好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关系。19 世纪60 年代,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论述,产业链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主要侧重于产业间联系。而产业集群的概念则要比产业链的概念丰富得多,它既包括产业间的联系,还包括产业及其他相关机构间的联系,如研发机构、中介机构、商会、协会等。从库区目前化工企业以及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的化工产业来看,产业集群轮角已成雏形,但是精细化程度还不高,上、下游产品还没有形成产业链。应在基础化工的深加工、精加工上下工夫,运用生态工业学的原理,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实现物资和能量的高效利用以及物质的闭路循环,使物质成分和性能在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缩短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距离。

3.1.4 正确处理好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工业园区是指包含有若干个工业企业聚集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企业之间有的有直接或有间接联系,有的没有任何关联,是产业集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产业集群则不同,强调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依靠内力发展的理论。特别是生态化工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关联度更大。因此,我们不能把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简单地等同于三大生态化工产业集群,要优化三大化工园区,把无关联或关联度不大的企业迁出园区,致力于高、精、细化工产业发展,使传统工业生态化、传统技术现代化、企业文化共享化,促进三大化工园区向为三大生态化工园区转变,成为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一部分。

3.2 形成体制,建立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成长机制。

从19世纪80年代产业集群学的探索,到现代产业集群学的兴起,足以说明体制是产业集群生存的土壤,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无论产业集群有多大的发展潜力,生命力也不会长久。因此,培育和发展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规划是前提,制度是保障,产业是根本,科技是动力,组织是保证。

3.2.1 制度创新,启动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培育。

20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省晋江县“挂户经营”的制度创新,打破了以私有制产权为基础的联户集资家庭企业体制上的束缚,推动了联户集资家庭企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纺织、服装、石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在库区,骨干化工企业多数落户在长寿、涪陵、万洲等区县,其原材料又来源于库区,应打破行政区划体制性篱籓,设立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经济管委会、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开发总公司,区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设立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办事机构,集中办理项目审批、立项,土地征用、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相关手续,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园区分别设立化工产业集群开发分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具体从事产研结合、结构优化、项目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为了避免三大化工园区在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各自为政、集而不群的现象发生,应对三大化工园区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突出政府在发展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扶持地位、引导力度,起到市场交易环境与投资环境的建设、企业创新精神的培育、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介机构的活动等协调规范作用。

3.2.2 产业规划,引导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国际国内产业集群实践证明,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形成,还是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都说明了产业集群不是把所有相关的产业简单地堆积在一起,而是相关产业有机融合的整体。因此,要结合重庆天然气化工资源在库区,化工企业也都在库区的实际,选择政府扶持型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模式,按照统筹规划、集中开发、产业集聚、深度集群的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五个一体化”规划。即一个园区只用一根烟囱的公用工程一体化、产品运输只有一个专业公司的物流配送一体化、园区所有厂家只用一个污水处理厂的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所有企业一门心思抓经营的管理服务一体化、众多化工项目相互关联的产品项目一体化,加大三大生态化工园区联动、互动、融合程度,形成长寿、涪陵、万州三角互补产业链型的3+1(三大生态化工园区有机融合,形成一个上下游产品的衍生循环系统)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如图3-2-1。

3.2.3 突出重点,促进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为了提高库区化工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变库区资源优势为库区经济强势,变传统粗放型的化工生产为集约生态型的化工生产,长寿、涪陵、万州三大生态化工园区应突出现代天然气化工、化工新材料、洁净新能源三大领域;开发乙炔、甲醇及深加工、二甲醚、醋酸及深加工、氯碱及氨、其他功能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等六大系列产品;分别培育以甲醇及衍生物为主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产业集群,以合成氨为龙头的高浓度化肥产业集群,以聚氯乙烯和甲烷氯化物为主的盐气化工产业集群。对于传统基础领域,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化肥基地、氯碱化工基地、盐碱化工基地;对于着力发展领域,除建设大甲醇装置外,将重点发展甲醇下游产品,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甲醇基地;对于重点开发的新技术领域,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醋酸生产与加工基地、世界最大的水合肼基地。通过5~10年的努力,其化工产业增加值预计如图3-2-2所示,分别占重庆化工“十一五”规划工业增加值的200%和重庆市工业“十一五”规划增加值的22.2 %,同比分别递增8.4%和5.9 %,成为库区乃至重庆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3.2.4 优惠政策,激励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作为重庆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重庆化学工业,历来受到各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发展化工产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涪陵、长寿等区县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受化工专业人才、技术、资金等限制,库区化工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生态化工工程尚未全面启动,仍然处于粗放型、传统型或半传统型的发展阶段,应适时制定国内外顶尖级化工企业落户库区三大化工园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允许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将引进和购置国际国内环保技术和设备直接费用抵扣所得税,允许化工企业组建自助性股份制“信用工会”,信贷企业利用成员企业缴纳的股本金作贷款抵押,减免信用担保机构为化工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营业税等等。要通过各项激励政策的实施,优化化工产业发展环境,吸引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化工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三大化工园区建设,切实解决当前化工企业人才引进难、企业融资难、结构优化难等实际问题。

3.2.5 专业市场,拉动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当前,库区三大化工园区尽管拥有川维、建峰等大型化工企业,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网络。但是,至今没有独立的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整个库区化工企业的营销市场存在着散、乱、差现象,制约了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为此,要根据专业市场具有催生新企业,深化与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集群形成的原理,在长寿或涪陵化工园区建设一个不少于50000平方米的化工专业交易市场,其定位为服务库区,辐射全国,影响世界化工产业的功能完善,产品齐全,管理规范,秩序良好,交易量大、开放式的化工交易市场,集中进行原辅材料、初级产品、设施设备、终极产品、研发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销售与交流,促进库区化工产业的进一步成熟,提高化工产业的科技含量,延伸化工产业链,增强化工产业集聚能力,从而推动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

