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18 10:10:16

摘要: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便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使他们进入社会后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接受能力差,如果教学模式陈旧、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其效果往往无法令人满意。所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摸索一套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服务的。因此,它既要求学生具备必需的计算机知识,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两方面的综合是对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就目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职中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至少应包含: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硬件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和调试能力;熟练运用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软件;检测和防治计算机病毒的能力;软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能力等。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必须随着它的发展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满足社会需要。课程设置应考虑到学生初学的困难,可予适当选择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科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夯实基础理论

教学模式是运用教学规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在遵守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采用模块教学的形式。即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对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程(内容相互关联)集中一段时间专门讲授,该门课程(或几门课程)结束后,再讲授下一门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一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掌握。由于课程是集中讲授,学生精力相对集中,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统一进行授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别,合理进行重点方向的培养,使每一个人都学有所长。

三、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变注入式、封闭型的教学为启发式、开放型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再次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学生都希望体现自我价值,自尊心较强,希望受人尊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在教学中通过打字比赛、编程比赛、排版比赛等形式来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教学手段也必须适应时代的步伐,既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又要较好地帮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为此,我们应该充分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幻灯显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集趣味性、娱乐性、科学性、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的教学过程中,很快掌握教学内容,获得一般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操作型人才又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对超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理解能力的、理论性强但实用性差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如“C语言”“汇编语言”等,果断地以少讲或不讲处理,而代之以直观性强、实用性高的内容,如计算机硬件组装、故障排除等,使学生在学校里就可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安装、调试、故障排除。在教学安排上,上机时间和理论讲授时间之间的比例应为六比四。教师大量的工作应是对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指导,通过上机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计算机教师常讲常新的话题。只有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正确认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才能使我们的改革获得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宁.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2] 单文孝.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教书育人,2005,(26).

[3] 郝军,等.浅谈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硅谷,2008,(20).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计算机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 探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