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乔治·凯南与冷战的起源

自我鉴定 时间:2022-03-26 10:12:10

摘要:乔治·凯南是美国冷战遏制政策的提出者,他的苏联观受到叔父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驻苏经历使其成为“苏联通”。1946年他在一封八千字长电报中提出对苏战略,即美国要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途径抑制苏联的发展和对外扩张。次年他在《苏联行为的根源》中完善了自己的遏制思想。在欧洲,他主张以德国为中心建立欧洲联邦抵御苏联的渗透;在亚洲,他忽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希望通过民主改造重塑日本。他的这些思想对日后美国的冷战政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尽管凯南誉满天下,但不善妥协的性格给他的职业生涯造成困境,对中国的误判也证明他的局限性。

关键词:乔治·凯南;冷战;遏制思想;外交影响

乔治·凯南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家,外交家,外交评论学者,历史学家,尤其在苏联问题方面研究成果显著。凯南在学界被誉为“遏制之父”,他倾其一生为美国的冷战政策尤其是冷战时期的对苏政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凱南生于1904年,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爱尔兰裔移民家庭。他日后成为“苏联通”很大程度上到受了他叔父老凯南的影响。老凯南是一位美国记者,职业生涯中曾多次到访俄国,其中1885—1886年间他实地考察了俄国的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老凯南对苏联印象。他还就调查结果出版了一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西伯利亚流放地政治犯们忍受的非人的痛苦。可以说老凯南是美国研究苏联问题的先驱。凯南也追随他叔父的脚步,选择了研究苏联问题的道路,他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说道“脑中有老凯南创立的家庭传统。”这也成了凯南一生的转折点。1925年他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1926年进入外交机构,被派往欧洲。1929—1931年进入柏林大学东方学院,专门学习俄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地理法律以及经济,这些学习也为他日后研究苏联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1—1933任职于拉脱维亚里加美国大使馆。在里加的那段时间里凯南在处理公务之余,还会通过当地的报刊体验旧俄文化生活等方法了解苏联,这也成为凯南研究苏联问题的起点。1933—1937以秘书的身份就任与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当时苏联正处于“大清洗时期”,苏联严酷的镇反运动和无情的政治斗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苏联观点。

凯南1947—1950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室主任。但后来因与国务卿马歇尔政见不和而辞职。1950—2005凯南虽然短暂重返过外交界,但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并就重大外交问题发表评论。值得注意的是凯南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中只去过两次东亚,一次是1948年去日本与麦克阿瑟将军讨论对日政策,一次是1980年受中国外交协会的邀请来中国访问。这也为日后凯南对东亚问题片面的认知和对中国的长期偏见埋下了伏笔。

尽管凯南是职业外交官出身,长期的外交生涯历练与他对苏联人口、社会状况、文化生活、政治制度、价值观念、舆论宣传等的研究,使他成为美国外交领域首屈一指的“苏联通”。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作为美国驻苏使馆三秘或二秘的时候,他就对美苏外交的未来持悲观态度,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完备的对苏联的外交思想。而然在1946年之前,他却一直郁郁不得志,其满腹才华得不到发挥。因为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实行的是联苏抗德政策,罗斯福总统更加青睐将军们的意见而常常忽视国务院系统的职业外交官们的建议。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开始显现,再加上原驻苏大使哈里曼因身体原因辞去了职务,继而凯南成为代办,凯南在美国外交系统的影响力得以提升。1946年2月22日,病中的凯南向国务院发了一份长达八千字的长电报,就美苏外交问题提出了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观点。长电报的第一部分指出了苏联外交策略的缘由,根本目的以及外交策略的性质。电报指出苏联的对外政策是由它本国的国际政治观决定的,苏联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敌对国家的包围之中,屡遭外部侵略,这就导致了苏联的外交策略是实行战争防御和均势外交。这又进一步造成苏联认为本国的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不可调和,不可避免的。这样的外交政治观又决定了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压制主要资本主义强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并进而增强本国的实力和提高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苏联奉行的外交政治观和其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有决定了它的对外战略具有对外扩张性。面对苏联具有扩张性的外交策略,凯南认为美国目前阶段难以与苏联达成永久的和解。因此凯南建议美国与苏联进行实力对抗。首先,二战过后,西欧各国经济凋敝,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并且国力虚弱,很容易被苏联的社会主义势力所渗透。美国现阶段应该对西欧各国提供安全保护,并且帮助其恢复经济。其次,他指出“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无动于衷,而对实力的逻辑极为敏感”。因此,美国应该向苏联展示本国目前没有意向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随着长电报的发表,凯南在美国外交界一跃成名,随后被调往国务院任职,参与设计对苏外交的政策制定。继而,在1947年,凯南在外交杂志《外交》上发表了一篇署名为“X”的《苏联行为的根源》在文章中,凯南提出了自己著名的“遏制思想”凯南指出苏联的对外策略是由其本国的意识形态和历史环境共同产生的,并指出了苏联当前的态度。首先,苏联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本身具有冲突性。其次苏联认为自己的对外策略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此基础上,凯南对美苏关系及其未来走向做出了总结:第一,可以预见到它的是美苏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可能发达成政治上的和解。第二,苏联本身的实力有限,远远低于整个西方世界。第三,美国可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方法。运用经济,政治,外交等各种途径抑制苏联的发展和对外扩张,并最终使其放弃扩大势力范围并且“导致苏联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