3.2.6 龙头企业,带动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实践证明,区域内一旦形成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核心产业链为基础,大量中小企业相互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便基本形成。从库区现有大型化工企业实力分析,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技术装备水平,还不完全具备龙头化工企业带动中小化工企业成长的基本条件。因此,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必须打好资源牌,建好项目库,选好巨头主,以扩张型发展,开放式经营,市场性融资等方式,做大做强,成为影响行业,带动产业的龙头化工企业,建立以经济实力雄厚、设施设备先进、产业品牌响亮的国内外著名化工企业为主导,大型化工企业和中小化工企业细密的分工协作组织网络,最大限度地延伸大型化工企业核心价值链,有效弥补中小化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企业规模小、市场空间窄、竞争实力弱、融资渠道不畅、人才储备不足、信息资源欠缺等问题,从而使镶嵌于三大化工园区中的中小化工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企业间协作,共同分享库区化工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企业群体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高度关联格局。

3.2.7 科技进步,推动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库区天然气化工企业除川维、建峰初具规模、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较高外,其他化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能耗高,效率低,天然气化工产品大多数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属于一次或二次加工的初级产品,如乙炔、氨、氢氰酸、苯胺等。作为大宗商品的甲醇、苯胺、甲胺、醋酸、氯甲烷等也没有大量向精细化工产品延伸,天然气化工产品的利用价值尚未得到应有的利用。因此,要加大库区骨干化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在库区组建一所高等化工专业院校,聚集一批高级化工人才,具体从事高分子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技术研发,营造高新技术项目研发氛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程度,加快生态环境和谐的进度。

3.3 综合治理,构建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警示平台。

从生态化工产业集群内涵中不难得知,生态化工产业集群既是生态工业的集群过程,更是生态化工衍生系统的形成过程。不仅要有一个生态化的环境系统,而且还要有具体的生态化的环境措施。

3.3.1 建立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环境系统。

发展好经济,保护好生态是打造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的根本目的。要实现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目标,就必须建立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半封闭的循环渐进的环境管理系统。

所谓多目标,就是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环境管理目标不仅是对化工企业污染,还要包括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禽畜粪便,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不仅是对环境污染,还要关注自然生态、生物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局限于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范围,还要考虑库区区域,周边地区及流域;不仅着眼于当前的需要,还要考虑未来的持续发展。

所谓多层次,就是要建立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管委会的最高决策层,区县政府相关部门构成的执行层,相关中介机构构成的服务支持层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环境管理组织网络,分别制定和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和制度;依照本部门的职责组织实施预防、控制和改善等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运用统计、审计、监测、监理等手段,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所谓半封闭的循环渐进,就是要建立环境监测监管制度,依据库区的环境现状、问题和规划目标做出决策,组织相关部门实施相应的措施改进,在措施实施之后还要进行信息跟踪,得失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再分析、再决策、再实施,如此循环往复,每循环一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层次或高度上再现,以此不断推进库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保护质量。

3.3.2 建立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环境保险制度。

20世纪八十年代,在松花江渔民聚居的许多村子里大面积出现了一种肌体无力,双手颤抖,关节弯曲,双眼向心性视野狭窄的水俣病。其罪魁祸首就是建在江边的化工厂,废水、废渣直接流如江中,导致水体化工污染,殃及渔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污染事件发生后,如果仅仅依靠污染企业的力量,无论经济实力多强也无法承担起这个受灾地域广阔、涉及受灾群众众多的赔偿责任,以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受害群众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河流的生态破坏得不到正常的恢复。只有推出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尽量扩大覆盖有关水、气或者固体废物的突发性污染事故赔偿范围,才能有效解决类似事件的赔偿问题。因此,要借鉴美国对有毒物质和废弃物处置可能引发的损害赔偿责任建立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经验,建立以强制保险为原则、自愿保险为例外的环境污染赔偿机制,增强化工企业的环保意识,自觉缴纳排污费用,降低意外污染风险。

3.3.3 强化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

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是以化工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合体,化工环境污染问题与库区化工产业发展相伴随,与之相关的生态问题相挑战。虽然化工产业集群的环境保护从深化末端治理到推进清洁生产,但均不能彻底控制工业污染的影响。为此,一要构建化工园区与生态化建设系统,大力推进园区清洁生产,并以园区企业之间物质、能量充分利用为原则,实现企业内部生态化、企业之间生态化和园区之间生态化,形成园区企业物质、能量耦合,生产、生活结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整合的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系统,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全面改善园区环境质量。二要构建企业生态链网,以社会需要为主体,以恢复和扩大可更新资源存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延长产业链条,缩短产业之间的链接缝隙,尽量使产业上下游结合起来,将上游产业的“废物”变成下游产业的原料,“吃干榨尽”,使物质最大限度转化为财富和价值,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链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三要强化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园区、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次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现园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突破单一企业无法做到的对资源和能源充分循环利用的制约。具体地讲,就是采取园区之间集中供热、集中排放,企业之间的原材料集中互供的方式,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及设备,加强“三废”产生的全过程管理,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赢”,促进库区生态化工产业集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如波等.三峡库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 重庆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3] 郭金喜.产业集群理论综述,http://,2006年12月27日

[4] 朱华友,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http://,2006年12月27日

[5] 《重庆化工“十一五”发展规划》、《重庆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推荐访问:库区 培育 产业集群 好又 推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