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回放与专家点评

自我鉴定 时间:2021-07-18 10:14:44

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评选活动,历经两院院士和科普界、科技新闻界专家学者的两次初评和最后终评,于1月21日揭晓。备受关注的学术不端行为屡被揭露、国庆大阅兵展示国防力量、中国科技馆新馆启用等重大科普事件入选。

入选的十大科普事件(以时间先后排序)分别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成为关注焦点;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发,中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学术不端行为屡被揭露,公众呼吁科学精神回归;首届“防灾减灾日”确定。提升全民灾害防范意识;聚焦日全食形成天文科普热,推进社会化科普;中国科技馆新馆启用,科普资源建设再掀热潮;国庆大阅兵展示国防力量,兵器知识得到宣传普及;钱学森、贝时璋逝世,缅怀大师令科学精神广为传播;我国明确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成关注热点;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公益卫星发射,青少年科普创意受鼓励。

由大众科技报社和中国公众科技网共同主办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评选,自2002年举办以来,已成为我国科普宣传中的一项品牌活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科普传播方式。自去年开始,主办方进一步改进评选工作,把以往一年一度的集中评选改为在全年分阶段持续进行,以进一步扩大其科普效应。

2009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分别于200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两次初评,共评出20件初评入选事件。初评结果在媒体和网络上进行了公布,通过听取读者与网民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公众参与范围,使年度十大科普事件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并为最终评选打下较好基础。2010年初,终评委员会结合公众意见,评选出了2009年全年度的十大科普事件。

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由《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承办、中国科技馆协办,中国公众科技网对本次发布会做了现场图文直播。

1 达尔文诞辰二百周年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成为关注焦点

事件回放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同时又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从2009年2月开始,我国各类媒体不断报道世界各地举办的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活动,通过发表纪念文章、制作特别节目等,向公众介绍达尔文的生平与成就,传播进化论以及有关的科学知识。5月,“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举行了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专题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应邀作题为《纪念达尔文》的专题报告。7月至11月,英国驻中国使领馆与我国科技部合作,在西安、重庆、上海、东莞、北京五地举办了“永远的达尔文”教育巡展。

从11月23日,也就是《物种起源》面世200周年纪念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拍摄和制作的七集纪录片《达尔文——自然之子》陆续播映,将纪念达尔文的活动推向高潮。12月,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了“走近达尔文”展览。观众除了可以看到达尔文生平和生物学知识方面的许多精美图文之外,还可以目睹达尔文使用过的放大镜等实物,这一展览将开放到2010年3月底。此外,许多科普机构、学术团体和学校也举办了纪念达尔文的活动、会议和讲座。

点评专家:张增一(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诞辰于1809年2月12日,他在1859年提出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理论,揭示了生物物种之间的联系以及进化规律,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并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包括对我们人类自身的看法。

实际上,达尔文的“进化论”应该翻译成“演化论”,因为自然选择是没有方向性的。而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进化论”的是拉马克,拉马克的“进化论”实际上带有一种方向性,翻译成“进化论”比较合适。

2 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发中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事件回放

2009年全球暴发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世卫组织有关流感大流行的警戒级别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共卫生知识更加关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疫情流行情况和相关防控信息。包括发病人数和治愈情况等。

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普工作者紧急开发预防甲型H1N1流感等应急科普资源,通过挂图、宣传小册子、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常识,使公众充分了解到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消除了部分居民中存在的恐慌心理和反应过度现象,提高了广大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促进了群防群控。

面对严峻的甲流疫情,医疗卫生部门积极研制流感疫苗。9月3日,中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甲流疫苗于全球率先问世,并从10月起在全围陆续接种。截至12月14日24时,全国累计完成接种3571万人。随着大范围接种甲流疫苗,甲流疫苗是否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12月17日一种新的中药“金花清感方”面世。经临床研究证明,传统中医药可以有效治疗甲型H1N1流感,而且费用更低。

点评专家 苏青(《科技导报》杂志副主编)

有两组数据可以让人们看到科普的重要。2003年的“非典”,全球总死亡人数是919人,中国死亡人数349人。这次甲型H1N1流感截止到2009年11月底,全球死亡人数近5万人。而中国是200人。甲型H1N1流感肆虐在中国内地之所没有造成恐慌,一个重要原因是各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中国科协在第一时间出了科普挂图、音像,并进行网上宣传;《科技导报》在第一时间刊印了权威微生物专家的文章,宣传组织工作做得非常好。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对甲型H1N1流感的控制是比较得力的。我认为,对政府官员普及科学可能比向民众普及科学更重要。