凯南在美国对政策欧洲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重建欧洲方面凯南的思想观点都是围绕德国展开的,凯南指出,各战胜国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如何严厉地彻底地惩罚德国上,而是帮助其恢复原有的欧洲大国地位,使其成为欧洲大陆的均势中心国家,这有利于形成欧洲大陆的均势。同时凯南预测到苏联在战后必然会对东欧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凯南建议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德国,并以德国为中心建立一个经贸军事合作紧密的欧洲联邦,抵制苏联社会主义的渗透和苏联势力的东扩,并同时有利于欧洲自身的发展。凯南还指出,美国在建立欧洲秩序中不应该是一个主导者而应该是一个帮助者,帮助欧洲经济发展。凯南的这个观点同时也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基础。

在对待中国方面,凯南一直认为,中国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具有重要实力地位,对美国没有太大的威胁。因此,首先,凯南主张美国从中国脱身,美国不应该继续向已经败局已定的国民政府提供支援,美国对待中国的策略应该具体根据情况而定。其次,凯南还提出了在中国和苏联之间打进

“楔子”的观点。凯南认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受苏联的影响较小。离间中苏关系可以为美国的利益服务。最后,凯南在美国对华策略上建议占领台湾和澎湖列岛。主要原因是台湾和澎湖列岛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此,美国既不能让中共得到台湾,也不能让国民党得到台湾。

在对待日本方面凯南的核心思想是介入并且重塑日本。帮助日本建立一个与美国相似的民主国家。凯南的报告指出美国没有必要着急与日本结成同盟,而应该帮助日本稳定其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并且让日本保持一支警察力量和海上防卫力量,防止苏联共产主义的渗透,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张。在日本实施有限武装和有限军事化,把管理的权限与任务逐步交给日本政府。

凯南的思想之所以被当时的杜鲁门政府采纳是因為它符合了当时美国政要的决策需要,也给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准备调整对苏外交政策提供了正当而合理的理由。凯南关于苏联、欧洲、中国、日本的思想观点,在冷战初期对美国对外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凯南关于从各方面遏制苏联发展与势力扩张的思想被战后历届美国政府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冷战时期的对外策略。但他的外交思想观点也未被全部采纳,如他主张的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重建战略不管怎样都与当时杜鲁门政府的政策观点相不符。乔治·凯南对日本的战略也未被全部采纳,因为与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政策相违背。由于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所以他轻视中国的重要性而更加重视日本对美国的重要作用,所以凯南对东亚的外交思想尽管产生了相当大的决策影响,但却是相当片面的。所以综合来看凯南对美国政府的冷战决策尤其是对苏联的政策起到了临门一脚的推动作用。

凯南在苏联问题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专家,他的全面遏制思想成了美国解决苏联问题的总方针,并对日后美国对苏政策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在外交领域,凯南尽管有着极大的才能,但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凯南与周围人的相处得十分不愉快,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更不善于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这就导致凯南在外交领域中不得志。在担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室主任期间与上司马歇尔不和,最终愤而辞职;在担任驻苏大使期间因为失言而被苏联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不得不终止大使任期。这些都反映了他缺乏一个外交官应有的妥协精神和灵活性。

在东亚领域,凯南由于本身经验的缺失,没有预料到中国的崛起和对美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只是盲区,不能过分苛求。

总的来说,凯南的一生是完满的:作为外交官,凯南是参与冷战政策设计的关键人物之一;作为学者,他是誉满全球的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外交思想影响深远;作为文人,他长命百岁(1904—2005年),活着见证了他所要遏制的苏联帝国的解体。

【参考文献】

[1]张小明.不应该误解乔治·凯南的"遏制"观念[J].美国研究,1996(02).

[2]张小明.乔治·凯南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政策[J].国际政治研究,2008(03).

[3]周桂银.乔治·凯南的外交思想[J].美国研究,1993

(02).

[4]张小明."遏制之父"——乔治·凯南[J].国际政治研究,1989(02).

推荐访问:乔治 冷战 起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