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学者亦向潮头立

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05 10:14:51

提要:陆学艺老师是以研究农村和阶层著称的知名学者,是著名社会学家,更是深入研究四个经济类型的经济学家。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社会建设是陆老师持续研究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陆老师成果多多,可以概括为三十年磨三剑:第一,1978年是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要性、合法性的专家之一;第二,1986年对于农村形势很好、农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力排众议,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批示肯定;第三,2001年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研究,提出了中国的阶层分化已经具备雏形,全部阶层类型出现,阶层地位排序确定,阶层的演化方向应当是橄榄型。此观点获得学界认可和广泛社会关注。目前陆老师正在进行的研究是社会建设理论的框架和内容,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学学科规划建设与布局。

今天欢聚一堂,恭贺六位老师(按姓氏笔画,排名不分先后)七十五华诞。每位先生都有自己的突出贡献,呕心沥血亲手创立的某个学说、某个论点与时代发展有所交集,引起学界的集中讨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学术建树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上的位置已经确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建树与民族发展、国家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在一起重温他们走过的道路,是对老师的恭贺,是他们的荣耀,也是对后学的示范和启示。

今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有两个主线。第一是社会转型,第二就是以人为本。对人的需求、尊严和公平的关注,规范表述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陆老师的三项研究成果和这两个方面有密切关系。体制转型就是通常所讲的两个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今天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了中高级阶段,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问题,陆老师所有的研究所针对的问题都是在这个大的框架内展开的。今天是经济学家的聚会,陆老师作为一个以一系列成果而著名的社会学家已经没有质疑,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阶层研究的领军人物,阶层论是其代表作,我要说,陆老师也是一位经济学家,在纯粹的经济学意义上,他的理论研究内部包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所涉及的全部四种基本经济类型: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互惠经济,在这些方面陆老师均有深入研究并在专题中有专门表述。我斗胆这样强调,不全面地相互联系地理解这四种经济类型,就很难全面完整地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即使是经济学家,就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者个人的旨趣而言,研究互惠经济还是略显薄弱,而互惠经济正是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和社会分层和社会结盟的一个理论基石。关于人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基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陆老师的理论专题有所变换,但一直是关注着人,持续地关注着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社会关系调整和社会结构建设,从关注农民,到关注城乡关系,到研究社会结构的层化和层序,到提出系统地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的一系列设想,直到现在陆老师正在进行的对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的破题,对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的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都可以看出陆老师的研究旨趣所在。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中央提出的中心任务,也是陆老师的学术关注的持续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危机预警,一直到阶层研究,一以贯之。

陆学艺,男,汉族,1933年8月出生于江苏无锡。陆老师在上海当过学徒,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为研究生,1965年毕业后,师从容肇祖先生,习研中国哲学史。1983—1986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派出人员身份在山东陵县长期蹲点,兼任该县县委副书记。调查研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经济社会问题,研究县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问题。1985—198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被国家科委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1987年调任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老师先后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是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陆老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问委员。陆老师研究专长是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研究和农村发展理论研究,主持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研究,发表了《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专著,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多次。主持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国情丛书——百村经济社会调查》、《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这些都是非常具有综合性的跨学科工作,从组成科研队伍、开展调研、写作设计到编撰成书,陆老师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其艰难和纷繁我们可以想象。

这样的编年体罗列是一种介绍,我还想作另一种介绍。如果允许梳理,我想陆老师的学术贡献有三个峰值,或者说是三个重大理论贡献,有的也可以称为突破,我称其为三十年磨三剑,正好与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暗合。我想在每个题目下尝试作一定程度的展开,即回答:他的贡献是什么,他是如何作出的,他的成果依赖了什么样的条件,其成果获得基于什么样的社会合作。