3 学术不端行为屡被揭露公众呼吁科学精神回归事件回放

2009年,学术不端行为在中国屡被揭露。3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院士因负有监管不力责任不再被续聘。6月,以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为第一署名人、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杨伦为第二署名人的一篇学术论文涉嫌抄袭。陆杰荣迫于舆论压力表示道歉,杨伦被注销博士学位。7月,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认定抄袭,被学校取消博士学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12月,井冈山大学教师钟华、刘涛发表在国际刊物《晶体学报》上的70篇论文被认定数据造假,被学校开除公职,撤销讲师职务和任职资格。

同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要求高校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责任者。9月,中国科协制定《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并在当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专设“科学道德建设论坛”,给每位参会代表发放《科学道德规范手册》。面对频发的学术不端行为,公众呼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早日回归、尽快净化学术环境。

点评专家 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科普作协理事长)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危害我国学术界的风气,也影响学术的真正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大力铲除。我想恐怕得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从本人做起。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道德、没有一点风格、没有一点良心,做什么事情都不行。所以要靠自我,尤其学术界,就更应该懂得学术的道理。二是从制度上保证。对这种行为要严格进行惩处,不能姑息迁就。三是大家要给予监督。现在公众的力量非常强大,很多问题都是被公众揭露出来的,而不是靠哪个领导或者哪个组织做起来的,只要大家都对这件事情关注。就会使学术造假或者抄袈的人无处可藏、无从下手。

4 首届“防灾减灾日”确定提升全民灾害防范意识

事件回放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首届“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唤起了全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了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普及了灾害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防灾减灾日”的设立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将有效提升全民灾害防范意识。

此外,在首届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也于2009年5月11日开馆,其中包括地震科普馆等30多个展厅。而6月5日,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引发公众对公共安全问题的关注,各地公交部门相继对公交车辆进行了大检查,对存在隐患的车辆加以改造,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这一事件也成为一场面向全社会的有关防火安全以及提高应对公共安全事件能力的科普教育课。

点评专家 王延祜(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死亡人数接近7万人,失踪1万多人,伤亡几十万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把5月12日确定为全国的“防灾减灾日”,我认为非常必要。一方面,对遇难者是一个纪念;另一方面,需要唤醒国家、民族的防灾减灾意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国家处在地球的一个特殊区位,灾害多,灾害重,在全世界的自然灾害中,我们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对人类的破坏最为严重,尤其是造成人员的伤亡,可以说是群害之首。所以,把“5·12”地震作为防灾减灾纪念日,我觉得是非常对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是与自然灾害为伴的,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尊重大自然,要能够学会和大自然、和自然灾害相处,必须提高我们自己防灾减灾的能力。

5 聚焦日全食形成天文科普热推进社会化科普

事件回放

2009年7月22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景观在我国上演。此次日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超过6分钟。这次日全食发生在中国人口十分密集的长江流域,全食带覆盖人口达到3亿。对于公众而言,日全食是一场难得的天象盛宴:对于天文学家而言,日全食则是天文观测的好机会。日食发生前后,各地科协、有关全国学会、基层组织积极行动,制作发放科普音像制品《天象奇观日全食》、日全食观测眼镜,组织专家深入社区、学校、偏远地区作宣传,消除部分群众的迷信和恐惧心理,同时,注重对科学观测方式方法的宣传教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科普工作。保障了广大民众科学观测日全食,并学习了解到相关的科学知识。

2009年,还是纪念望远镜使用400周年的国际天文年。4月,中国科协和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举行了2009国际天文年纪念大会,两位天文学领域的院士为到场的近千名听众作了生动的主题报告,回顾和展望了天文学的历史和未来。中国天文学会所属各会员单位还在2009国际天文年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学术交流及科普宣传活动。

点评专家 王渝生(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2009年7月22日,我国横跨长江流域的3亿多人看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它是从1814年到2309年这500年间,在中国可以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达到6分多钟)的日全食。古时由于人们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不了解,使得科学和迷信有了冲突。很多皇帝到了日食那天就要不上朝,要素服、素食,还要发布“罪己诏”。这里我说的是科学和迷信,而没有说科学和宗教。科学和宗教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同存同生,宗教是讲心智的问题、信仰的问题、影响的问题,所以它还会长期存在。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可以引导宗教走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400年前即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这对于当时人们的宇宙观来说,犹如一场革命。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年,人们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同时500年一遇的日全食也发生在这一年。因此这一年是以日全食和天文年为契机对公众进行天文科普的最佳的一年。

