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如何挖掘历史教学中知识的内在联系

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09 10:14:27

【摘要】 随着新课程和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本文就历史学习中如何挖掘知识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提供了一些方法,列举了大量的实用的事例和近年的一些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对历史的教与学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 改革 历史 联系 挖掘 能力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指导学生学习历史并解决现实问题的主观条件。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

一、挖掘纵向联系,找出其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

历史知识时序性要求教师理清历史上的前天昨天今天发生的事件 以及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学生学习时也应抓住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其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例如,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我们便可进行纵向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知识经济产生。对三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特点、影响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

如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探索:

中共成立→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工作重心在城市→走自己革命的道路,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左”倾错误发展、泛滥→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通过联系归纳,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了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不断成熟,不断走向胜利。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随时注意串联,既可以使学生把握住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又可加深对历史发展因果关系的理解。当然,仅仅掌握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分析其因果关系及各阶段政治、经济、外交等状况,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

二、挖掘横向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

从纵向上串联历史知识,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这样学习历史是粗线条的,还不能适应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还必须作横向的联系,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分析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

以鸦片战争的背景为例,从自然地域上作横向联系,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日益衰落。同一时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壅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联系世界史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内容),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联系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亚洲日本正处于幕府统治时期,各种矛盾激化(联系日本明治维新背景)。通过这样的横向联系,学生就可深刻认识到中国已明显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再从中国当时社会状况上作横向联系:政治上自乾隆后期始日益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军事上军备落后,思想上闭目塞听,愚昧无知……一幅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便展现在眼前,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落后在学生心中便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更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路,对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再如19世纪初——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把握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需要对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关系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概括得出。如在资本主义发展方面,这一阶段发生的事件有:经济领域的工业革命、政治领域的1848年革命、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综合上述知识,分析内在联系,便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的当时历史发展主题:工业革命,巩固发展了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模式基本定型,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走向世界体系势在必行。再分析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方面,当时出现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的建立等一系列崭新现象,挖掘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可见其中又隐含着以下知识:由于工业革命,劳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工人运动兴起,但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社会主义运动由此发展起来,所以19世纪中后期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时期。同样综合民族解放运动、国际关系方面的诸多史实,也可分析出其中隐含的特征。而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特征,则构成了19世纪中期前后的完整画面。

200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第35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何重要意义?”题目具有综合性,涉及的内容散见于教材三章之中,必须把时间定位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然后进行横向联系,从主要矛盾变化、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方面思考作答。在答题时,不少考生表现出缺乏综合地相互联系地思考历史问题的素养,不能全面作答,尤其是对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和编制1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教材中未按时间顺序叙述,学生就未将之答案,导致失分。

2005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第30题“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中国的有识之士继续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奋斗。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他们所作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的重要影响。”这是对考查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

第31题“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是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

平时学史,按章逐节,掌握的是各种类型“点“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致使理解不深,记忆困难,前学后忘。如果平时教师教与学生学都注意加强联系,按照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连类并举,归纳梳理,“积点成线,连点成面”,形成“条”“块”分明的知识网络。这种以类相从,逐类贯通的知识,提纲契领、条理清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知识联系的梳理归纳中,学生综合能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

参考书目:

[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江苏高考历史说明(新课程版)》.

[2]《中学历史新教材新教法》.章年海著.

[3]《高中历史汇编纲要》 (人教版).

推荐访问:挖掘 内在联系 知识 历史 教学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