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促进新农村文明建设持续发展

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06 10:09:54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8-0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大事,也是事关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更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成效的标杆,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彰显着这所学校浑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几年来,我校一直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首位,通过“三个结合”和“两个拓展”的方式让道德之花绽放校园。

一、“三结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不断对校园环境进行绿化、美化、文化。一方面通过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把整个校园进行统一的物质文化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使每一棵花草树木会传情,让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另一方面进行精神文化建设,着重开展读书活动。即从学校的原名“尚贤完小”挖掘出文化因素——尚贤文化。通过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先贤圣人的诗歌、词赋、文章,最终达到“解贤——寻贤——学贤——尚贤”的目的。学校每周星期三的下午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内容涉及《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孔子》、《孟子》、唐诗、宋词、元曲、汉赋等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组织教师对这些经典诗文的内容、难度有所取舍,编写适合一至六年级使用的教材,供教学使用。同时通过网络学习其它学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的做法,请专家到校对师生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开展活动。我们坚持利用每周星期二、四的早读时间,指定学生轮流领读,全校师生集体诵读经典诗文,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播发配乐诵读经典诗文的光碟,让全校师生在旋律优美、柔和的配乐声中,聆听祖国那积淀了几千年文化底蕴的经典诗文,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熏陶中,让大多数师生能随口诵读经典诗文,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了校园的文化魅力。

2.结合主题活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学校以传统节日为锲机开展实践活动。每年的母亲节开展“感恩孝亲”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向母亲说一句感恩的话,设计一张小卡片送给母亲,为母亲做一件小事,给在外打工的母亲写一封感谢信,让学生在班里说说自己的母亲做了哪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教学生唱《母亲》这首歌;重阳节,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到敬老院去帮助老人做卫生、讲故事;教师节,学校举行慰问老教师的活动,邀请退休教师回校参加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九月份开展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民族教育的碟片,并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培育了学生讲文明、会感恩、懂孝顺、爱生活、爱环境、爱祖国的情感种子。

学校把德育工作的点滴,以文艺的形式进行包装展示,使同学们在参与或观看文艺演出中受到感染,并从中分享到活动的快乐。除在校内演出,我校每个学期都精心策划一台精彩有主题的文艺节目到街头进行演出。到目前为止,学校分别在街上举行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歌舞晚会”、“放飞梦想,展示自我”、“童心向党,快乐成长”三台文艺演出。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学校育人、道德建设、办学思想向社会上这个更广泛的舞台展示,使本地方的家长、群众看到自己孩子演出的节目,在得到愉悦的同时,受到先进文化的感染,促进本地的精神文明建设。

3.结合常规管理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

我们学校严抓常规管理,从细微处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道德教育融入课堂,上课时努力挖掘文体中的德育因素、德育榜样、德育事件等展开教育。二是坚持积累好事,坚持道德长跑。每个班级都设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光荣簿、光荣榜,每天都做记录,学校每月底筛选出典型的事例进行表彰。三是坚持养成教育,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先进班级文明中队评分细则》,并坚持由少先队辅导员、值周领导、值日教师、大队委多方来检查、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在评分项目里以班级为单位就学生学习、纪律、卫生、劳动、升旗做操、做好事等进行评比,做到一日一小结,一月一总评,在学生中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进班级文明中队的动人场面,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四是坚持多元评价,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局面。我们要求教师、家长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之间学会正确地看待对方彼此的优缺点。五是坚持制度导向,通过健全各种制度进一步规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二、“两拓展”促乡风文明建设

1.道德实践活动向村屯、街道拓展。

学校建立德育网络,组建以学校和村屯家长代表为主体的德育网络。即首先请村委组织村各屯干及家长代表到校开会,让村委、各屯干、家长代表、教师明白道德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做法。其次是明确我校挂各村屯、街道的活动联系人。最后是各屯干回屯里召集家长开会,各挂点教师到会宣传发动。每学期挂点教师到村屯里开一次家长会议。组织家长前来培训,让家长与学校形成共识。在对家长进行培训中,我们在刚开始时让家长说说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发现家长大多都说自己如何调皮、贪玩……后来,经过我们的引导,家长逐渐明白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心里需要什么样的评价。

2.道德实践活动向成年人拓展——大手拉小手,老少共成长

农村亲子关系现状: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儿女美好期盼的高度概括。而作为子女,也希望自己的父母是个体面的人。亲子这本来是相互都希望对方给自己争气的,在亲子关系上应表现为相互交流、欣赏,共同进步的。然而面对我们农村的现实生活,亲子关系上融洽的不多。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就如我们常用于打招呼的口语“吃饭了吗”——停留在物质上,很少去关心子女想什么,需要什么。作为子女也不理解父母苦楚。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为农村亲子关系的改善有着一定正面影响,促进他们相互触动、互动。为此,我们定期给家长分发家校反馈卡,反馈卡中有家长评孩子,有孩子对家长想说的话,有教师评价,并以此促使亲子在口头、情感,在某件事情上的交流。同时利用学生亲师倾向,把学校道德实践活动的要求转告家长,让家长在学生实践中参与、指导、评价。家长在参与这个道德实践活动中自己也受到影响,最终逐渐影响整个村屯、街道。比如,学生不讲粗话,也叫家长不得讲粗话等。学生还可以借些书给家长看,或讲书中的道德故事给家长听,让家长能从中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快乐,同时自己也在意与孩子看书或听孩子讲故事的。

总之,我们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三个结合”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通过“两个拓展”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推荐访问:新农村 未成年人 抓好 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