6 中国科技馆新馆启用科普资源建设再掀热潮事件回放

2009年9月16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启用。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拥有近千件展品的中国科技馆新馆是一个功能完善、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科技馆。新馆打破以往按学科分类、展品罗列的传统设计思路,所有展品按故事线、知识链的方式布展,流畅自然,引人入胜;在展教理念上更加注重培养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从“学科学”转变为“爱科学”;在服务功能上定位于全体公众,让小观众感觉好奇,让成年人品味内涵,也让专业人士不虚此行。开馆3个月以来,接待各界观众超过60万人次。

2009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普资源建设力度,以科普资源建设带动公共科普服务能力提高。除中国科技馆新馆外,浙江省科技馆新馆、重庆科技馆相继开馆,全国各地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协开始实施繁荣科普图书创作资助计划,财政部对科普单位进口科普影视作品实行税收优惠3年,以鼓励优秀科普作品、繁荣科普创作;2009年适逢中国科普网络发展10周年,10年来,在“中国公众科技网”和“中国科普博览”等综合性科普网站的带动下,全国已有科普类网站600余个,我国网络科普发展喜人,局面生动:2009年初,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我爱发明》栏目,打造群众性发明创造的交流平台,倡导科技创新,为近年来一直呈现疲软态势的电视科普领域注入了新鲜活力。

点评专家 王逾生(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中国科技馆新馆于2009年9月16日正式开馆。中国科技馆有一个新的理念,即“体验科学、认识科学”,这不是一个专题式分布的展览馆,而是按照主题式、讲故事的脉络,在激发参观者,特别是小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方面颇具创意。

7 国庆大阅兵展示国防力量兵器知识得到宣传普及

事件回放

2009年10月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同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及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从当年红军肩扛大刀、手持长矛靠双腿驱动,到如今解放军陆海空天电全面发展、综合防御、立体打击,我军科技强军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全部受阅装备均为国产,新型装备的数量规模以及质量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都达到崭新水平,展示了中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国庆阅兵是我国国防科技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通过回顾我军发展历史、比较历次阅兵武器装备,公众进一步增长了兵器知识,提高了国防意识。

2009年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中国航空事业开创100周年暨人民空军和新中国民航创建60周年。4月23日下午,我人民海军在青岛举行海上大阅兵,展现了我海军新型驱逐舰、新型护卫舰、两栖登陆舰、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海军航空主战飞机、陆战队等新武器、新装备。11月1日,

“龙腾东方——中国航空百年展”开幕,空军成立60周年航空博物馆建设工程仪式举行。11月15日,北京沙河机场举行了空军飞行表演。

国庆大阅兵和海军、空军有关阅兵和纪念活动,成为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展兵器知识、国防知识大普及的绝好时机。

点评专家 吴远彬(科技日报社常务副社长)

大家很关注国庆大阅兵,实际上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高技术的武器和装备。在这方面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我们的军事建设已经从过去的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我想这些转变本身就体现在科技的含量上,之所以把它作为科技事件、科普事件来谈,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第二,各界媒体做了大量的深度报道,使广大读者了解了我国装备、军事在技术含量方面的情况。

第三,为什么把这作为一个科普事件呢?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知识的宣传之外,媒体还比较系统地对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这样一种科学精神的报道。包括像预警机,很多在国际封锁的情况下,我们组织科研人员自主创新,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把我们武器装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当中反映出我们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牺牲精神。

我们的展示,不是为了耀武扬威,更主要是体现我国综合实力,也体现出我们保家卫国的能力。

8 钱学森、贝时璋逝世缅怀大师令科学精神广为传播及

事件回放

2009年10月31日,“人民科学家”、“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我国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钱学森逝世。此前两天,我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的先行者、开创了我国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以107岁高龄在京逝世。

哀悼追思纪念之际,钱学森、贝时璋百年人生中的科学成就、卓越贡献和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在民众中广泛传播。而钱学森关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追问,更成为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关注讨论的焦点。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在给钱学森的颁奖同中说:“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而“我们要为国家争气!”这是贝老留给中国科学界最后的遗言。

钱学森、贝时璋代表了一个伟大时代的一种精神:留学海外,学成归国,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鞠躬尽瘁。各媒体有关钱学森、贝时璋事迹的一系列宣传报道,让人们生动地感知到老一代科学家开创的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也令这种科学精神得到广泛传播。

点评专家 苏青(《科技导报》杂志副主编)

钱学森老师去世、贝时璋老师去世,因为钱老师光芒太亮了,所以很多人对贝时璋不是太了解,但是他们俩个人有很多的共同点。

贝时璋是1921年出国留学,1928年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当年回国。回国以后第二年在浙江大学创立生物学系,而且是系主任。

