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1-02-20 09:35:56

.

..

宁海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切实提高全乡小学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按照《海州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宁海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一、目标任务

(一)目标:

组织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的全员岗位培训,使校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技能,增强专业自主研修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和师德水平,着力建设一支师德水平高、教育教学能力强、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主要任务:

1、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为目标,以增强教师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诚信意识为重点,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不少于50学时的政治理论和师德学习培训。

2、以新理念、新课程、新要求为主要内容,结合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三年内所有教师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新课程改革适应能力。

3、以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文化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为目标,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打造学科团队,提升学科教育教学水平。

4、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为目标,五年内分期分批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不少于50学时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考试合格,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教学、教研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5、以学校为基地,以自学和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实践操作能力。

6、以加强名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目标,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名师、骨干教师考核、管理、使用新机制,通过名师博客、师徒结对等形式,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师进修校和相关科室(站)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 “计划”的统筹管理和组织实施。

县教师进修校、各中小学校及相关科室(站)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责任分工如下:

1、人事科负责制定师德建设评估办法,督促、指导学校开展相关活动,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评估;负责建立健全名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选拔、考核、管理、使用机制,促进名师、骨干教师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

2、教师进修校负责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组织开展脱产轮训及相关培训,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评估。

3、各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学科专业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打造学科团队,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过程评估。

4、教仪电教站、教师进修校负责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教育科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估。

5、各学校负责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本校教师素质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教师进修校和教育局相关科室要加强对学校实施“计划”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三、工作要求:

1、各牵头培训机构和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要围绕目标任务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组织开展培训,加强培训过程管理,严格考评,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培训机构要以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契机,着眼于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三者紧密结合,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进修校和县教育局相关科室要为学校提供专业发展支持,要确定教师或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帮助学校制定校本培训方案,协助和指导学校实施发展计划、组织开展好各类培训、完成培训任务、指导教师完成学历学位提升计划、读书计划等。要结合我县中小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和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如现场研讨、集体备课、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微型科研、叙事研究、网络博客等。各类培训要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满足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紧迫要求,不断改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师进修校和教仪电教站要及时将市教育局已经开发的网络课程采取各种途径送到各校,保证中小学教师每周至少学习一节网络课程。同时,县各培训机构要立足本土,积极开发筹建教师培训资源库,及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

4、各教研室要在有效提供专业支持和培训资源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各中小学校扎实开展以实践探索、总结研讨和自主学习反思为基本特点的校本研修,帮助教师对自身经验不断进行总结、提升,努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校本研修要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校本群体性研修要与教师个体性自学反思相衔接。要建立城乡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机制,打造学科团队,形成专业协作共同体,充分实现信息沟通和经验共享,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5、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灵活开放的教师培训与研修活动。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参与专业发展,加强自身专业培训,在教师中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各校要认真落实好读书计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大力组织教师自学和参与校本研修,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提高。各校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定时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指导、评价。

6、每位教师要依法履行自己的继续教育权力和义务,要拟定自身专业发展计划,要加强自主学习,每学期至少选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周至少撰写一篇读书心得,鼓励教师建立网上个人博客,在此基础上参与各类培训和校本研修,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县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力度,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合格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任务。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100人左右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培训者队伍。县教师培训机构要按照“小实体、大服务”的要求,切实做好服务基层学校服务农村的工作,把定点联系学校、指导校本研修等工作情况,作为培训机构教师工作评估和培训机构教师年度考核及评优、选先、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同时要加强培训者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者队伍水平。

(二)组建大邑教育网、大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教育网站,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质量。依托“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课堂,开展远程研训,及时将国家及省内外的优质教师教育和教学资源传送给教师,切实做到优质高效地开展培训。

(三)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计划”实施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在“计划”实施期间,凡教师参加县上统一组织的专业提高培训一律免收培训费,资料费、车费和差旅费按规定回学校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报销,学校要确保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分年度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实行评估。一是建立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机制,制定评估办法,实行一年一评一表彰。二是建立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机制,开展师德水平、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实绩四项评估,努力促进教师自觉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1、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制定师德评估办法,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进行统一评估。

2、制定教师学科专业素质评估办法,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文化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等专业素质进行统一评估,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

3、制定教育教学过程评估办法,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统一评估,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备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教育教学过程常规要求。

4、制定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估办法,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进行统一评估,内容包括所教学班级班风、学风、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程度、教育教学活动成效和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

对教师师德水平、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实绩四项评估实行等级制,评估结果与教师聘用、职务评聘、评优表彰、奖惩等挂钩。

(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奖惩机制,把教师专业发展评估结果作为对学校和教师年度目标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对“计划”落实好、完成任务出色的单位和个人,县教育局将予以表彰奖励。

附件3:

大邑县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意见》和《成都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要求,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的需要,特制定《大邑县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

一、目标任务

1、五年内学历未达标的现职中小学教师要完成学历达标;

2、鼓励已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参加学历学位提高培训。到2010年,力争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90%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80%以上,高中教师在基本完成学历达标的基础上,具有研究生(含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比例达到20%以上。

3、小学校长全部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高中校长全部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中校长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30%。

二、实施途径

1、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全国教师网络成员单位和四川教师网联各成员单位举办的教师远程教育。

2、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师范教育类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学习进修。

3、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内外高等师范院校举办的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

4、大力支持鼓励中小学教师通过成人高考途径,参加高等院校举办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学历提高培训。

5、县进修学校主动与高等院校合作,举办教师学历提高培训班。

三、保障条件

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大面积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是加强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各校要把实施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计划”的实施纳入学校队伍建设规划,要制定实施计划,把任务落实到人,明确责任。

2、严格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从源头上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3、积极与高等院校沟通协调,为教师参加多种途径和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提供资源、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服务。

4、多渠道筹措经费。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所需经费,在争取办学单位让一点的条件下,按照政府出一点、任职学校出一点和教师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具体标准另行规定。

课题研究方案是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体规划,是参加研究的所有人员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本依据。是把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的计划保证。研究方案的设计应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一、题目(即课题名称)

具体要求:主题确切,切口适宜,言之有物,特色鲜明。

二、问题的提出

通常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问题的由来或背景,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分析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

2、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新概念及其特定的内涵做出界定和说明。

3、简要分析该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并说明本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4、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就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提示什么。实践意义就是在实践上可供他人借鉴什么。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因变量)

研究内容(自变量)

四、理论依据

教与学、心理学、方针政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现代传媒学、建构主义理论等。指明理论名称并结合本课题作简要阐述。

五、研究步骤

既定的研究周期内研究工作的大致安排。

六、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果我们依据研究目的及研究者的不同,则分为两类:一类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别人的问题,一类以适宜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的问题。)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革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除此之外,通常还会用到调查、观察、测量统计等多种科学的方法。

七、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结题报告、论文、专著、软件、课件、教案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如何,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课题组的分工要合理明确,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在分工的基础上,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东街小学学校发展计划管理小组组成人员

名 单

小组

职务

姓 名

性别

年龄

文化

程度

技术

职务

行政职务

组长

何 伟

43

专科

小学高级

校长

副组长

李明东

39

专科

小学高级

副校长

李英姿

31

专科

小学高级

副校长

成员

陈 慧

34

本科

小学高级

办公室主任

李晓俊

43

专科

小学高级

教导主任

杨正嵩

43

本科

小学高级

总务主任

李晓霜

31

专科

小学高级

大队辅导员

特邀

顾问

杨向东

63

中专

小学高级

前东校校长

王蕴瑞

65

中专

小学高级

前教导主任

黄琼芳

32

本科

家长代表

推荐访问:专业发展计划 发展计划 小学教师 专业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