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加强抗震科普宣传,减少地震灾害损失

自我鉴定 时间:2021-07-18 10:21:44

【摘 要】“科普宣传“越来越被我们的政府所关注和重视,积极兴办科普事业,促进我市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势在必行。加强科普宣传力度,使人们从科普宣传中及时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了解各种防御灾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减少灾害的损失。

【关键词】科普宣传 减少损失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

科学技术的普及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科普是社会公益事业。做好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地震工作者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

近几年,国际、国内强震发生趋于密集,说明了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地震灾害的威胁会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不论是人为灾害还是自然灾害,这两者的发生,都较之过去表现了更高的强度,受灾后的破坏程度出现迅速的增长,特别是在城市中就表现得更加严重。现阶段的人类科学水平,对这一灾害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在对地震的预报方面也还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而同时对地震的预防能力也十分薄弱,在地震的灾害面前,人民的生活、生产受到很大的威胁。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有必要把对地震灾害的预防意识,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全面的推进防震抗灾工作。这是保证城市健康地、安全地、稳定地发展的前提,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科普宣传 促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地震安全性评价通常指对工程场地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烈度复核、确定场地相关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小區划、厂址区域的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地地基震害预测工作。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尤为重要。特别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密度、建筑物的密度和财富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城市抗震减灾管理不可等闲视之。现在,我国还处在地震活跃期,所以,加强城市抗震设防工作和采取切实的减灾对策成为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历史上的地震灾害告诉我们,地震中的人员伤亡绝大多数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造成的。因此,针对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缺乏的现状,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地原则,进行深入持久的宣传,不但可以提高人们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能力,而且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管理也将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二、加强科普宣传 建设科普教育基地

加强科普宣传,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的科普工作。根据我市的地震工作方针和市政府对我们地震工作的要求,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我们近两年的一个艰巨任务。在继续做好面向全社会的科普工作的同时,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认真做好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件的要建设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或地震科普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建设地震科普教育基地,使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把最新的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措施、科学自救方法、科技精品等通过挂图、模拟实验、电影、幻灯以及先进的光电技术展示给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普及政府综合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各种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措施、灾害保险及防止次生灾害的常识。对社会开放,组织学校和政府机关、企业单位有序地参观。强化地震科普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地震、感受地震,增强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自救互救和防震、避震的措施。了解地震应急预案,防止次生灾害。以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将地震灾害的程度降到最低点,减少灾害损失。

建设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和地震科普馆,做好地震科普宣传,使其达到真正来了地震后,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政府指挥系统下,正确地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有效地利用自救互救和防震、避震的措施,把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或次生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以减轻国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加快我省的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加强科普宣传 提高全民素质

加强科普宣传,营造学科学、信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提高全民素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四、加强科普宣传 弘扬科学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就是要根据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增强科普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把科普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基层、普及到民众。积极探索科普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和科普工作的新举措,努力开创科普事业新局面。

五、加强科普宣传 减少灾害损失

加强科普宣传,办好科普讲座、科技活动周、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咨询、科普文艺巡演、科普展览、科普影视展播、科普基地教育等,当我们的科普宣传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深入了民心,使我们广大干部群众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民自身,把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会了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么当人们遇到自然灾害、遇到地震、遇到各种灾害来临的时候,就能科学地对待,冷静地处理。用科学的知识来抵御灾害的风险;用科学的精神来正视灾害的危害;用科学的思想来分析灾害的根源;用科学的方法来减少灾害的损失。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数表述,应达到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或称小震)影响时,建筑物—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本地区规定设防烈度的地震(或称中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产生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通常将其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在地震来临之时,才能减少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加强科普宣传力度,使人们从科普宣传中及时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了解各种防御灾害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从而减少灾害的损失。

推荐访问:抗震 灾害 科普 地震 损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