第一是陆老师是中国最早从理论的高度探讨、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学者之一。代表作是《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1979年10月在《未定稿上》上发表。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论证了改革开放现代化的目标下,小农经济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一判断源于陆老师对中国农村的长期深入调查,还来源于对马克思列宁著作的深入研读;陆老师在哲学所时就关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利用参加“四清”、下放“五七”干校的机会,留意观察和搜集积累农村问题的资料。陆老师一再强调,这一成果要感谢当时社科院领导对陆老师这一选题的关注和支持。陆老师当时在哲学所,学术小环境看与此专题并不十分贴切,当时的社科院副院长宋一平面见鼓励并提供了便利条件,有看高级干部才有资格看的文件机会,有经费资助,支持陆老师办长期蹲点的观察和调研基地。陆老师在我读研究生期间数次提及,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是关于农村形势很好,农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1986年5月在院《要报》发表。当时陆老师已在社科院农村发展所,他识风起于青萍之末,遂有力排众议之论。此份《要报》获得邓小平同志的批示,引起各方面重视农村和农业形势及支持力量的研究。后来陆老师给我们讲,这不是他干得最费劲的活儿,但却是当时陆老师最上心的活儿,而且是顶着一定来自同人和上级领导压力完成的活儿。由于这个活儿,陆老师讲是名利双收。在社科院,能出书、会整一套理论,在观点上独树一帜的学者泱泱,但活儿能干到这个份儿上的人,有,不多。所以社科院在院庆三十周年时,特别将陆老师的这一成果列入三十年来院的几个突出贡献之一,位列第一部分。陆老师后来讲,人生,要干几件大事,有影响的事。不知是不是针对此文章此研究有感而发。这里,要提到当时社科院《要报》的负责人李凌先生、何丙孟先生,他们为这一成果在《要报》发表作了很多很具体的工作,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陆老师和我们讲过这些,感慨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帮助,感谢他们。

第三个成果是阶层研究,也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十大阶层。代表作是《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年1月出版。这是陆老师以社会学所所长身份主持的一个团队持续五年完成的一个院级重要课题。这个团队先后有二十多人参加。在这个团队中,陆老师是长者,是策划人,是设计师,是召集人,还是支持框架的核心数据的持续质疑者,进而还承担了一部分数据核算和校验职能。这一研究在开始阶段得到了院主要领导的立项同意和经费支持,在后来这一成果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和激烈争论时,就是陆老师硬着头皮在前头顶了。他坚信,这一成果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学科规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这一题目是中国社会发展绕不过去的,是党的理论建设和社会学基本学科建设必须要回答的重大问题。他私下里讲,我们的这一成果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此书2001年一出版,即在学界内外、国内外赢得了深入讨论和广泛好评,一时洛阳纸贵,进入了机场书亭,求一书而不可得,直至此书出了盗版上了地摊。天津一位政治学者朱老师讲,陆此书一出,有的政治学者是要没饭碗的,因为面对此书,实在说不出什么来了。这一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1年出书,是一个长期的浩大的项目,花费了陆老师相当的心血,开始阶段是关于中国农民的八个分层,从对于农民的分层开始,陆老师详细研究剪刀差不合理、定购定销、农产品价格倒挂,亲自蹲点,长期蹲点,作了非常深入的细致的调查,包括给农民的收入算细账,算棉花从生产到加工完成到消费者手中的增值链及分配比例。有这一系列基础和铺垫,才有对农民的分层,将此方法应用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阶层分化的整体研究,才出了十阶层这一成果。阶层研究成果给陆老师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也在某个特定时间段给陆老师带来了同样巨大的压力。今天可以说,来了,顶住了,过去了。今天,连总书记和党的文件都在使用新阶层这样的概念,虽然政策设计与陆老师领导我们讨论形成的研究认识还存在不匹配之处,但是社会政策调整的方向与我们阶层研究的基本结论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在技术上是有所采用的,在程序上也是有先后序的。这样的感觉就不仅仅是出书仅局限于当事人和局内人小群体齐人之美式的自恋的自我感觉了。我们的理论家有历股份、吴市场,还有陆阶层。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陆老师对于阶层论,有神五上天、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王选发明汉字激光编码照排那样的感觉。道器同求,“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易经·系辞上传》)个人的心血付出和研究心得能够在社会和时代的核心舞台(不是边缘舞台)上展示并得到承认,生逢其时,风云际会,真好。