到了50年代的时候,他是我国一系列与生物有关的机构、学科的创始人,包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包括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等,开创了我国生物物理学的研究领地。他的德国母校曾在1978年、1988年、2003年、2008年四次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我们知道天空中有个国际36015编号小行星就是“贝时璋星”,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而且他是一个战略科学家,国家历次科研战略规划他都参与了,所以他跟钱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留学海外、学后归国、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鞠躬尽瘁。在临终前,钱老提出“世纪之论”,中国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来,贝时璋先生最后的遗言也是“我们要为国争光”。

我觉得这两个大师给我们展现了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风范和科学的真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科普宣传和科学的普及。

9 我国明确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关注热点

事件回放

数百年来,地球的气候在人类一点一滴的活动中逐渐变暖了。面对生态环境日渐脆弱,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节能减排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我国连续出台了多项与节能减排有关的政策。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一重大决策既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在国内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我国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彰显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姿态,展示了中国政府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贡献的决心、信心和政治意愿。会议对2012年~2020年的全球减排,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11月~12月在全球放映的美国电影《2012》,虚构了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故事,一度在美国公众中引发恐慌。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公众关注焦点,诸多事件促使公众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点评专家 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协理事长)

哥本哈根会议刚开完,主题就是节能减排,实际上我认为这是把一些科学问题和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

最近20年来,全球气候在不断的升温,升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从科学上来讲二氧化碳增长的幅度和气温增长幅度是同步的,把气候变化归根于二氧化碳增加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认为不完全。

二氧化碳是怎么增加的?现在认为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增加的,一谈人类活动,中国是人口大国,哥本哈根会议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西方国家冲着我国来的,但是中国展现一个大国的姿态

和风范,第一我们要承担国际义务,美国和西方国家已经经过差不多200年工业化阶段。我们工业化进程,从建国到目前才60年,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不到4%,消耗的能源在全球25%左右,就是1/4;中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1/5,我们消耗的能源还不到1/4,中国这么个大国消耗的能源还没有美国消耗的多。所以把一个科学问题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又来欺负发展中国家,这是非常不对的。

10 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公益卫星发射青少年科普创意受鼓励

事件回放

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时31分,我国首颗科普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成功点火升空。这是我国首颗专门为青少年研发的科普卫星。

“希望一号”是一颗只有60千克重的小卫星,它的科普任务有三项:进行“天圆地方”五色土太空实验、太空摄影和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电台。其中,“天圆地方”实验方案的作者,是来自北京景山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刘重华,其设计灵感来自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刘重华带着把五色土按照社稷坛上的布局装入容器、放到卫星上观察最终会形成何种图案的想法,逐步形成了“天圆地方”的实验方案,并最终从全国青少年提出的105个人选方案中脱颖而出。“希望一号”在太空上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科技实验的“操作台”,为孩子们提供了参与科学探索、发挥创造性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机会,而伴随卫星发射后相继展开的一系列有关卫星应用的科普活动,必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航天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希望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对孩子们科普创意的一种肯定。同年6月由14城市科协等联合主办的首届大学生科普创意作品大赛,也是对大学生科普创意的一种鼓励,同时也借科普创作宣传节能环保。可见,激发青少年的科普创意,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普,是提升青少年科普素养的有效方式,也是增强科普效果的有效途径。

点评专家 高潇怡(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2009年12月15日,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公益卫星发射成功,在我个人看来,这件事情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这颗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首次专门为青少年量身设计、研发的卫星,包括它几项主要的任务也是专门为青少年科普活动而设计的。从宏观的层面来讲,体现了我们国家对青少年科普的一种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因为青少年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和力量,他们的科学素养对国家整个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对青少年科普创意的极大的肯定和鼓舞。在“希望一号”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太空实验,在征集方案当中调动了无数青少年的参与,那么最后入选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大家想想。从征集的过程到一个小学生的实验方案能够上天,这本身就是对青少年科普创意的一个很大的鼓励和肯定。在专家眼里别具一格的一个设计,实际上是他个人生活经验当中的一个问题的思考,最终导致天圆地方的实验的诞生。在这里特别能够传递这样的理念,原来科学跟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科学的发现和科学问题的提出,往往是源于生活、源于对生活当中的一些思考。我个人认为,这和我们传统当中很多的青少年对科学的一种认识,是一个冲击。因为很多孩子认为科学是高深莫测的,科学离我们很远,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情,让孩子在参与和体验过程当中形成对科学的一种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包括形成科学态度的一种前提和基础。

第三,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在太空当中进行科学实验的平台,我想这也是为孩子们参与体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和条件。这本身也会进一步调动青少年来参与和体验科学的热情,去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推荐访问:回放 科普 中国十大 点评 事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