这是陆老师深感欣慰的,当然也还是不满足的。

此成果及此书的完成,陆老师感谢出版社谢寿光社长,感谢学界同人的讨论建议和质疑,但是,陆老师最想感谢一个人,就是他的夫人吴孟怡女士。陆老师干起活来心无旁骛,是不顾家的,陆老师开会晚上经常是到十一二点,年轻人都顶不住了,陆老师还是神采奕奕,谈兴正浓。吴老师为陆老师作了很多很好的后勤保障和供给工作,保证陆老师有好的身体和好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课题研究。其实不仅是陆老师,连我们都跟着吴老师受益。我们一起开会,吴老师在我们很高兴,晚上就约吴老师一起打牌,陆老师过来看见吴老师在,不高兴也不好发火,没法开会讨论,只好忿忿走了,我们则非常开心,有吴老师在,我们陪师母玩,属于尊师敬道,怕谁呀。“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经的这个意思我不敢说懂,但我揣测和陆老师的切身感受相差似乎不太多。在1991年出版的论集中,陆老师在序言中用局面语言表达了对吴老师的感谢;在2008年为吴老师祝七十寿诞时,陆老师当着吴老师的面,当着公子及儿媳的面,当着我们这些学生的面,用口头语言正式地再次表达了这一观点。写了是一种承认,当众表白和认可毕竟是一个正式的规范的表达机制。值此陆老师寿诞之日,我们也送上对吴师母的祝福,祝陆老师、吴老师健康、快乐、幸福、长寿。

陆老师有很多成果,包括著述和观点和评论,以及私下交谈中的片断,都是重要的和富有启迪意义的,但我认为这三个成果具有峰值的标志性,对其余成果具有相对的整合性。这三个成果也体现了“理论—现实—现实和理论结合”这样一个三段论逻辑。现在陆老师仍然忙着,目前手头的工作一个是社会建设,将一个政府口号化作符合学科规范的有社会需求迫切性的可以操作的具体的学科建设。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座的多数是经济学家,经济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等于说,只要经济上去了,社会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经济结构只是广义上的社会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研究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找出摆脱困境的办法,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陆老师开拓的事业仍然在继续。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原有的研究问题也在更新和深化。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研究发现都不是最终真理,而是学术进步的逐级台阶。现在陆老师的这三个问题也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需要新的求解。民以食为天,但民以什么样的食物为天,在2008年的初秋这个问题尤其显得迫切。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以ugly food闻名,即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英国和美国,而那些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的国家,比如法国、印度、中国,实际上都没有真正摆脱农业(get rid of peasantry)。读Brenner的“Agrarian Class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e-Industrial Europe”就会发现,Brenner的分析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和马克思是一样的,他也讲阶级斗争,但是他作比较历史研究,方法上条分缕析(Patrick形容是methodologically elegant),分析Brenner是如何对旧有分析框架提出质疑,铺陈史料并提出自己框架的是一件有趣的事。表面上看这问题很简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不是真正实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农民是否获得自由,二是农民是否被组织起来。但是真往背后看,会发现还有state,有identity。Brenner不但找到了三个“正好”符合情况的比较对象(自由没组织,自由有组织,不自由),还说清楚了这些因素和工业化进程之间的机制,还能提出一大堆和“自由”、“组织”相关的命题(State也是Brenner分析的对象之一,identity是Patrick引申的)。他对农民的分析就把马克思的框架“充盈”了。今天中国的农民问题,阶层问题也需要我们将陆老师破题、开创并达到一个高度的题目继续做下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概括、新的综合、新的关联。陆老师在阶层论中已经提出应当建立橄榄型的阶层结构,造就中国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产阶级,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今天包括陆老师在内的各位老师祝寿,是敬贺,也是承诺。今天的祝寿会,是为前辈庆功,是为后学开路。前辈们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和榜样。为学科计,为国家计,为民族计,我们当效法师长,尽学者的本分和绵薄之力。

推荐访问:潮头 学者

热门文章